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長安的董卓,在剛剛遷移過來的士人面前露出了自己軍人的本色,凌駕在士人之上作威作福。我們先不看殘暴但“孩子老婆熱炕頭”小農意識十足的董卓的命運。目光轉移到袁紹身上,看一看雖然是盟主自封車騎將軍、但只是渤海郡守的袁紹如何翻身。
董卓在逼著漢獻帝遷都之后以與關東袁紹為首的諸侯勾連的名義殺了包括袁隗、袁基在內,所有留在洛陽的袁家了。本就門生故吏遍及四海的汝南袁家,遭到這樣的劫難,獲得舉天下的同情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此時身在討伐董卓一線的袁家兄弟,自然而然成為眾人同情的對象。
圖1、袁紹與謀士(《跨江擊劉表》)
從權勢利益的角度看,這讓袁家兄弟在關東群雄中獲得了更高的關注度。不少打著討伐董卓名義的人,都歸附到這兩兄弟名下。之前,能征慣戰、唯一讓董卓發憷的孫堅,歸附到了袁術名下。而袁紹這邊,因為慕名加上同情,歸附來的比袁術那邊還多,除了之前提到被董卓擊潰的王匡之外,占據上黨的張楊以及南匈奴單于于扶羅都歸附在袁紹之下。
圖2、袁紹的屯兵地河津
董卓西撤之后,袁紹也從河內東撤到延津。延津離冀州不遠,一直負責給袁紹提供糧草的韓馥不明白這些人以討伐董卓的名義聚集,卻不去討伐董卓,而跑到里自己冀州不遠的延津做啥。很緊張,于是韓馥就暗地里減少對袁紹大軍的糧草供應,想著你們這些人如果沒了糧草,是不是也和之前在酸棗聚集的那幫人一樣就散了,各回各家了。
圖3、延津與冀州的位置
發現糧草供應少了,袁紹自然也警覺起來,找來自己手下的謀士逢紀商議對策。逢紀說了之下的話:“將軍你想舉大事,可全仰仗別人的資助,如果不占據一州,恐怕難以自保呀!” 逢紀一下子點到了退兵回來的袁紹最痛的地方。那邊董卓沒實力去打,可退兵回來又沒地方可去,怎么辦?去奪取近在眼前的冀州呀。
袁紹一聽正中自己下懷,說:“冀州韓馥也是兵強馬壯,而我們的士兵饑餓疲乏,如果不能取勝,恐怕連現在暫時立腳的地方都沒了。”袁紹知道逢紀所指,但自己難處也不少,一是敵人強大不好下手,二是自己的人馬疲憊,又沒有糧草供應。如果事情不成,豈不是起飛蛋打。
圖4、袁紹寫書信給公孫瓚(《跨江擊劉表》)
于是逢紀給袁紹出了這個幫袁紹一舉拿下冀州的點子:“韓馥這個庸才他應付不了復雜局勢。咱們可以派密使去聯合幽州如今駐兵在右北平的公孫瓚,讓他來攻打冀州。韓馥必然驚慌失措,然后我們再派謀士去和他陳述厲害。倉促之下,韓馥必然肯把冀州牧的位置讓給大人您!”
袁紹一聽,可以有這么省事的辦法,那好,趕快試一試,于是馬上寫信給公孫瓚。之前聯合韓馥擁立幽州牧劉虞當皇帝時候,袁紹和公孫瓚就有聯系,而且公孫瓚是明確支持袁紹擁立劉虞的那個決定的。公孫瓚收到袁紹的書信,就以討伐董卓的名義,帶兵南下要借道冀州。韓馥自然不肯,于是就和公孫瓚打了起來,交戰的結果對韓馥不利。韓馥打仗確實不行,之前自己手下的將領麹義叛變的時候,韓馥就沒打過,而且那時候袁紹就和麹義暗地里勾結。袁紹圖謀冀州牧這個位置不是一天兩天了。
看公孫瓚那邊動手了,袁紹就按逢紀的點子派出了自己的游說團——陳留高幹,以及潁川辛評、荀諶、郭圖。這幾個人中,高幹是袁紹的外甥,之后被袁紹任命為并州牧,是袁紹核心圈子里的人。辛評、荀諶、郭圖都是潁川人,都是韓馥信賴的心腹,之后成了袁紹手下重要的謀士。
圖6、荀諶勸說韓馥(《跨江擊劉表》)
勸說的主力是荀諶。荀諶一上來就對韓馥說:“公孫瓚帶著燕一批能征慣戰的將士乘勝從北向南攻擊而來,冀州各郡的官員都響應,其鋒不可當。而那一邊袁紹又從西向東直奔冀州而來,我真為將軍的處境擔憂呀!” 荀諶一上來就要把韓馥嚇住。
韓馥果然不是當家的料,手下的謀士這么一說,就嚇的驚慌失措,忙問:“是這樣啊,那該怎么辦呢?”
見韓馥上鉤,荀諶直截了當就問:“如果從寬仁容眾,天下豪杰都歸附的角度看,你比袁紹怎么樣?”袁紹二十來歲就結交了一堆豪杰,現在歸附他的人更是數不過來,韓馥只能說:“不如也 。”
圖7、荀諶
荀諶繼續問:“那就再比一下臨危決斷、謀慮策劃方面的能力,你比袁紹如何?”袁紹的決斷能力之前的幾次,其實并不是強項,可比起韓馥來還是好不少。韓馥只能像機器人一樣回答:“不如也 。”
荀諶接著問第三問題:“數世以來,廣布恩澤,天下人幾乎家家受惠,這方面你比得上袁紹嗎?”和袁家比恩澤,那韓馥只能繼續像機器人一樣回答:“不如也 。”
荀諶一看差不多,韓馥已經認輸了,那就給出早就準備好的建議:“袁紹是如今天下難得的人杰。將軍你方方面面都比他差一截,如果你長期在他之上,袁紹那是可能久居人下的主。冀州,是天下財富最為集中的地方。加入他和公孫瓚合理來攻打冀州,將軍你馬上就陷入危亡的境地。不過我們不用走到那一步,袁家畢竟是將軍之舊,可以結為同盟。當今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冀州牧這個位置讓給袁紹,袁紹必然厚待將軍,而那一邊公孫瓚自然會因為袁紹的勢頭而退兵。這樣將軍一方面有了讓賢的美名,另一方面自己也出于穩如泰山的位置。”
圖8、冀州牧韓馥與屬下(《跨江擊劉表》)
荀諶確實看透了韓馥內心真正的恐懼,處處擊中韓馥的要害。先是把韓馥在袁紹面前比的一無是處,讓韓馥內心幾乎處于崩潰的邊緣。然后進而分析當前情勢下的危險處境,并給韓馥唯一可走的路——將冀州牧讓給袁紹。
韓馥當這個冀州牧并沒有太長時間,也只有一年多。看史書上記載的幾次和門客的對話,每次都被手下這些謀士嗆著一句話說不出來,每次都是連連點頭。作為他的屬下荀諶居然給自己的主子出這么一個點子——讓位,而且還語氣嚴厲,而韓馥居然“因然其計”。膽小怯弱的本性,讓他即使身居冀州牧這樣的高位,一樣干不下去。可韓即便馥自己想把位置讓出來,他下面的人能答應嗎?已經是冀州牧這樣的地方大員,想讓位可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接下來會怎樣?我們下期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