李大嘴 大嘴讀史
原文:
后為貴嬪,姿陋無寵,以才德見禮。體羸多患,常居薄室,帝每游華林,輒回輦過之。言及文義,辭對清華,左右侍聽,莫不稱美。——《晉書·列傳第一》
譯文:
后來被封為貴嬪,因為容貌丑陋而得不到寵幸,而以文才德性受到禮遇。她身體羸弱多愁善感,常居住在陋室之中,武帝每次游華林,常回車前來看望她。談論到文義,言辭答對清麗秀美,左右侍聽之人,沒有不贊美的。
一
先澄清一個錯誤,“左芬”是《晉書》以訛傳訛,人家應該叫“左棻”來著,但為了敘述方便,下文還是繼續知錯不改,采用“左芬”這個名字。
左芬這個名字,大家也許不太熟悉。不過,她有個哥哥叫左思,可以算是鼎鼎大名。
“洛陽紙貴”這個成語就是從左思的故事來的。左思長相不咋地,口齒不清,學東西特慢,和郭靖有得一拼。但他有一種勤奮不懈的精神,用十年之久終于寫成《三都賦》,轟動一時,洛陽文人都爭著傳閱抄寫,“洛陽為之紙貴”。
哥哥才華橫溢,妹妹也不差,尤其擅長詩文。小小年紀就窗臺上吹喇叭——名聲在外了。不幸的是妹妹在承繼哥哥才華的同時,還沿襲了哥哥的長相——怎一個丑字了得。更加不幸的是,當時一貫聲色犬馬、胡天胡帝的晉武帝司馬炎不知那根筋搭錯了,想博取愛才的美名,居然把左芬這樣一個丑女收入后宮。
二
司馬炎將左芬納入后宮,其實是出于沽名釣譽,就像有的人附庸風雅,購得名畫古玩放在家中,其實啥也不懂,根本不知道如何賞鑒這些寶物。
司馬炎這家伙不單將蜀、吳二國的后宮佳人都納為已有,還大肆選民間美女入宮。由于美女太多,史書記載,司馬炎自己都懶得想應該去寵幸誰,干脆坐上個羊拉的小車到處轉,羊車停在哪兒,就睡在哪兒。后來妃嬪宮女們想出個取巧的法兒,用“竹葉插戶,鹽汁撒地”來吸引羊過來吃草舔鹽,使羊車停下來。“競爭”之激烈可見一斑。
這樣的美女如云,長相漂亮的都未必能得到寵幸,更何況左芬這樣的丑女,再加上左芬還體弱多病,根本得不到皇帝的寵幸,特別受寵或有地位的妃子才有資格擴建宮舍,或者住好一點的房子,左芬既然得不到皇帝的寵幸,所以她住的房子自然是“薄室”了。
在宮中的才女左芬只不過就是被司馬炎選中的一個文學道具而已,和宮里的一個古董花瓶、一幅名家字畫沒有多少差別。
三
左芬雖不受寵,但還得完成作為才女“作詩作賦”的義務,扮演好一個文學擺設的角色。
她“受詔作愁思之文”,完成了司馬炎的命題作文《離思賦》,這首賦可以算是左芬的代表作了。司馬炎對左芬寫作文的水平非常滿意,于是,宮廷中有什么紅白喜事,左芬總是要受命寫些或者感人或者華麗的詩賦。
事實上,左芬更像是一位宮廷御用詩人,而不是老婆。
四
對于左芬來說,承受的是雙重痛苦。第一,從女人的角度來說,她既沒有得到真摯的愛情,也沒有得到普通夫妻間的日常恩愛。第二從詩人的角度來說,她連創作的自由也沒有,成天寫些命題作文。
在將近400字的《離思賦》中,左芬也在其中宣泄了自己的哀愁。“夜耿耿而不寐兮,魂憧憧而至曙”、“仰行云以欷兮,涕流射而沾巾”;甚至“長含哀而抱戚兮,仰蒼天而泣血”,充滿宮怨之氣。
錢鐘書曾這樣評價《離思賦》:“宮怨詩賦多寫待臨望幸之懷……左芬不以侍至尊為榮,而以隔‘至親’為恨,可謂有志。”盡管“有志”,左芬也無力逃脫命運,也正因為“有志”,才更加痛苦。
從進宮起,左芬始終過著沒有自由、郁郁寡歡的生活。左芬可能從來沒有得到過晉武帝的“寵幸”。最多也就是在宮中聚會時讓她寫寫文章而已。“帝重芬詞藻,每有方物異寶,必詔為賦頌”,可惜呀,左芬的大好才華只是皇帝酒足飯飽之后的點綴,只是皇帝顯示風雅的一種擺設罷了。
五
左芬原有作品四卷,都找不到了,現在找得到的作品,大都為命題作文,以《離思賦》為代表,共有二十多篇。還有兩首詩,一首是回答哥哥左思《悼離贈妹詩》的《感離詩》,還有就是一首《啄木詩》。她的詩構思新穎,感情充沛,是中國古代詩歌的優秀作品。可惜的是,她的詩留世實在太少。
后來,司馬炎死了,晉朝大權落入他的兒媳、一個更丑的女人賈南風之手。
宮廷中依舊充滿了荒淫與奢靡,謀殺與爭斗。雖然史書并無記載之后左芬的生活,但在宮廷斗爭的混亂和殘酷的大背景下,左芬晚景的凄涼落寞,也大致可以想象。
后來在河南偃師出土了一塊左芬的墓碑,正面的碑文很簡略:左棻,字蘭芝,齊國臨淄人,晉武帝貴人也。永康元年(300年)三月十八日薨……
歡迎關注本人微信原創公號“大嘴讀史”(paul_tr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