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儒法之爭2謀士的哲學(xué)


內(nèi)容簡介針對社會問題,儒家提倡仁愛,墨家主張兼愛,而道家則認為仁愛與兼愛都不能救世,唯一的方法就是什么也不做,即“無為”的思想,三家激烈爭論,但他們都主張回到過去,此時主張面對未來的“法家”橫空出世,法家是先秦諸子中的“另類”。那么,在那個禮壞樂崩的的時代里,法家為什么要獻刀,他們又是怎么獻的呢?

全文:

解說:在先秦諸子中,最另類的就是法家。與其他諸子相比,法家的主張是一把殺人的刀。不僅如此,法家還流出鮮血,豁出性命來實踐自己的思想。而流血犧牲的不僅有許多有罪或無辜的貴族或平民,還有法家自己的代表人物,一個是商鞅,而另一個韓非。而商鞅與韓非,就是拿自己的這把刀殺了自己的,那么,在那個禮壞樂崩的時代里,法家為什么要獻刀,他們要獻給誰,又是怎么獻呢?

在韓非的著作中,有獻刀的故事嗎?沒有。有什么故事呢?獻玉,《韓非子》這本書里專門有一篇文章叫《和氏篇》。說楚國有一個人叫和氏,這個大概是一個非常會造玉的人。他在楚國的山中得了一塊璞。璞是什么,就是沒有開鑿的玉,一塊石頭,它里面可能含了玉。但是這里面含的是一塊什么玉是沒人知道的。他發(fā)現(xiàn)了這么個東西,他就獻給楚王。楚王拿去給玉匠鑒定說這是玉啊還是石頭。玉匠說石頭。

楚王:好啊,你敢騙我。拉下去砍掉他的左腳。

到了第二任楚王上臺的時候,這和氏又拿了這塊石頭,這塊璞去獻給 楚王,楚王又讓玉工鑒定。玉工說石頭。

第二人楚王:你這個騙子,拉下去,砍斷他的右腳。

到了第三任楚王上任的時候,這個和氏就抱著這塊璞坐在山腳下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淚流干了,流出來的是鮮血。楚王就奇快了,派人去問他。

兵:你這個人真是奇怪。天底下砍斷腳的人多了去了,沒見你這么傷心的,你哭那么傷心,什么意思啊。

和氏:哎呀,你是不知道啊,我不是哭腳,我是哭玉。明明是一塊寶玉,偏要說成是石頭,你說冤不冤啊。

明明是一個忠臣,偏要被說成是騙子,天底下還有比我更冤枉的嗎?楚王說好,把這塊璞打開,不要再猜了。打開一看,價值連城的寶玉。命名為“和氏之璧”。這個故事很多人都知道,是一個大家熟悉的故事。

現(xiàn)在我們要問的不是這個故事,是韓非為什么要講這個故事。韓非為社么要將呢?他是要說明一個問題。就是他們法家人士要推行自己的主張是多么困難。韓非說,寶玉是君王都想得到的,法術(shù)是君王未必想得到的,一個君王非常想得到的這樣一塊寶玉,尚且有可能被說成是石頭,何況我們這個法術(shù)呢?我們的法術(shù)是不受歡迎的啊。我們的法術(shù),我們的主張是有很多人反對的。誰反對呢?兩種人:第一種,朝中大臣;第二種,人民群眾。為什 么反對呢?因為我們主張的法術(shù)對他們沒好處。如果實行我們的法術(shù),大臣不能擅權(quán),近臣不能專政。就是這些官員們,他不能為所欲為了,他反對。人民為什么反對呢?因為實行我們的法術(shù),游民就得去種地,游俠就得去參軍。所以他們不能游手好閑,蕩來蕩去。所以他們也反對。這叫什么呢?“大臣苦法,而細民惡治也。”就是官員們討厭我們這一套,老百姓也討厭我們這一套。這就有意思了,對不對。我們講一種主張你把它推行出去,你把它提出來總要對人有好處吧。你不能說我現(xiàn)在提出一種主張對大家都有壞處,大家要實行啊。不可能嘛。它不對官有好處,就對民有好處嘛。那么最好的主張應(yīng)該是官民皆利。官和民都說好,這個就好推行了。實在不行的話,對官好,對民不好,對民好,對官不好,馬馬虎虎也可以推行。沒聽說過我現(xiàn)在實行一個主張,是官民皆不利。那么對誰有利?總得對人有利吧。對誰有利?對君有利。法家的主張只對一個人有好處,那就是君主。這一點韓非說得很清楚,說我們的思想和主張就是帝王之璞,就是給帝王專用的。

