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三國荊州傳

有一種說法說《三國演義》全部120回中,提及荊州的超過70回。人們耳熟能詳的就有“劉備借荊州”、“呂蒙襲荊州”、“曹操不啰嗦一心要拿荊州”……荊州是魏蜀吳三國不惜血本都要爭奪的地方。三國時期所說的荊州比現在的荊州市要大幾十倍。東漢將天下劃為13個州,荊州是整個三國版圖的中心腹地(轄境相當于當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重慶、四川、貴州、廣東、廣西的一小部分),必然是三方爭奪的要沖。所以荊州在三國中刷屏并不奇怪。

縱觀《三國演義》,幾乎有半部是在荊州進行的。本文在此將在荊州發生的故事做一個列舉及考證。由于《三國演義》七分真三分假,為了不使這些的故事太過虛假,也把《三國志》正史中記載的區別標注出來。另外古今地名多有不同,也做出注釋,但只是大致相近,不能完全對等。

十三州

0.荊州刺史丁原

董卓領兵進入洛陽后,打算廢立皇帝。百官不敢出聲,只有荊州刺史丁原大罵董卓。(三國時期施行州、郡、縣三級行政管理,大致可理解為今天的省、市、縣三級。州刺史和州牧就是省一把手的概念)。丁原在三國中不算名將,但他有一義子即是大名鼎鼎的呂布。依靠呂布勇猛,丁原不但不怕董卓,還帶兵擊敗了董卓。可惜呂布雖勇,卻無忠義,董卓以赤兔馬說反呂布,呂布殺丁原拜董卓為義父。

史實出入:正史《三國志》中丁原并不是荊州刺史,而是并州刺史。發生地不在荊州,故不算做荊州的故事。

1.孫堅擊劉表

反董卓聯盟的長沙(今長沙市)太守孫堅率先攻入洛陽后發現了傳國玉璽,私自隱匿,離開同盟。盟主袁紹寫信給新的荊州刺史劉表,讓他截奪玉璽。太守是郡級的一把手,可以理解為當今市長。原則上劉表是孫堅上司,但在三國大亂世,占據一郡一縣也可能算一方諸侯,職位只是一個虛稱罷了。劉表與孫堅互相攻守,孫堅一直圍攻到襄陽(荊州治所,今襄陽市),卻被劉表手下射死。

2.宛城征張繡

宛城(今河南省南陽市)屬于荊州下轄南陽郡(包括當今南陽市、襄陽市、隨州市各一部分)。董卓死后,他的手下驃騎將軍張濟,曾跟李傕郭汜等一起占領長安,后戰死于南陽。他的侄子張繡接管了部隊,屯兵在宛城,與劉表連合。宛城離許都(今河南省許昌市)很近,曹操帶領大軍征討,張繡的謀士賈詡勸他投降了曹操。曹賊好色,要找妓女,操侄子曹安民說張濟的夫人寡婦鄒氏十分美麗,曹操就帶走了鄒氏。張繡知道后大怒,夜晚派兵圍住曹操營帳放火。曹操驚惶逃脫,但典韋、曹安民和長子曹昂都為保護曹操而死。

過了一年曹操再度征張繡。張繡與劉表聯手,再加上賈詡獻計,再次擊敗了曹操。

史實出入:曹操收鄒氏為妻之后,聽說張繡大怒就想殺掉張繡。計策泄露了,張繡先下手為強。

3.禰衡墓

禰衡可謂三國第一狂士。天文地理,無一不通;三教九流,無所不曉。他在曹操帳下,把曹操的武將謀士罵了個遍。曹操為了羞辱他,故意讓他做擊鼓的官。大宴賓客時,讓禰衡擊鼓,并要求禰衡換上鼓吏的制服。結果禰衡在堂會上把衣服脫個干凈,一邊擊鼓一邊把曹操又罵了一頓。曹操和被罵的手下都想殺禰衡,但礙于禰衡名聲遠近,怕背上“害賢”之名,將禰衡送到荊州。劉表也和曹操一樣,又把他送到江夏郡(今武漢一帶)太守黃祖處。禰衡在江夏寫過一首《鸚鵡賦》,鸚鵡洲因此文得名。黃祖受不了禰衡,將他殺死,葬在鸚鵡洲。后世對禰衡及鸚鵡洲多有詩詠,現今武漢仍有重建的禰衡墓。

