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一詞本身是一個歐洲中心論詞匯,以歐洲為中心,將亞歐大陸分為近東、中東和遠東。
中東一般泛指西亞和北非的埃及,如下圖所示:
中東地區
中東地區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包括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兩個原生文明中心。
中東地區自古戰亂不斷,至今依然。蘇美爾人、阿卡德人、埃蘭人、赫梯人······,民族換了一茬又一茬。
亞述帝國、埃及帝國、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等在此崛起。
瑣羅亞斯德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在此產生,最終除以色列和塞浦路斯外全部都被伊斯蘭教征服,但伊斯蘭教內部依然紛爭不斷。
那么如何能夠快速了解中東的古代史和紛爭的由來呢?
其實可以把中東與中國對比來看:
中國春秋時期也是小國眾多,戰亂不斷,但我們只要掌握了“春秋五霸”的歷史,提綱挈領,就可以整體上了解春秋時期的中國史。
如果在中東的古代史上選出“中東五霸”,我的選擇是:中原的美索不達米亞(今伊拉克)、東部的波斯(今伊朗)、西部的埃及、南部的阿拉伯、北部的小亞細亞(今土耳其)。
1、位于中原的美索不達米亞是人類最早的文明發源地
美索不達米亞
美索不達米亞,就是兩河之間的意思。兩河流域文明最早的創造者是公元前4000年左右來蘇美爾人。
公元前3400年,蘇美爾人產生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文字。
公元前3000年,蘇美爾人就在兩河流域建立了12個城邦,城邦之間開始爭霸。
蘇美爾人的國家后來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被埃蘭人所滅,蘇美爾文明就此消失。
此后,兩河文明進入巴比倫和亞述帝國時期,最終被波斯帝國所滅。
2、位于西部的埃及是人類第二個文明發源地
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國王、蝎子王的后代那爾邁率軍沿尼羅河發兵一統下埃及。從此埃及進入王國時期,國王被成為“法老”。
古埃及
埃及歷經31個王朝,最后被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征服,皈依伊斯蘭教,現在的埃及成了徹底的阿拉伯國家。
3、東方的波斯
波斯文明受兩河文明影響,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的埃蘭文明,埃蘭后來在公元前639年被亞述帝國所滅。
公元前558年,波斯帝國崛起。至第三代國王大流士一世時期,波斯帝國臻于極盛,在世界歷史上第一次統一中東,滅了兩河流域、古埃及、小亞細亞和今天的阿拉伯地區,地跨亞歐非三洲。
波斯帝國
波斯帝國后來幾經周折最終被阿拉伯帝國所滅,皈依伊斯蘭教。
但伊朗是波斯人,不是阿拉伯國家,所信奉的是什葉派,與大多數阿拉伯國家的遜尼派不同。
4、北方的小亞細亞
小亞細亞,即今天的土耳其地區,受兩河文明影響,這里的文明起源也很早。
公元前1900年,小亞細亞形成赫梯王國,至公元前17世紀拉巴爾納斯始建赫梯帝國。
約公元前14世紀時赫梯帝國達到鼎盛,赫梯人是全球最早發明冶鐵術和使用鐵器的國家,也是世界最早進入鐵器時代的民族。
公元前8世紀,赫梯被亞述帝國所滅。波斯帝國興起后,這里又成了波斯帝國的一部分。
小亞細亞地區在阿拉伯帝國崛起后,被阿拉伯帝國征服,信奉伊斯蘭教。
但今天的土耳其也不是阿拉伯國家,是西突厥人與當地原住民的混血。
土耳其的鼎盛期是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帝國地跨亞歐非,繼阿拉伯帝國之后第三次統一中東。
奧斯曼帝國
5、南方的阿拉伯地區
在中東,阿拉伯人文明起源最晚,“阿拉伯”一詞最早出現于公元前 9世紀。
阿拉伯
但阿拉伯人一旦崛起便勢不可擋,公元632年,阿拉伯帝國建立,在歐麥爾一世的率領下,阿拉伯帝國地跨亞歐非,在歷史上第二次統一中東。
阿拉伯帝國帶來的不止是版圖變遷,還有西亞北非信仰的永久改變,伊斯蘭教成了唯一的信仰,區別只是什葉派和遜尼派的區別。
阿拉伯帝國
綜上所述,在中東的古代史上,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文明起源最早,也曾建立埃及帝國和亞述帝國、巴比倫帝國。
但中東古代的統一是由由東方的波斯帝國、南方的阿拉伯帝國、北方的奧斯曼帝國分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