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據是漢武帝劉徹的太子,而是是皇后衛子夫的兒子,屬于標準的嫡子。劉徹對這個兒子也是非常疼愛的,但是在漢武帝的晚年,劉徹受人蠱惑,對兒子劉據產生了懷疑。逼得劉據發動了政變,在政變失敗以后,太子劉據被迫自殺。如果太子劉據沒有自殺,那在漢武帝去世之后,漢朝很有可能開始新一輪的休養生息。劉據自殺以后,漢武帝非常后悔,特意建造了一座露臺,追思自己這個兒子。漢武帝去世之后,年幼的漢昭帝繼位,大將軍霍光輔政。
隋煬帝楊廣的故事,大家肯定都清楚。起初,隋文帝的太子并不是楊廣,而是老大楊勇。楊勇這個人也有一些毛病,但總體來說是合格的。但弟弟楊廣利用了種種手段,最終被冊封為太子。楊廣上臺以后,三次進攻高句麗,又開通大運河。搞得天下民怨沸騰,以至于出現了各種起義軍。如果當年是太子楊勇繼位,雖說隋朝可能沒有大運河,但估計不會滅亡。如果隋朝沒有滅亡,那也就沒有老表李淵什么事情了。
玄武門之變是非常著名的,秦王李世民殺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李世民成為皇帝以后,自然是對哥哥李建成百般抹黑。其實,太子李建成根本沒有那么不堪。從能力上來說,李建成自然比不過李世民。但李建成也不是廢物,在唐朝建立的過程中,李建成也有自己獨特的作用。如果當年是李建成繼位,唐朝可能會向另一種角度發展。李世民發動政變之后,還霸占了自己的弟妹。
元朝一共統治了90年時間。其中忽必烈統治了30年,元順帝統治了30年。中間的30年,一口氣換了10個皇帝。其實,元朝有一個人物繞不開,那就是真金太子。真金太子是忽必烈的兒子,而且非常喜歡儒家文化。是當時漢臣們的代表人物。如果真金太子沒有英年早逝,那元朝很有可能越來越文氣。當年的遼國、金國,初期都是不可一世。但是到了后期都是文縐縐的(遼國甚至說自己不讓于中華),同化越來越嚴重。
在明朝歷史中,有一個人死的非常遺憾,那就是太子朱標。朱標是朱元璋的長子,也是太子。朱元璋非常疼愛這個兒子,剛剛登基就冊封朱標為太子。公元1392年,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當時為了給孫子朱允炆掃清障礙,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大屠殺。最后將有能力的官員殺得干干凈凈,以至于朱棣造反以后,根本沒有多少阻礙。如果當年朱標沒有英年早逝,那朱元璋也沒有必要大殺功臣。估計朱棣會老老實實做王爺,他沒有造反的實力。
康熙晚期九王奪嫡的故事盡人皆知,在電視劇中,太子胤礽是因為勾引后妃,事情暴露以后想發動兵變,這才被康熙皇帝罷黜的。但在真實的歷史中,胤礽是因為侵蝕屬于康熙的權力,才最終遭到了康熙的反擊。康熙皇帝的權力控制欲非常重,即使是自己的兒子也不行。太子胤礽和老八胤祀都是犯了這方面的錯誤,以至于遭到父親康熙的猜忌和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