4.馬躍檀溪

劉備在得到諸葛亮之前,四處投靠。官渡之戰后投奔了荊州的劉表,劉表將劉備安排在襄陽屬邑新野縣(今河南省新野縣)。劉備曾經表態支持劉表長子劉琦做繼承人,少子劉琮的母親蔡夫人得知后,找到自己的弟弟將軍蔡瑁要殺劉備。蔡瑁請劉備到襄陽赴宴,席上伊籍告訴劉備蔡瑁的計策,劉備大驚逃走。蔡瑁帶五百人馬追到檀溪。玄德只得縱馬下溪,坐騎的盧馬陷在溪水中,劉備大喊“的盧妨吾”,說罷的盧跳起三丈,飛上河岸。

史實出入:《三國志》裴松之注中引《九州春秋》與《演義》這段一致。但裴松之同時引用孫盛的話,認為這不是史實。三國初期的亂世中,劉表單騎入荊,肅清賊黨,群民悅服。但劉表無四方之志,只圖荊州豐樂民順。屬下多次進言,出荊州爭天下攻打曹操。但劉表只求中立自守。不過這也使得三國初期的荊州相對平靜,許多士族逃離中原聚集于此,比如諸葛亮。

5.水鏡莊、6.八門金鎖陣、7.走馬薦諸葛

劉玄德馬躍檀溪后,似醉如癡,走到了南漳(今湖北省南漳縣)水鏡莊。水鏡先生告知劉備“當今天下奇才都在荊州。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同時又告訴正好來莊的徐庶說:“劉表徒有虛名,真正的英雄豪杰正在眼前”。不久后劉備拜徐庶為軍師。

曹操手下曹仁李典領兵三萬來攻新野,擺下八門金鎖陣,被徐庶破解。曹操將徐庶母親招至許都,然后偽作家書來招徐庶。徐庶只得告別劉備,并告知:襄陽城外二十里隆中,有一絕代奇才,有經天緯地之才,是天下唯一之人。即臥龍先生諸葛孔明。

史實出入:《三國志》中并沒有這么詳細的記載,也沒有記載八門金鎖陣。但諸葛亮的確是徐庶推薦給劉備的,裴注引《襄陽記》中也有司馬徽的記載。

8.三顧茅廬

這個故事太過著名,就不多介紹了。寫點有趣的細節,劉關張三人第一次來到隆中臥龍崗時自報家門:“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特來拜見先生”。童子曰:“我記不得許多名字”……第三次終于見到諸葛亮,外貌描寫為——“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諸葛亮一番隆中對,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萬古之人不及也!然后獻出西川五十四州之圖,又說“夜觀天象,劉表不久人世”。劉備拜服,哭鬧著將諸葛亮請出。

9.甘寧凌統結仇

孫堅、孫策死后,孫權又多次攻打江夏,都未能獲勝。孫權的將領凌操還被黃祖部將甘寧射死。甘寧在黃祖手下功勞很大,但黃祖看不起甘寧江賊出身,不肯重用,甘寧就投奔了孫權。有甘寧相助,孫權終于打敗并殺死了黃祖。慶功會上凌操的兒子凌統拔劍來砍甘寧,孫權為二人勸解。直到后來濡須口之戰甘寧救了凌統一命,兩人才真正解怨。

史實出入:裴注確實有甘寧射死凌操及孫權為兩人勸解的記載,但沒有后來甘寧救凌統的記載。

10.火燒博望坡、11.火燒新野

曹操完全剿滅袁氏統一北方后,南征荊州。三國的故事也進入最高潮……

劉表把劉備安排在襄陽北面的新野就是為了讓他抵御曹操。夏侯惇帶領十萬人馬而來,劉備只有三千兵馬。諸葛亮以伏兵放火殺退夏侯惇。得知夏侯惇兵敗,曹操親帥五十萬大軍攻來。同時劉表病死,蔡夫人和蔡瑁、張允扶立劉琮為荊州之主,然后投降曹操。劉備只得撤出新野,并火燒新野曹軍。

史實出入:劉備軍的確有火燒博望坡一戰,但并未明確指出是諸葛亮指揮。沒有火燒新野。

12.長坂坡

曹軍殺到荊州,十余萬百姓跟著劉備往南向江陵(今荊州市)撤退。江陵是荊州要地,整個荊州的錢糧大半在江陵。曹操精選五千鐵騎,星夜前進,限一日一夜要追上劉備。而劉備帶領百姓,日行止十數里。曹軍在長坂坡(屬今湖北省當陽市)追上劉備,混亂之中趙云保護著阿斗殺死曹營名將五十余員,退回長坂橋。張飛在長坂橋上喝退曹軍。關羽、劉琦也從江夏前來支援,保護劉備退往夏口城(屬今武漢市)。曹操占領江陵。

