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曰:"陽卦多陰,陰卦多陽。"君子雖多,小人用事,其象為陰;小人雖多,君子用事,其象為陽。
宋初,五星聚奎,占者以為人才眾多之兆。然終宋之世,賢哲不乏,奸邪亦多。方其盛時,君子秉政,小人聽命,為患亦鮮。及其衰也,小人得志,逞其狡謀,壅閼上聽,變易國是,賊虐忠直,屏棄善良,君子在野,無救禍亂。有國家者,正邪之辨,可不慎乎!作《奸臣傳》。 ——《宋史·奸臣傳》
奸臣源于《辭源》指:“不忠之臣,舊時多指結黨營私的官僚?!?/p>
中國自古多奸臣,尤宋朝最多,一部《宋史》前后兩宋共記載了奸臣15人。
兩宋之間被列為“奸臣”名數之多,十惡不赦最終刻于史冊,《水滸傳》有載宋朝四大奸臣(蔡京、高俅、童貫、楊戩),亦有宋徽宗時期“北宋六賊”之屬(蔡京、王黼、童貫、梁師成、朱勔、李彥);
那么既為四大奸臣又位于六賊的蔡京、童貫何許人也?聽我一一道來。
(一)升遷路兩面三刀
蔡京是化仙游人,在登熙寧三年(1070年)高中進士第,因此被調任為錢塘尉、舒州推官,累遷為起居郎。蔡京有個弟弟叫蔡卞,王安石上臺后看中了蔡卞,收做了女婿,這蔡卞連著就連升三級成了中書舍人。弟弟升了當然要拉哥哥一把,蔡京出史大遼應對得體,回來成了中書舍人。短短數年,蔡京由地方政府官員變成朝中大臣,受到宋神宗和王安石的重用,恰逢王安石推行變法。因此蔡京成了“王安石變法”的堅決擁護者和得力干將。
但是王安石變法一直遭到了眾多反對,隨著宋神宗死后,子哲宗繼位,高太后臨朝聽政。1086年,司馬光出任宰相,盡復舊人舊法,對新人新法一概排除,蔡京這個王安石變法的得力干將,便成了被打擊的主要對象。
從1070年到1086年這段時期,蔡京政治生涯總是跟隨著“王安石變法”的廢棄和興復起宕。
元佑元年(1086),司馬光任宰相,下令廢罷王安石推行的新法。雖然蔡京很合適宜地跟隨政府指令,按照限令于五日內在開封府所屬各縣全部改募役為差役,受到司馬光的稱贊。蔡京辦事雷厲風行,連保守派首領司馬光也不得不折服,當面稱贊,但在反對派面前,這個興化之子卻無立錐之地,終被逐出京城,日子一天不如一天,但是司馬光喜歡他,因此蔡京調到地方為知成德軍,改知瀛州,調到成都。諫官范祖禹論說蔡京不可用,于是改為江、淮、荊、浙發運使,又改知揚州。經過在鄆州、永興軍任官后,升為龍圖閣直學士,再知成都。
直到元佑八年(1093年),哲宗親政,重新使用之前的變法者,任命章淳為相。不久,蔡京回都城,任戶部尚書?!吨乜d化府志》說:
“章淳復變役法,置司講議,久不決?!?/p>
蔡京見狀,主動上前積極配合,幫章淳解決問題。“
京謂淳曰:'取熙寧成法施行之,爾何以講為?“
然之,雇役遂定,差雇兩法。這一記載說明,蔡京對王安石十分敬仰,對他的新法很有研究,十年間,蔡京再蒞其事推行王安石變法,易如反掌。
此時便可以看出蔡京確實是個隨波之人。
因為章淳、蔡卞得政,力排元祐黨人,引恕自助,召刑恕為刑部侍郎,邢恕是個頗不知好歹的家伙,一下爬上來又反誣宣仁太后當年有廢哲宗之謀,并引用司馬光所說的北齊婁后宣政故事以作佐證。還讓蔡懋上疏彈劾文及甫和擬隱辭,歷抵梁濤、劉摯曾陰圖不軌。又給司馬光、呂公著加了一大堆罪名?!拔募案υ┌浮币怀?,根據《宋史·奸臣傳》記載:
