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安徽省,就不得不提及江蘇省,為什么呢,因為歷史上的安徽和江蘇其實是一個大家庭,也就是屬于一個省份,這個省的名字叫“江南省”,只是存在的時間太短,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歷史上的江南省統轄現在的安徽、江蘇、還有上海這3個地區。那么后來又為何分家了呢,今天這篇文章就和大家聊聊江南省的事情,如果有說的不到位的地方,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時間回到明末清初,當時首都北京地區被稱為北直隸,而以南京為中心的江南地區被稱為南直隸,設立江南承宣布政使司,清軍入關后,改為江南省。無論是明朝時期的江南承宣布政使司還是清初的江南省,都是全國最富裕的地區。根據記載,當時全國稅收的1/3都來自江南地區,同時每期的科舉考試,江南學子考中進士的占了全國的一半。一時間民間流傳著““天下英才,半數盡出江南!”
由于這個時候是清朝初期,南方政權還不穩定,江南省的實力太強大,清廷害怕這個地方一旦落入反清復明人之手,將會給朝廷帶來很大的危機,順治就決定把江南省分開管理。1661年,清朝把江南省分成了2個地區,江南右布政使司(省會在蘇州)江南左布政使司(省會在江寧,也就是南京),到了1667年,康熙帝決定將這2個地區正式命名為省,取“江寧”和“蘇州”二府首字的合成,命名為江蘇省,取“安慶”和“徽州”二府首字的合成,命名為安徽省,省會駐地是安慶市。
雖然安徽的省會駐地是安慶市,但是此后將近100年時間,“安徽布政使司”(相當于現在的省委省政府)仍舊在江寧(南京)。直到公元1760年乾隆年間,江蘇省的省會才從蘇州搬到了南京,而安徽省的省會從南京正式入駐安慶市。在藕斷絲連的100多年時間里,江南、江蘇、安徽這三個稱謂是并存的,直到中后期“江南省”的稱呼才漸漸消失,因此江南分省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如今的江蘇省gdp全國排名第二,上海市的gdp排名第11,安徽排名第13位;江蘇省人均gdp8.79萬元,上海人均gdp11.36萬元,安徽人均gdp3.9萬元,屬于中等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