史實出入:趙云長坂坡保護阿斗和甘夫人、張飛長坂橋退敵都有記載。但并沒說趙云殺了50員敵將,有點神話。《三國演義》中并沒說趙云七進七出,“七進七出”這一說法應該是戲曲評書基于演義的再加工。

13.諸葛亮舌戰群儒、14.智激周瑜孫權

曹操進入江陵時,孫權在柴桑(今九江市)。劉備的夏口差不多處于兩人中間。曹操檄書請孫權共擒劉備。孫權懸疑未決,魯肅建議與劉備共同破曹。諸葛亮隨魯肅來到柴桑,江東的文臣多是要降,孔明與他們有一番精彩的舌戰。連續說得張昭、虞翻、陸績等人啞口無言。

見到吳侯孫權后,諸葛亮又對孫權說:“我主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怎能屈處人下?”這時周瑜也來到柴桑,故意在諸葛亮和魯肅面前說要投降。諸葛亮說:“我有一計,不用投降。曹操虎視江南,其實只為了喬公二女。送此二女,曹操自然兵退”。并背誦曹植《銅雀臺賦》,內有兩句“立雙臺于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攬二喬于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周瑜聽后勃然大怒,大罵“吾與老賊勢不兩立”。第二天周瑜就說動孫權砍下案角封為大都督,并請孔明助一臂之力。

史實出入:諸葛亮舌戰群儒、智激周瑜,正史沒有記載。《銅雀臺賦》原文是“連二橋于東西兮,若長空之蝦蠑”,羅貫中幫諸葛亮改了這關鍵的一句。但曹公二喬之事也不完全是羅貫中瞎編,在他之前500年的唐朝就有杜牧寫過“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更具決策性作用的諸葛亮智激孫權即“我主劉豫州……”句是正史,周瑜對孫權力陳的“曹賊四忌”也是正史。

15.蔣干盜書、16.草船借箭、17.苦肉計

孫權決心已下,大都督周瑜起兵在三江口(今武漢一帶)長江東岸下寨。曹操得知孫劉聯盟,也督軍來到三江口長江西岸。曹軍與周瑜水戰不能取勝,蔣干提出說降周瑜。周瑜將計就計,裝醉讓蔣干偷去偽造的書信,讓曹操誤以為擅長水戰的蔡瑁張允內通周瑜,將此二人斬首。

周瑜計策被諸葛亮識破,擔心諸葛孔明為東吳大患,遂有意為難孔明。讓孔明立下軍令狀三日之內造出十萬之箭。孔明早算到第三天江面有大霧,帶著二十只草船到江上擂鼓吶喊,曹軍亂射十萬支箭。周瑜拜服。

而后諸葛亮和周瑜共決計策,都寫了一個“火”字在手里。一天晚上黃蓋也私下找到周瑜獻上火計,周瑜就與黃蓋定下了苦肉詐降計。第二天黃蓋故意在帳下大會找茬,周瑜則裝作大怒將黃蓋毒打了一頓。

史實出入:蔣干的確去說降周瑜,但沒有盜書,曹操也沒有殺蔡張。諸葛亮沒有草船借箭,倒是有記載孫權乘船在曹操濡須口水寨前,曹軍放箭,船傾斜要翻。孫權下令掉頭使另一側受箭,船勻平后安全返回。另外唐朝安史之亂時,張巡真實的上演過比《三國演義》更為精彩的草人借箭。苦肉計也沒有記載,但火計明確寫到是黃蓋所獻。

18.連環計、19.橫槊賦詩、20.借東風、21.火燒赤壁

赤壁之戰是三國的最高潮,可謂中國古代最著名一戰,再加上羅貫中筆下藝術加工,使得《三國演義》中赤壁鏖戰精彩紛呈。這些故事世人皆知,故在此也只需簡略講述。

曹軍士兵不慣乘船,鳳雛獻計鐵環連索。龐統還說周瑜得罪江東舊將,很多人都想投降。

曹操以為天助,非常高興,在大船之上與諸將宴會,即興作詩一首“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孫劉聯軍這邊則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諸葛亮對周瑜說自己通曉奇門遁甲,可以呼風喚雨。建起七星壇作法,借三日三夜東南大風。