“文及甫獄起,命京窮治,京捕內侍張士良,令述陳衍事狀,即以大逆不道論誅,并劉摯、梁燾劾之。衍死,二人亦貶死,皆錮其子孫。王巖叟、范祖禹、劉安世復遠竄。京覬執政,曾布知樞密院,忌之,密言卞備位承轄,京不可以同升,但進承旨。“
章淳命蔡京在同文館設獄,組織萬端,詳察此事。蔡京領命先是逮捕內侍張士良,命他講出陳衍事狀,以大逆不道罪處理陳衍,劉摯、梁燾也一起受到彈劾。隨后陳衍被誅殺,劉摯、梁燾也遭貶死,他們的子孫都被禁錮。其余有關聯的官員也遭到了流放,結果鬧了個大烏龍,經過徹查這次冤案,絕屬子虛烏有。蔡京作為執行者,因此遭到了彈劾,說他覬覦執政的位置,同時彈劾者暗地對皇帝說蔡卞已備位樞府,蔡京不能同時升入,只進宮為承旨即可。
1100年,宋徽宗趙佶即位,蔡京被罷官為端明、龍圖兩學士,知太原,皇太后命徽宗留蔡京完成修史工作。
過了幾個月,諫官陳馞又彈劾他與內侍交結,陳馞獲罪被斥退,蔡京也被貶去出知江寧,蔡京很不滿,拖延著不去赴任。御史陳次升、龔夫、陳師錫相繼議論他的罪惡,這次蔡京被奪去官職,讓他提舉洞霄宮,居住在杭州。
宋徽宗(二)為歸政巧借天賦
這段時期是他比較消沉的政途,可是蔡京不是一個安守本分,閑居的主兒。
本身蔡京的藝術天賦極高,素有才子之稱,在書法、詩詞、散文等各個藝術領域均有輝煌表現。恰逢童貫奉徽宗之命,以供奉官的身份到三吳訪求名家書畫、各種奇巧之物,在杭州住了幾個月。
蔡京見著機會來了,極力巴結他,日夜陪伴他,凡是蔡京畫的屏幛、扇帶等物,童貫每天都送到宮中,并附上自己的評論,于是皇上開始留意蔡京。同時蔡京又讓太學博士范致虛在朝廷內傳播自己志向遠大的美名,范致虛一向又與左街道錄徐知常友好,常常講出他平日意向,說如果讓蔡京為相,一定會能有作為。不久,嬪妃、宦官也一起稱贊蔡京,等到范致虛升為右正言,起用蔡京為定州知州,蔡京種種手段讓自己得到了回歸朝野的機會。
同時,哲宗時期的變法因新舊黨爭反復不已,沒有取得明顯成效。宋徽宗即位后,有意修熙豐政事,蔡京知道后,做了《愛莫助之圖》獻給宋徽宗,宋徽宗大喜,決定重用蔡京。等到韓忠彥被罷相,蔡京為尚書左丞,不久,蔡京取代曾布為右仆射(次相)。詔命傳下那天,宋徽宗在延和殿召見他,賜坐,對他說:
“神宗創法立制,先帝繼承,兩遭變更,國家大計還未確定。朕想繼承父兄的遺志,卿有何指教?”
蔡京叩頭謝恩,表示愿效死力。
崇寧二年(1103年)二月,遷任左仆射。
(三)初為相胡作非為
蔡京由放逐大臣被重新起用,一旦得志,天下人拭目以待,希望他能有所作為,而蔡京為相,正如范致虛所言,果真“大有作為”。常常暗暗假托“紹述”的名義,掌握大權,鉗制天子,用條例司故事,如:
政體上:在尚書省設講議司,自任提舉,用他的黨羽吳居厚、王漢之等十余人為僚屬。重要的國事,如宗室、冗官、國用、商旅、鹽澤、賦調、尹牧,每事由三人負責。所有決策,都出自講議司。
選官上:采用馮澥、錢譎的建議,又廢元祐皇后,罷去科舉法,令州縣都仿照太學三舍法考試選官,在汴京城南建辟雍,為太學的外學,用以安置各地學者。
經濟上:在天下推行方田法,國家對江、淮七路茶實行專賣,導致鹽鈔法被全部改變,凡是舊鹽鈔都不使用,富商大賈曾擁有數十萬緡,一朝化為烏有,成為乞丐,更有甚者竟赴水或吊死?;礀|提點刑獄章縡見此情景對他們十分同情,于是上書說改鹽鈔法坑害百姓,蔡京大怒,免他的官;并鑄當十大錢,陷害章縡所有的兄弟。御史沈畸等因辦案不合蔡京意,有六人被捕或削官。陳馞之子陳正匯因上書觸犯蔡京被處黥刑并流放到海島。