他們的主張可以概括為三句話。第一,尊崇君主。就是君主,要放到至高無上的地位。這是他第一條主張。第二條呢,消滅五蠹。什么是蠹呢?蠹就是蠹蟲,就是害蟲。韓非說社會上有五種人是害蟲。哪五種人呢?第一,儒生。就是儒家的人,那是害蟲。第二,俠士。就是墨家的那些人,那是害蟲。第三種人是食客。就是大夫下面養(yǎng)的那些人,那是害蟲。第四種人叫縱橫家。就是像張儀、蘇秦,這些跑來跑去的,游說諸侯的,這是害蟲。第五種就是工商業(yè)者。開工廠的,開作坊的,開商店的,做買賣的,害蟲。五種都是害蟲,要消滅。消滅以后剩下什么呢?剩兩種人,農(nóng)民,戰(zhàn)士,這是最好的。這是第二種主張。第三個,防范臣下。就是你一定要防你周圍的人。韓非有句名言:“愛臣太親,比危主身,人臣太貴,必易主位”。就是一個君主你對你的臣子太好了以后,你自己完蛋了。也就是韓非所有的主張,它只對一個人有好處,就是君王。

這一條呢,就把法家和儒家、墨家、道家劃清了界限。我們看墨家,墨家的觀點是很鮮明的。在《墨子》這本書里面,反反復(fù)復(fù)出現(xiàn)的是十個字: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好多篇里面都出現(xiàn)。也就是說,墨子是站在天下的立場,為天下謀。墨子是心系天下的,他的心里面裝的是整個天下。而且最了不起的是墨子提出了一個問題,就是我們?yōu)槭裁匆芯鳌R驗椋覀冞@一點要講清楚,就是不管墨家也好,道家也好,儒家也好,他們也不反對君主制。先秦諸子是沒有反對君主制的。但是墨子提出來一個問題,我們?yōu)槭裁匆髦疲覀優(yōu)槭裁匆芯鳌D诱f是為了一統(tǒng)天下之義,就是統(tǒng)一思想,那么為什么要統(tǒng)一思想,實行兼愛?也就是說在墨子看來呢,我們必須有一個最高領(lǐng)導(dǎo)人,讓他來統(tǒng)一我們的思想,讓我們互相親愛,讓世界充滿愛,讓每個人都活得幸福。那么也就是說,在墨子這里,我們之所以要有君主,是為了天下人的幸福。了不起啊,這是個非常了不起的思想。所以盡管墨子的主張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我們還是有對墨子表示崇高的敬意,因為他為天下人謀福利。道家呢?表面上看起來它是不謀的,因為道家主張無為嘛,無為當然也不謀嘛,但是我們也可以說,道家是不謀之謀,他們也是為天下謀。道家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也是普天下人的幸福,只不過在道家看來這個幸福必須落實到每個人身上,每個人都幸福了天下人才幸福。比方說楊朱講的,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我們每個人都用不著奉獻,那就是幸福,因為,每個人都幸福,天下就幸福了。所以道家是站在個人的立場,為天下謀。儒家呢?儒家情況復(fù)雜一點。孔、孟、荀不完全相同。孔子尊君,在孔子那里,君也是最高的,這點和法家一樣。甚至孔子和孟子還會有區(qū)別,就是孔子尊君,孟子貴民。但是孔子尊君不唯君。這是孔子和韓非的區(qū)別。韓非是唯君,他只有君主。孔子尊君,但是同時他心里還有人民。據(jù)《論語》記載,有一次魯哀公問孔子的學(xué)生有若。

魯哀公:你說說,如果我們遇到了自然災(zāi)害,該怎么辦?

有若:那就少收稅唄。

魯哀公:這是什么主意?我多收稅都不夠用,你還要我少收稅,太不像話了。

有若說什么?有若說“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就是老百姓都很有錢,你怎么會沒有錢;老百姓都夠用,你怎么會不夠用。如果老百姓都不夠用了,你也不夠用。這個思想雖然有若說的,他能代表孔子,孔子的學(xué)生嘛。那么,也就是說,在孔子這里呢,是通過為君主謀,實現(xiàn)為天下謀。孔子最后的落腳點,還是天下是否有道。這就開創(chuàng)了一個民本傳統(tǒng),以民為本的傳統(tǒng)。這個傳統(tǒng)子孟子,那里就表現(xiàn)得非常鮮明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民放到了第一位。荀子那里也很清楚,荀子說: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就是老天爺為什么要設(shè)計一個天子,不是為了君,是為了民。這個跟孟子的觀點是一樣的。所以孔、孟、荀就在儒家系統(tǒng)內(nèi)部創(chuàng)立了一個民本系統(tǒng)。那么這樣一來,我們就清楚了。