東南風起,黃蓋來降,船只駛到赤壁(屬今湖北省赤壁市)一齊放火,風助火勢,曹軍大敗。

史實出入:曹軍戰船的確首尾相接,但并不是龐統獻連環計。確實有大風延燒岸上營落,但沒有孔明借東風。今赤壁市江邊石壁上有古代刻的“赤壁”摩崖大字,相傳乃周瑜手書。

《短歌行》是曹操名作,但不一定是赤壁之戰時所作(只能說有可能)。

22.華容道

黃蓋火燒赤壁同時,周瑜布置了甘寧、呂蒙等多路人馬進攻曹操本營烏林(屬今湖北省洪湖市)。曹操奪路往南郡(今荊州市一帶,治所江陵)方向突圍,又被劉備軍追殺一陣。走到華容道(屬今湖北省監利縣),一行只剩二十七騎。曹操大笑諸葛亮周瑜無能,如果在此設伏,全都要被生擒。話沒說完,關云長展開五百校刀手截住去路。曹操說動關羽,關羽義釋曹公。曹操退到南郡大哭“若郭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大失”。

史實出入:曹操敗退的確走的華容小路,道路泥濘難走,死者甚多。曹操也的確嘲笑劉備,劉軍也殺到,但沒有關羽。三哭奉孝與《三國志》一致。

23.智取南郡、24.力奪四郡

赤壁兵敗曹操返回許都,留曹仁把守南郡、夏侯惇把守襄陽。劉備、周瑜都打算奪取南郡,諸葛亮獻計讓周瑜先與曹仁爭斗。周瑜被射中毒箭,詐死殺敗曹仁。而諸葛亮趁兩軍相斗之時,奪取了南郡。又用詐出襄陽夏侯惇救援南郡,騙取了襄陽。荊州最重要的兩座城池,不費力氣就都歸了劉備,孔明一氣周瑜。

獲得了現今湖北省的中西部后,馬良獻計進軍現今湖南的四郡。玄德、孔明帶兵先取零陵(治所今湖南省永州市),然后趙云帶領三千兵馬取得了桂陽(治所今湖南省郴州市),張飛也帶兵三千取得了武陵(治所今湖南省常德市)。剩下的就該關羽取長沙郡了。孔明說長沙有一員大將黃忠,需多帶人馬。關羽說:“我只需要帶五百校刀手就足夠了”。關羽和黃忠在長沙城下一番交戰,黃忠落馬關羽不殺,黃忠放箭只射盔纓回敬。長沙太守認為黃忠通敵,要斬黃忠。魏延沖上砍死太守,劉備就這樣得了長沙。諸葛亮看出魏延腦后有反骨,要推出斬首,劉備求情才饒他性命。自此劉備取得大半個荊州,駐扎在江陵對岸的油江口,并改名公安(今湖北省公安縣,意為“左公安營扎寨”)。

史實出入:孔明沒有智取南郡,南郡是周瑜取得的,周瑜死后借給了劉備。荊南四郡都是劉備親自率兵拿下的,關張趙可能跟隨劉備一起。黃忠的確在長沙郡,但沒有關羽黃忠戰長沙的記載,也沒說魏延在長沙。另外,劉備的進軍路線是常德、長沙、郴州、永州。應該是羅貫中為了體現關羽黃忠戰長沙,故意把長沙寫到了最后。

有人說演義把孔明、關羽虛構太多了,這個確實有點,但并沒有網上部分人說的那么多。個人以為,真實的諸葛、關公確實厲害,演義塑造將他們又再拔高了20%~30%。又有人說整個演義都虛構太多,甚至是三分真七分假。我認為在演義里,大的事件基本都是真的,一些細節稍有小說加工,孔明云長藝術性稍多。如張繡叛曹、四郡順序這種,其實虛構成分不算多。

25.借荊州

諸葛亮不費力氣就取得了周瑜好不容易得來的南郡。周瑜本打算派兵再攻打,魯肅前來說情,他去見諸葛亮說:“曹操百萬大軍來到荊州,實是為了殺劉備。幸有我東吳殺退曹兵,荊州理應歸屬東吳”。諸葛亮說:“荊州是劉表的地盤,現在應該歸劉琦,劉備是劉琦的叔叔理應輔佐”。雙方約定劉琦死后歸還荊州。結果劉琦在下一回就死了,魯肅馬上來討要荊州,諸葛亮又說“取得西川就還荊州”。過了大約五年,劉備取得了益州(今四川至云南一帶),孫權故意關押諸葛瑾的老小,讓諸葛瑾找弟弟討要荊州。劉備寫信讓關羽交割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諸葛瑾到荊州,關羽卻不交三郡。諸葛瑾只得又找到劉備,劉備說:“二弟性急,等我取了漢中,調他去守,就可以還荊州了”。之后曹操攻下了張魯的漢中,益州震動。諸葛亮便歸還了江夏、長沙、桂陽三郡,讓東吳出兵合肥,牽制曹操。并許諾攻下漢中歸還荊州全境……

