穎考叔
穎考叔(?—前712):春秋初期鄭國人。處為穎谷(今河南登封西)的封人(掌管封疆的官吏)。鄭莊公二十三年(公元前722年),莊公因其弟共叔段叛亂得到其母的支持,立誓與其母“不及黃泉無相見”。穎考叔提出“掘地及黃泉、遂而相見”的辦法,使其恢復母子關系。《左傳·隱公元年》君子曰:“穎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鄭莊公三十二年(公元前723年),鄭伐許,出發時,穎考叔與公孫閼爭車生隙;作戰中,持旗先登城,被公孫閼從城下射死。
莊公感念考叔的忠勇,將其靈柩運回生前封地,給予厚葬,并立廟壇常年祭祀。穎考叔墓祠在今河南襄城縣潁橋鎮。河南省長葛市董村鎮有鄭莊公掘地見母處、穎考叔廟等古跡。
長葛穎考叔廟聯曰:
慨倫常今世猶乖,關心誰肯率真,委屈全人母子;
想風氣古時尚厚,入耳即能遷善,明良羨爾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