墨子站在天下立場為天下謀

楊朱、莊子站在個人立場為天下謀

孔子站在君主立場為天下謀。

他們?nèi)伊霾煌瑸樘煜轮\是一致的。

韓非站在君主立場為君主謀。

只為君主謀,這是法家基本特點。在法家當中,格調(diào)高一點,兼謀天下。就是唯君主謀的同時,也謀謀天下。格調(diào)低一點,就是專為君主謀,不為天下謀。那么我們就要問了,這又是為什么呢?為什么法家是為君主謀呢?

解說:與儒、道、墨三家相比,再法家的心目中,只有君王,沒有別人。它所理想的社會,也只容得下兩種人:一種是高高在上的君王;另一種是供君王奴役驅(qū)使的農(nóng)民和戰(zhàn)士。這種立場讓法家和儒、道、墨三家徹底劃清了界限,法家成為了諸子當中的另類。嘛呢為什么儒、道、墨三家心系天下,獨獨法家心系君主呢?

前面我們說過,儒、道、墨三家代表的不同的士。儒家代表儒士,墨家代表俠士,道家代表隱士,因此法家也代表一種士。法家代表什么士呢?謀士。儒家學(xué)說是文士的哲學(xué),墨家學(xué)說是武士的哲學(xué),道家學(xué)說是隱士的哲學(xué),法家學(xué)說是謀士的哲學(xué)。謀士呢,有三個特點。第一,謀士有職業(yè)道德。什么叫謀士?謀士就是給人出謀劃策的,所以叫謀士嘛。他就像現(xiàn)在的律師一樣,律師是干什么的,幫人打官司的。那么律師的職業(yè)道德是什么呢,只幫助當事人。你委托我打官司我?guī)湍愦蜈A,至于對方我是不管的。我不能幫了原告幫被告,不可以吧。謀士也是一樣的,你聘請我出謀劃策,我就替你服務(wù),我不能同時替他服務(wù)。我不能幫了這個又幫那個,這不可以的,所以謀士她不可能為天下謀,他只可能為老板謀,誰雇他,他為誰謀。所以法家不可能為天下謀。這是第一;第二點,謀士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可以叫做職業(yè)策劃人。職業(yè)策劃人有什么要求呢,懂行,比方說,你是電視節(jié)目的策劃人,你得懂電視吧,你是圖書出版的策劃人,你得懂出版。那么這些謀士是誰的策劃人呢?是國家政治的策劃人。那必須懂什么呢?懂權(quán)謀。你不懂權(quán)謀,你怎么為君主謀呢?所以法家他制造出來的東西它只能是刀子,它不可能是別的東西。這是第二點;第三點,作為職業(yè)策劃人,他的主張一定要有用,它不能沒用啊。你是幫人出謀劃策的,就像你策劃這個電視節(jié)目最后不能播,你策劃一個圖書不能出版,不可以。他策劃的這些權(quán)謀或者這些謀略,或者策略,或者計謀,他都得有用啊。誰用?我策劃電視節(jié)目,我要找誰?制片人。我策劃圖書出版,我要找誰?出版商。我策劃政治謀略我要找誰?君主,我只能找君主。所以法家,它作為謀士的代表,法家的學(xué)說作為謀士的學(xué)說,它第一它只能是刀子,第二這個刀子,它只能獻給君主。這樣一來,就有了法家和其他三家的兩點不同。第一點,三家理想主義,法家面對現(xiàn)實。第二點,三家復(fù)古守舊,法家與時俱進。

解說:法家既然是謀士的代表,他就會被君主雇傭或者聘用。君主雇用他們保衛(wèi)自己,鞏固政權(quán),所以法家只為君主謀,不為天下謀。而法家手中那把殺人的刀,也一定要獻給君王。因為“刀”如果不用,就等于沒有,用就要先給有用的人,會用的人。所以,法家明知“獻刀”有極大的風(fēng)險,還是執(zhí)著地“獻刀”,而且必須獻給君王。那么法家和其他三家相比,它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主張呢?