史實出入:整部《三國演義》最能體現荊州重要性的,當屬劉備借荊州和孫權討荊州了。正史記載有所出入,但雙方在荊州爭斗不亞于演義。赤壁之戰后南郡本在周瑜手中,周瑜死后借給劉備是為了讓他在一線抵抗曹操。后來劉備取得益州,孫權的確討要荊州,劉備說了比《演義》更過分的話:“等我取得涼州(約今甘肅一帶)再還荊州”。孫權大怒,派呂蒙襲三郡,劉備自己帶兵五萬增援關羽。后來的確是曹操攻下漢中,劉備才與孫權講和,歸還了三郡。以湘江為界,東面的歸孫權,西面屬劉備。

26.劉備招親、27.三氣周瑜

借還荊州的爭奪基本上從赤壁之戰一直到夷陵之戰,長達十年以上,期間穿插有好多故事,也都是為了荊州。上文的孔明計取南郡是一氣周瑜。

之后周瑜獻計,讓孫權假稱以妹妹招婿劉備,騙劉備到來將他扣留,逼他交出荊州。諸葛亮給趙云三個錦囊,并力勸劉備去南徐(今江蘇省鎮江市)成親。甘露寺招親這段故事很有趣,但不屬于荊州。不過這倆家伙都念念不忘荊州——劉備問天買卦“若能回荊州,一劍揮石為兩段”;孫權同樣暗祝“若取得荊州,砍石為兩半”。劉備婚后,與孫夫人兩情相洽,不愿離去。趙云拆開錦囊,騙劉備說曹操五十萬大軍殺奔荊州,劉備就和孫夫人瞞著孫權逃離南徐。孫權大怒派兵將追趕。劉備一直逃到劉郎浦(屬今湖北省石首市),諸葛亮正備船等候在此,周瑜也從柴桑派來水軍,卻中埋伏大敗。劉軍齊喊“賠了夫人又折兵”,二氣周瑜。

曹操得知劉備得到了大半個荊州,孫權還把妹妹嫁給他,十分驚慌。程昱獻計表奏周瑜為南郡太守,故意要讓周瑜與劉備為敵相攻。魯肅又來索要荊州。孔明要劉備只管大哭,然后說“益州劉璋是我主之弟,不便奪取;但不取益州,還了荊州,無處安身”。周瑜聽后提出:東吳起兵去取西川,然后以益州換荊州。諸葛亮識破周瑜實則是為了趁虛攻占荊州,等周瑜帶水陸大軍來到,已埋伏多處軍馬。周瑜在巴丘(今湖南省岳陽市)連叫數聲“既生瑜,何生亮”而亡。

史實出入:劉備和孫夫人結婚確有其事,但應該是孫權這邊送到石首劉郎浦的。劉備到鎮江見孫權也有記載。三氣周瑜都是虛構,不過有些情節是基于真實史料加工的。劉備到鎮江時,周瑜確有獻計“多給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但孫權沒有采納。周瑜生前自己屯兵在江陵,并未借南郡給劉備,長江一線在周瑜手上。所以周瑜有條件也的確準備自己取西川,但在出兵前病死于岳陽。

28.臥龍吊孝、29.鳳雛理事、30.張松獻圖

周瑜死后,孔明來柴桑哭公瑾,其實是為了訪問龐統。孫權不用鳳雛,魯肅和諸葛亮都寫薦書讓劉備重用鳳雛。劉備見龐統長相丑陋,只讓他做耒陽(今湖南省耒陽市)縣令。鳳雛到耒陽不理政事,終日飲酒為樂。張飛來巡視大怒,指責龐統荒廢政事。龐統上廳,不到半日,將百日之事都處理完畢。對張飛說,“還有荒廢的政事嗎?”張飛大驚告之劉備,鳳雛又拿出孔明和魯肅的薦書,劉備請罪,拜龐統為副軍師。

