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普奧戰爭再次偷雞成功之后,意大利王國剩下的最大一塊缺口,就是教皇國占領的羅馬附近地區了,現在駐扎著法國兵。這塊地盤雖然只占當初教皇國的三分之一,但羅馬卻是意大利首都啊,首都都沒有收復,這滋味怪怪的。
再說教皇庇護九世,當年也是和維托里他爹并列的意大利開明領袖人物,可現在老而不死謂之賊,因為目睹歷次運動中教權受到民眾沖擊,生怕自己的權力淪喪,轉而變得昏庸反動,甚至認為各國政府的“宗教中立”“出版自由”“主權在民”這些原則都是褻瀆神明的。他還經常頒發一些荒謬的言論,連他的后臺老板拿破侖三世都看不下去了。
加里波第不甘寂寞,又積極策劃武力收復教皇國。但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一再威脅意大利,你們要敢叫這老家伙胡來,我就不客氣了。維托里國王只得又把加里波第逮捕起來。
這次加里波第設法逃了出來,居然真糾集了一隊人馬,往教皇國沖過去。在羅馬,加里波第的軍隊4000人與教皇國、法國聯軍6000多人交鋒。由于法軍裝備了新式步槍,加里波第的隊伍抵擋不住,加里波第再次被俘。為了這事兒,法國和意大利關系驟然緊張起來。
不得不說,在1860年代前后這段時間,意大利的運氣真是不錯。1870年7月,為了爭奪德意志南部的幾個邦國,普魯士和法國又大打出手,這就是普法戰爭。拿破侖三世召回了教皇國的法軍,還向意大利求助。
維托里國王有點想幫忙,好歹拿破侖三世還是給意大利幫過許多忙的。意大利首相說,您傻啊,就普魯士軍隊那戰斗力,連奧地利都被打得大敗,咱這仨瓜倆棗的,夠人家折騰么?趕緊的,趁這機會,把羅馬收回來!
果然,法軍一路吃敗仗,到9月2日,拿破侖三世連同10萬法軍在色當向普魯士投降,法國敗局已定。
(拿破侖三世在色當被俘)
意大利國王維托里大喜,趕緊準備收復羅馬。他先送了一封信給教皇說:老人家,您的靠山已經當俘虜了,羅馬還是還給咱吧。要不咱相互留點面子,就說意大利軍隊來“保護教皇”,和平占領羅馬,您看如何?咱們還可以把羅馬的西半部留給您,讓您建立一個獨立國家。
教皇庇護九世大罵:“小子一邊玩去,想把老夫當猴耍?老夫是羅馬教皇,天主教世界之主,圣彼得的傳人,上帝的代言人,豈能和你討價還價!”他命令教皇國士兵:老夫不要你們去玩命,但你們必須進行象征性的抵抗,一定要讓全世界知道,羅馬是被意大利軍隊用戰爭占領的,而不是和平投降的!
維托里冷笑一聲,給臉不要臉,那就沒辦法了。他在9月10日向教皇國宣戰,派出6萬大軍進逼羅馬。加里波第的志愿軍也急速向羅馬進發。
9月20日,意大利軍隊炮轟3個小時,在羅馬城墻上打開一個洞,然后進入羅馬城。經過象征性的抵抗后,教皇國滅亡了。
(意大利軍隊攻陷羅馬)
值得一提的是,在戰斗中竟然有多達49個意大利士兵和19個教皇國士兵陣亡。這個數字已經比二戰時德國滅亡丹麥的陣亡者人數多了,尤其對于實力絕對劣勢的教皇軍來說,象征性的抵抗就能斃敵49人,簡直稱得上戰果輝煌了。
攻陷羅馬之后,意大利王國正式遷都羅馬。教廷在羅馬城內外及意大利各地的地產、宮殿、莊園都被沒收,教皇的奎里納爾宮也成為意大利王宮。此后意大利政府頒布了《教皇地位保障法》,保證教皇擁有君主地位,高額俸祿,神權不受政府干涉,這樣安撫天主教列強。
但是78歲的庇護九世對此毫不領情。為了表示抗議,退至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城堡,關起門來閉著眼宣布“羅馬還是我的,羅馬還是我的”。
加里波第看不過去,對維托里說,讓老夫帶一隊兵直接沖進梵蒂岡,滅了這廝吧。維托里趕緊制止,老兄您別給我惹麻煩了,就讓教皇自個在里面說夢話吧,咱得有點胸襟么。
后來,維托里和庇護九世這一對歡喜冤家,就這么一個在羅馬,一個在梵蒂岡對瞪了好幾年,最后在1878年初雙雙撒手人寰。
(庇護九世葬禮)
從這時候起,教廷和意大利王國一直敵對。直到1929年,才在墨索里尼的主持下,教廷與意大利王國簽署拉特蘭條約。教廷承認意大利的統一,承認羅馬為意大利首都,意大利王國承認教皇在梵蒂岡城堡內至高無上的權威和世俗統治權力,梵蒂岡成為獨立國家。所以,教皇國實質上在1870年滅亡,但名義上又延續了59年。
至此,意大利基本完成統一。少數瑕疵的是西邊的尼斯和薩沃伊割讓給了法國,北邊的特倫迪諾和威尼斯朱利亞被奧地利占據。
意大利統一過程中,“借力打力”“趁虛而入”的模式隨處可見,正是靠這種技巧,軍事力量相對列強始終薄弱的撒丁王國,才能最終摘取這個歷史功勛。
英雄加里波第的余生
意大利統一后,開始旁觀普法戰爭。當時左派政客支持普魯士,右派政客支持法國。人們普遍認為,加里波第是激進派,又曾和法軍大打出手,應該支持普魯士,說不定還會趁機收復尼斯、薩沃伊。但這次63歲的加里波第卻決定支持法國。他認為,現在拿破侖三世已經垮臺,應該援助新興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抵抗普魯士的侵略。他率領8000志愿軍殺奔法國南部,與精銳的普魯士軍展開激戰,在第戎多次重創普軍,并奪得普軍軍旗——這也是整個普法戰爭中普魯士丟失的唯一一面軍旗。此后加里波第隱居卡普雷拉島,出版小說《千人軍》。他對金錢毫不在意,也拒絕政府提供的高額退休金。到了晚年經濟拮據,不得不出賣自己的勛章時,他才接受了政府的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