在先秦諸子當中,儒家、墨家、道家都是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他們總是想,我們理想的社會應(yīng)該是什么樣的。孔子說理想的社會是和諧社會,墨子說理想的社會是平等的社會,道家說理想的社會是無為的社會,上如標枝,民如野鹿。統(tǒng)治者傻乎乎的,老百姓沒什么私心雜念,這就是渾渾噩噩的日子,是理想社會,總之他有個理想。他理想主義就會怎么樣呢?他在宣傳自己的主張的時候,他是不考慮受眾的,他必須堅持自己的主張。作為思想家這是對的,一個思想家,你要堅持自己的觀點。你看到這個人,這個人說現(xiàn)在燈是亮的,你說亮的亮的,那個人說燈是黑的,你說黑的黑的。那就不是思想家了嘛。所以他是對的嘛。但是同時你要付出一個代價,就是你的主張沒人接受,那你也得認嘛。但是儒墨道三家他都認了,他是醫(yī)生啊,我前面講過,他是開藥方的啊。他開藥方的時候,他不能問病人啊,說病人你想吃點什么藥啊。法家不是,法家是謀士啊。謀士的特點我前面講過,他就是必須用。我作為一個謀士,我給人出謀劃策的,我一定要用得上。怎么樣才能用的上?兩個條件,第一叫對口,第二叫管用。你是做電視策劃的,你去找出版商,你找錯了,你是做出版策劃的,你去找制片人,那你也找錯了。所以第一要對口。他只能找君主。第二,它要管用。這個辦法要用。那么要管用你首先要讓人家聽進去啊。人家聽都不聽怎么辦呢?你的主意再好不是白好了嗎?這個是有教訓(xùn)的。商鞅去見秦孝公。當然他見秦孝公也是有人介紹推薦的。推薦他的人叫景監(jiān),是秦孝公的寵臣,推薦商鞅去見秦 孝公。商鞅給他講帝道。什么叫帝道呢?就是堯舜禹那一套。結(jié)果秦孝公打瞌睡。不歡而散。推薦人就急了。

景監(jiān):你這個人怎么說的,說得我們大王不愛聽啊。

商鞅:對不起,對不起。你再推薦一次,我換個說法,保證能成。

第二回又去,講什么呢?講王道。王道是什么呢。就是商湯、周武,商周之道。秦孝公打瞌睡。又不歡而散。推薦人又急了。

景監(jiān):這回你是怎么說的,你這樣說搞得我很沒面子。我們大王說,你找了些什么人啊,不著調(diào),不靠譜。

商鞅:不好意思,你在推薦一次,這次,我保證靠譜。

又推薦一次。秦孝公當然也是耐得住性子了,又見了一回。商鞅講霸道。什么叫霸道呢?齊桓晉文之事。就是齊桓公如何稱霸,晉文公如何稱霸。這一下秦孝公來情緒了。聽著聽著就往商鞅那邊移動。因為古人是席地而坐。席地而坐是跪坐的,坐著坐著,兩個膝蓋就往前走,往前進。聽得簡直是忘乎所以大大的高興。這一下他推薦人就有面子了。就來跟商鞅說。

景監(jiān):哎呀,你這回講了個什么呀,我們大王這么高興啊。

商鞅說,按說我們這個社會的理想,最理想的是帝道,那是堯舜啊。次一點的是王道,那是湯武。可是大王說啊,你那個帝道,你那個王道,那得上百年才能實現(xiàn)嘛。寡人一任有多少年啊,寡人怎么能夠等到幾百年以后實現(xiàn)你那個理想呢?寡人等不得。寡人要來點快的,我就跟他來點快的,霸道,也就是說,商鞅去見秦孝公,他準備了三套方案。第一套帝道,第二套王道,第三套霸道。他先拿最好的去說,他認為最好的去說,不行打個折扣,再不行的話,就最底限的拿出來,霸道。這個也到不能說是商鞅這個人見風(fēng)使舵,不能這樣子來說他。他可能也是在試探,他也在爭取一個好的結(jié)果。所以商鞅最后是嘆了一口氣,他說我呢,是能夠幫助秦國強大崛起,但是達不到最高境界,最高境界是達不到的。沒辦法啊,他是謀士嘛,他要面對現(xiàn)實。這是法家的一個特點:面對現(xiàn)實。

解說:在儒墨道法四家中,法家是最現(xiàn)實主義的。因此有人說發(fā)髻學(xué)說是一種純功利主義的思想體系。在法家看來,一種學(xué)說,一種主張如果不能用,就一點價值都沒有。所以他們就針對使用者的需求,滿足他們。商鞅見秦孝公就是如此。秦國的崛起,就是運用了法家思想。那么法家思想和儒、墨、道三家還有什么區(qū)別呢?