曹操打敗西涼馬超后,漢中郡(今陜西省漢中市、安康市一帶)的張魯打算攻打益州。益州張松自薦前去說服曹操去打漢中,為益州解圍。張松暗畫西川地理圖本,打算一并獻給曹操。可曹操此時正膨脹傲慢,將張松亂棍打出。于是張松來到荊州,對劉備說:“今皇叔守荊州,還有幾郡?”孔明答曰:“荊州乃暫借東吳的,每每使人取討。”并不提起益州。張松主動建議劉備攻取西川,獻出地圖。回到成都(今成都市)后,勸益州牧劉璋連結劉備抵御張魯和曹操。劉備就以幫助劉璋的名義帶領龐統、黃忠、魏延前往西川。留下諸葛亮、關張趙守衛荊州。

史實出入:沒有三氣周瑜,也就沒有假仁假義的“嗚呼公瑾”。劉備的確給鳳雛一個耒陽縣令的小官,但《三國志》只說了龐統當縣令卻不干活就被罷了,沒說半日處理百日事。張松獻圖基本屬實,不過地圖不是事先備好,而是見到劉備后畫的。

31.截江奪阿斗

孫權時時想著取荊州,吳國太不樂意了,怕兩軍交戰女兒性命不保。張昭獻計:派人去荊州對郡主說國太病危,要她帶劉備當時唯獨的兒子一起看望吳國太,然后要劉備用荊州換阿斗。孫夫人帶著七歲的阿斗上了東吳大船,有五百人保護。趙云得知后,殺上船說:“夫人要去便去,只留下小主人”。最終趙云奪回阿斗,孫夫人回到東吳。

史實出入:裴松之引《云別傳》確有記載。當今耳熟能詳“孫尚香”這個名字并未出現在《三國志》中。《三國演義》也只稱之以孫夫人,只提到孫堅和吳國太有一個女兒名叫孫仁。孫尚香這個名字來源于戲曲。正史中孫夫人并沒有現在這樣可愛的形象,至少在蜀國的記載看來“孫夫人以權妹驕豪,縱橫不法”。

32.單刀赴會

龐統因為騎著的盧馬,在落鳳坡被當作劉備射死了。諸葛亮從荊州帶著張飛、趙云前去支援取川,留下關羽守荊州。孫權派諸葛瑾索要三郡又被關羽趕走,孫權責備力主借荊州的魯肅。魯肅在陸口(屬今湖北省咸寧市嘉魚縣)設宴請關羽赴會,如果再不交還就殺他。關云長單刀赴會,挽住魯肅,吳將呂蒙甘寧都沒敢下手。

史實出入:單刀赴會是有的。不過相比演義,史料中魯肅更為強勢,說的關羽無言。會后劃湘水為界,交割了三郡給東吳。孫權對魯子敬推崇有佳,但始終認為“借玄德地,是魯肅一短”,還認為呂蒙因為“圖取關羽,勝於子敬”,實在是念荊州深矣。曹劉孫三人中荊州情結最深的恐怕是孫權。

所謂“借荊州”其實雙方的焦點是在南郡。荊南四郡是劉備打下的,本就不算借的,但劉備寧愿還四郡中的兩郡也不還南郡。而孫權多得一郡還要罵魯肅,后來撕破臉也要奪荊州。可見當時一個南郡比長沙加上桂陽還要重要。

樊城之戰

我個人認為《三國演義》中,次于赤壁的就是樊城戰役了。劉備拿下益州后,荊州北部的南陽、襄陽郡屬于魏、中西部南郡等歸蜀,東部是吳。此戰三國角力、博弈,三方軍師名將都有登場。樊城之戰沒有官渡和夷陵出名,但重要和精彩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是關圣的最后一戰,因此還帶有濃重的悲情色彩。我認為襄樊之戰沒有得到足夠的評價重視——

33.水淹七軍

孔明將荊州交給關羽時讓他“北拒曹操,東和孫權”。但關羽根本看不上孫權,孫權想與關羽結親,卻被關羽罵“虎女安肯嫁犬子”。司馬懿為曹操獻計,去說服孫權共取荊州。孫權答復“吳魏本無仇,皆因劉備生釁,破劉以后共分疆土”。孔明為關羽謀劃,先攻破曹仁的襄陽、樊城(今襄陽市樊城區,在襄陽城漢江對岸),魏吳同盟就瓦解了。關羽帶兵攻下襄陽,魏軍退守樊城。曹操派于禁、龐德帶領七支重兵前去救援。被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曹仁打算棄城逃跑,滿寵勸說:“如果樊城丟失了,黃河以南就都沒了”,遂決定死守。曹操也被關羽嚇到,打算遷都以避其鋒。司馬懿又獻策:“關羽得志,孫權不喜。說以利害,令孫權起兵”。孫權這邊呂蒙也獻計,關羽大軍圍樊城,可以趁機襲取荊州。魏、吳兩國唯一的聯合作戰就要上演——

