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兒帖(1161年-?),姓孛思忽兒弘吉剌氏,成吉思汗正室,父親德薛禪,母親名叫速壇。成吉思汗有數十位妻妾,分居在四個斡兒朵,其中每個斡兒朵又有數個皇后與妃子,孛兒帖居于第一斡兒朵,并且排行第一,地位最高。
賢妻良母
根據《蒙古秘史》的記載,孛兒帖的年紀比成吉思汗長一歲。她為人賢明,幫助成吉思汗創立大業。她與成吉思汗剛結婚的時候,便被蔑兒乞人擄走,成吉思汗便請求克烈與札答剌兩部落的援軍進攻敵人,最后終于救回孛兒帖。原本成吉思汗與札答剌的部長札木合有結拜之誼,但孛兒帖深知札木合有要與成吉思汗兼并的意思,便勸成吉思汗與札木合分離。成吉思汗與札木合分離后,果然獨霸一方。蒙力克的第四個兒子闊闊出,假巫術之名挑撥成吉思汗與其弟合撒兒的感情,又羞辱斡赤斤,于是孛兒帖進言,請成吉思汗殺闊闊出,從此安定了族人。
孛兒帖生有四個兒子與五個女兒,兒子分別是術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其中窩闊臺后來是元朝的太宗皇帝,拖雷死后被追封為睿宗皇帝;女兒分別是豁真別乞、扯扯亦堅、阿剌合別乞、禿滿倫、阿兒答魯黑。當初孛兒帖被蔑兒乞族擄走,等救回時已有身孕,于是傳說這時生下的術赤可能是蔑兒乞人的孩子,而“術赤”二字是“客人”的意思。
孛兒帖卒年不詳,但可以確知的是當成吉思汗過世時,她尚在人間。到了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年時,追謚她為光獻皇后;到了元武宗至大二年時,加謚為光獻翼圣皇后。終元朝之世,弘吉剌氏的女子做為正宮皇后者有十一人,被稱為皇后與追尊為皇后者有九人,娶公主為妻者有六人,娶公主又被封王爵者十三人,這些福蔭都是由孛兒帖所開始。
“孛兒帖”的蒙古語意是“蒼白色”。《元史》里將其名后加上“旭真”二字,其實并非名字,而是“夫人”的意思,就像滿語中的“福晉”一樣。
元太祖鐵木真的汗妃——合答安
合答安皇后,是四大功臣之一赤老溫的妹妹。她心地善良,冒著生命危險搭救了鐵木真,并根據“遇客婚”的傳統,二人在羊毛堆里產生了一段難忘的情緣。鐵木真對恩人加戀人的合答安發誓說:如果能活著逃出去,將來一定要娶她為妻。而作為奴隸的合答安知道鐵木真已經同弘吉剌部的貴族女兒孛兒帖訂了親,少女的心里只有一個心愿——將來你真有了出頭之日,讓我做一個奴婢,侍候你一輩子吧!
日轉星移, 與塔塔兒部闊亦田之戰后,鐵木真少年時代的救命恩人和情人合答安終于來到鐵木真身邊。這時合答安已經是近40歲的婦人了。可是她一刻也不曾忘記過鐵木真,多少次為了他的平安而祈禱,為他的成功而喜悅。鐵木真也不曾忘過合答安,不料剛一見面,自己的部眾便殺死了合答安的丈夫傻駱駝,鐵木真非常內疚。其實,合答安對自己的丈夫是無所謂愛也無所謂恨的,她是個奴隸的女兒,一個女奴還敢奢望按自己的意愿談婚論嫁嗎?只是她厭惡傻駱駝跟隨塔里忽臺與鐵木真為敵而已。鐵木真知道合答安成了寡婦,便想實踐自己的諾言,納她為側妃。合答安深愛鐵木真,正因如此她拒絕了鐵木真。因為她不是施恩圖報的人,她知道鐵木真這時需要的是年輕貌美的側妃來調節由于血腥的廝殺帶來的壓力,自己還是堅持實踐自己的心愿,給鐵木真做奴婢,侍候他一輩子。于是她以特殊的身份成為鐵木真的一個家庭成員。不過鐵木真并沒有把她當奴隸看待。
元太祖鐵木真的妃——耶干
耶干因美貌如仙,她的父親是塔塔兒部的貴族也客扯連。公元1139年,鐵木真的父親也速該汗被塔塔爾族人毒死,臨終前,父汗立下遺囑,要長子鐵木真殺盡高過車輪的塔塔兒人。
公元1174年,年近五旬的鐵木真以其南征北戰,已成為蒙古族位尊勢強的可汗,于是,他決定討伐塔塔兒。此時的塔塔兒已無力抵擋蒙古大軍的征討,主降的貴族也客扯連,受命去到蒙古可汗宮帳中請降。鐵木真早就聽說也客扯連有兩個如花似玉的女兒,于是也客扯連就將自己的次女獻給鐵木真,作為說和的條件。當鐵木真看到耶干時,就被她那婀娜多姿、風情萬種的模樣迷得神魂顛倒。此后,鐵木真一度沉緬于耶干的枕席之間。然而,在近親貴族的鼓動下,鐵木真再次下決心要消滅塔塔兒人,為父親報仇。但終因有人走漏消息,至使這次戰役兩敗俱傷。但耶干的父親也客扯連看出自己的族人雖然英勇奮戰,畢竟不是聲勢浩大的鐵木真的對手,為了自己的族人的生存,他又一次投降于鐵木真,并主動提出將其姿色更美的已婚長女耶遂獻給鐵木真,以報其不殺之恩。于是,耶干的姐姐耶遂兩人一同侍奉鐵木真。她們都被冊封為妃,并且倆人結為一股力量來對付鐵木真的其他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