法家第二個特點:與時俱進。這也是法家與儒、墨、道三家的區(qū)別。儒、墨、道三家的理想雖然不同,它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退回去,退回到從前,儒、墨、道三家共同點。其中最靠譜的是孔子。孔子說我們退回到西周吧。“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他說周啊,實際上是最好的了,比夏和商還好,因為周有文化。夏呢,太質(zhì)樸了,商呢,重鬼神,周最好,我們回到周吧。實在不行,西周回不去,咱回到東周。“吾其為東周呼。”回到東周也對付。他還是比較現(xiàn)實。墨子就再往前退,這個周不行,我們回到大禹,大禹治水那時候最好。這是墨子。孟子一看,墨子回大禹去了,孟子再往后退一步,說我們回堯舜。堯舜禹嘛,堯舜比大禹又古一點。道家說那不行,我們還要 往后退。退到哪兒呢?退到太古,黃帝以前,炎黃都不行,炎黃都不好,炎黃之前伏羲。估計也就退到這兒了,不能再退了。再退退到哪兒?盤古。退山頂洞人哪兒了。這叫什么?這叫復(fù)古大獎賽。一個比一個退的遠。韓非說,這些人太可笑了,可笑得像個宋國的農(nóng)民。

宋國有個農(nóng)民啊,在地里種地,突然一只兔子傻呼呼的跑過來,一頭撞在樹樁上子了。株。株是什么意思?樹樁。不是樹,樹樁。一只兔子撞樹樁上了,這個宋國農(nóng)民說,這個不錯啊,以后我用不找種地了,就在這等兔子好了。一天等不來,兩天等不來,再沒等來過。

“守株待兔”這個成語就從這兒出來的,就是韓非講的故事。韓非說,那些主張回到從前,用過去的政治制度來治理當今社會的人,皆守株之類也。統(tǒng)統(tǒng)都是守株待兔的宋國人。撞在樹樁上的兔子就一個,哪有那么多兔子啊,傻兔子啊。它不來了,你等吧,你等到盤古開天,你也等不來。而且韓非說,你們這些人口口聲聲都是先王啊圣人啊,祖宗啊。我就說眼前吧。我們這個時代最牛的學(xué)說不是兩家嗎?是之顯學(xué),儒墨也。我們這個世界上最牛的學(xué)說就是兩家,儒家,墨家。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儒家的老大是孔子,墨跡著的老大是墨子。但是他們兩個死了以后,儒分為八,墨離為三。就是儒家自己分為八派,墨家自己分成三派。儒家的八派吵成一團,都說自己是正宗的孔子的思想。墨家的三派也吵成一團,都說自己是正宗的墨子思想。孔子也死了,墨子也死了,也不能叫他來問問,誰知到你們這個八派、三派誰說的對啊搞得清嗎?孔子和墨子才死了多少年呢,就搞不清楚了,那個什么堯舜啊,什么湯武啊,那個時候是怎么回事你弄得清嗎?你弄不清嘛!你弄不清的事情你拿來要我們現(xiàn)在做你不是守株待兔嗎?所以唯一的辦法是與時俱進。時代發(fā)展到什么時候,我們就按當時的時代來設(shè)計制度,設(shè)計方法,這才是唯一的出路。也因此先秦諸子當中,只有法家逮住了兔子。商鞅雖然被害,商鞅的政策留下來了。韓非雖然被害,韓非的主張實現(xiàn)了。韓非去世十二年,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運用的是誰的思想?韓非的思想。所以在先秦諸子當中,唯一成功的是法家。那么我們就要問了,法家又為什么能成功呢?十六各自的原因:面對現(xiàn)實,與時俱進,“橫行霸道”,“兩面三刀”。當然后面兩個詞都是要打引號的,是有別的含義,是雙關(guān)語。那么法家如何橫行霸道,法家如何兩面三刀?下一集我們將“橫行霸道”,下下集我們講“兩面三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關(guān)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思想的異同
讀懂這些受益終生《2》
心靈四季
先秦諸子百家:為何說法家與墨家,既相互對立,又相互同情呢?
對于周朝體制:儒家贊同,道家反對,墨家中立,法家是什么態(tài)度?
諸子百家盤點(一) | 萬門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勤县| 东乌珠穆沁旗| 呼玛县| 顺义区| 凤翔县| 岫岩| 通河县| 黔南| 诏安县| 当雄县| 平和县| 沁阳市| 和硕县| 托克托县| 遵义县| 长子县| 东兰县| 宁德市| 白玉县| 玉屏| 锡林浩特市| 莱西市| 兴安县| 洛浦县| 五寨县| 闽侯县| 荣成市| 巴南区| 武功县| 合山市| 宝丰县| 黔江区| 泰安市| 安龙县| 莎车县| 绵阳市| 万山特区| 安化县| 沙洋县| 平顶山市| 东乡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