34.刮骨療傷、35.白衣渡江

曹操派徐晃帶領五萬精兵再救樊城,呂蒙詐病換陸遜為陸口都督。同一時刻,神醫華佗為武圣關羽刮骨療傷,為關帝的人生巔峰又加上一項神跡。

陸遜此時名氣不大,修書給關羽,滿篇謙卑崇敬。關羽當陸遜不足為慮,將大半兵馬又調往樊城。呂蒙率軍扮作商人不穿甲胄,將船停靠在沿江烽火臺。到了晚上把烽火臺守兵全都捉住,使得烽火不起,一路沿江奪取了江陵。公安守將糜芳、傅士仁投降。呂蒙襲取南郡之前向曹操寫信告知計劃,并囑咐不要泄露。而曹操這邊故意泄露給關羽,讓他去對付呂蒙,也就解圍了樊城。

36.敗走麥城

徐晃長驅直入(注:成語來自于此),關羽不能取勝,將士又聽聞荊州已失,軍心驚慌。呂蒙到荊州后對關羽軍家眷極其恩恤,并將書信傳送前線,各將欣喜皆無戰心。關羽與吳軍交戰,將士多有逃回荊州,部從只剩三百余人。上庸郡(今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的蜀將劉封、孟達不救。關公、關平只得敗走麥城(屬今當陽市),父子突圍被擒,不愿投降,被孫權斬首。

關羽對東吳尤其是陸遜過于大意,失掉荊州。孫權終于如愿獲得荊州,慶功宴上大贊呂蒙,為他倒酒。呂蒙接過正要喝,卻被關公附體索命。

史實出入:《三國演義》里的樊城之戰基本都是真的。關羽一人對抗魏國曹仁、于禁、龐德、徐晃、司馬懿,吳國呂蒙、陸遜、韓當、蔣欽、周泰、徐盛、丁奉等諸多名士名將。甚至還要包括蜀國的傅士仁、糜芳、劉封、孟達。幾乎以一己之力對抗世界,雖然戰敗,也不失為神將也。小說中的顯圣附體,就太過神話了。但東吳殺害關羽后,呂蒙確實沒活過一年。另一近于神話的刮骨療傷,令人難以置信竟然是真的,但主治醫師不是華佗。

關二爺是中國人心中的神,但他各方面太完美,多少就會看不上周圍的人,也不會主動去“東和孫權”,又身處荊州這個是非之地。吳魏兩國合謀害關羽恐怕也不是偶然。“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兩國相攻己國不救的孤獨,是他做神的代價。

37.夷陵之戰

關羽攻下襄陽,正是蜀國疆域和兵威最盛之時,卻被孫權奪了荊州害了關羽。其后范疆、張達又殺死張飛投奔東吳。劉關張三兄弟有桃園之誓,劉備挾漢中獲勝的兵威,起傾國之兵不但要奪回荊州,還要滅亡東吳。東吳提出送還孫夫人,并交還荊州,劉備不許。大軍七十五萬一直開到宜都(今宜昌市一帶)才遇到吳軍抵抗。蜀軍一路戰勝,關羽仇人潘璋、馬忠、糜芳、傅士仁皆被殺死。吳國又送來范疆、張達,再次提出講和,劉備再次不許。孫權沒有太好的辦法,拜年輕的書生陸遜為都督抵抗劉備。

劉備在猇亭(屬今宜昌市),前后設四十營寨,接連七百里。因天氣炎熱屯于林木茂盛之處。陸遜以火燒連營大獲全勝。吳軍趁大火掩殺,劉備僅帶百余人退回白帝城(今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陸遜追至魚腹浦(屬今奉節縣)八陣圖。(注:白帝城和八陣圖所在地都不屬于荊州)。陸遜在八陣圖中迷路,幸得孔明岳父黃承彥引出,又擔心曹丕乘虛襲擊荊州,就班師返回。魏國趁蜀吳交戰,果然進攻南郡,陸遜、諸葛瑾伏兵殺敗魏軍。

史實出入:蜀國滅亡時的總人口只有100萬出頭,劉備不可能有75萬的大軍。正史記載大約四、五萬,這可能也超過蜀國當時總兵力的一半。演義中的夷陵之戰也是大的事件屬實,一些細節有加工:如東吳情愿歸還荊州,黃忠、甘寧戰死等。此戰之后蜀軍停止了攻克漢中、襄陽的強勢,疆域基本固定,再也沒有進入荊州。

38.克日擒孟達

夷陵戰后,蜀吳再度講和,直到三國結束兩國再也沒有交戰過。蜀魏主戰場則在今陜西、甘肅一帶,與荊州無關。諸葛亮屯兵漢中,主要從這里北伐魏國。

樊城之戰孟達不救關羽,投降了曹魏,被任命為魏國新城(今湖北省十堰市房縣一帶)太守。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孟達寫信諸葛亮打算率領三城回歸蜀國。諸葛亮回信讓孟達堤防司馬懿,孟達不以為然。他認為司馬懿此時在荊州南陽郡宛城閑住,他官復原職需要先反方向回洛陽表奏,再從洛陽來新城,往來需要一個月。誰知司馬懿先斬后奏,接到上任通知后八日就到了新城。此外孟達起事三城中的另外兩城都是詐許,與司馬懿合軍殺死孟達。

39.羊陸之交

蜀魏交戰之時,吳王孫權在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即皇帝位。此時的荊州,襄陽及以北歸魏國,其余大部都歸吳國,由陸遜鎮守。吳魏兩國在荊州互有攻守,但沒有影響全局的大戰。兩國主戰場也不在荊州,而在今安徽合肥一帶。這一時期荊州相對較為沉寂。魏國滅蜀,晉朝代魏,都沒荊州什么事。

陸遜死后,他的兒子陸抗為都督,晉國派羊祜在襄陽守衛。在陸抗指揮的西陵(屬今宜昌市)之戰中,羊祜救援不及,吳國獲勝。羊祜認為陸抗足智多謀,只自守襄陽而已。一日羊祜在荊州郊外打獵,正好遇上陸抗也在打獵,雙方各不過境。羊祜將吳國先射中的獵物送給陸抗,陸抗回贈美酒。羊祜部下擔心酒中有毒,羊祜說:“陸抗不是下毒的人”。后來陸抗生病,羊祜派人送藥,吳將同樣懷疑有毒,陸抗說:“豈有鴆人羊叔子?”二人常相往來,各保疆界。

40.三分歸一

羊祜死前,推薦杜預取代自己。吳國陸抗也死了。吳主孫皓荒淫兇逆,晉主司馬炎起多路水陸大軍伐吳。杜預先取江陵,后下武昌,勢如破竹(注:成語來自于此)。另一路益州刺史王濬,帶樓船從益州順江而下。吳國用鐵索鎖江,被王濬燒斷。晉軍所到,無不獲勝,荊州丟失,吳人望旗而降。王濬水陸并進,一路到建業(今南京市)都沒有多少抵抗,孫皓投降。三國時代終焉。

整個三國時期,荊州大小戰亂無數,統計在荊州戰死或被擒的名將名士就有——

孫堅、張濟、典韋、曹昂、凌操、黃祖、龐德、于禁(被擒)、關羽(被擒)、關平(被擒)、馬良(僅正史)、黃忠(僅演義,正史并未戰死荊州)、 甘寧(僅演義)、沙摩柯、朱然(僅演義)、孟達、徐晃(僅演義)。

最后借用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片尾片頭歌曲,來結束三國荊州懷古的感慨吧——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荊州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從這五點可以看出,關羽之死與荊州之失,諸葛亮要負很大責任
非池中之物是什么意思?
從戰略觀點看三國時代
三國四大謀臣之死, 誰對格局影響最大? 不是周瑜也不是郭嘉和法正
赤壁之戰時劉備到底在干什么?區區3萬部隊就打敗了23萬大軍!
《大漢王朝》之四十六:荊州得失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沅陵县| 南充市| 德兴市| 阳东县| 阿坝县| 阿城市| 中宁县| 眉山市| 黔西| 随州市| 南和县| 青龙| 广丰县| 筠连县| 文水县| 濮阳县| 商洛市| 格尔木市| 闽清县| 涪陵区| 富蕴县| 温州市| 博爱县| 虞城县| 云龙县| 收藏| 金湖县| 襄城县| 威海市| 台山市| 边坝县| 丹棱县| 望城县| 田阳县| 兴文县| 徐闻县| 阳西县| 吉安市| 南城县| 清水河县| 温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