隨著地位的提高,蔡京更加貪婪,他已領仆射的俸祿,又首創司空寄祿錢,像粟、豆、柴草及侍從口糧都照舊賞賜給他,當時都是折支,給他的都是實物,蔡京只是用熟狀上奏施行,宋徽宗沉迷于藝術的世界無法自拔,對于蔡京的所作所為并不知道。
但是崇寧五年(1106年)正月,西方出現彗星,尾巴很長。宋徽宗因言者指責蔡京當權,禍亂朝綱,于是,凡是蔡京建置的事物都罷去。蔡京也被罷免為開府儀同三司、中太一宮使。
(四)再為相不思悔改
蔡京被免相后,他故技重施,安排其黨羽暗中在宋徽宗面前推舉他,于是到了大觀元年(1107年),又拜他為左仆射。因南丹納土,他一躍而為太尉,接受八寶,拜為太師。
但是蔡京為人狡詐,再回朝政時仍舊不思悔改,戕害忠良。太學生陳朝老上疏追究蔡京十四大罪狀,即:
瀆上帝,罔君父,結奧援,輕爵祿,廣費用,變法度,妄制作,喜導諛,鉗臺諫,熾親黨,長奔兢,崇釋老,窮土木,矜遠略。
請求把他流放到遠方,以御魑魅。陳朝老書一出現,士人爭相抄寫,作為實錄。
同時還有御史張克公議論蔡京輔政八年,權震海內,輕易賞賜以蠹國用,憑借爵祿以市私恩,役使工匠修繕舍第,動用漕船運送花石。名為祝圣而修塔,使臨平山壯美;借口灌田而決水,以符合“興化”的預言。法名“退送”,門號“朝京”。方田法騷擾安居樂業的百姓,牢獄中有很多流放的犯人。不軌不忠,共數十事。
樹大招風,大觀三年(1109年),臺諫官相繼彈劾他,于是辭官退休,仍負責修《哲宗實錄》,改封楚國公,每月一日、十五日朝拜皇上。
先前,御史中丞石公弼、侍御史毛注多次彈劾蔡京,徽宗沒允奏,這時,朝廷內外皆憤恨,為堵住眾官悠悠之口,徽宗不得不貶蔡京為太子少保,到杭州去居住。
(五)三為相為子“周張”
政和二年(1112年),這一年蔡京65歲了。徽宗再次把蔡京召回京師,仍為宰相,改封魯國公。命其三天去一次都堂辦理政事。蔡京離朝時,中外學官很多以時政為題考試的,看著蔡京重新為相,提舉淮西學士蘇木或想向上爬,獻議請搜取五年來的考試題,進行詢問比較,以觀向背,因此有三十多人因此獲罪。
原來宋制規定,凡詔令都由中書門下議定,然后令學士草擬。熙寧間,宋徽宗降手詔不由中書門下共議之事,是因為有大臣暗中所為。到蔡京時又怕言者非議自己,故而做御筆秘密進上、請徽宗親自批示頒布,稱為御筆手詔,違者以違制論罪。事無巨細,都借以推行,甚至有不像皇帝手書的,群僚都不敢說。
除外,蔡京常對宋徽宗說,現今國家錢幣多達五千萬緡,和足以廣樂,富足以備禮,于是鑄九鼎,建明堂,修方澤,立道觀,做《大晟樂》,制定命寶。
于是任用孟昌齡為都水使者,開鑿大丕三山,建天成、圣功二橋,大興土木徭役,服役者不下四十萬。兩河人民,愁困不聊生,而蔡京竟以稷、契、周公、召公自居。又想擴大宮室規模以求恩寵,召童貫等五人,暗示說宮中狹窄簡陋。童貫等都聽命于他,他們各顯神通,爭相以堂皇奢侈為得意,而延福宮、景龍江的修建,使徽宗等更奢靡,修了更加華麗的艮岳。
蔡京的兒子們更是位居高官厚祿,連蔡京家的仆役都有做大官的,陪嫁的婢女都有封為夫人的。這樣的胡作非為逐漸讓輿論再次掀起大浪。蔡京面臨著第二次被罷。
宣和二年(1120年),宋徽宗令他辭官退休,這一年,蔡京73歲。
(六)四為相“保子失寵”
宣和六年(1124年),憑借朱勔(mian,三聲;北宋六賊之一,當時宋徽宗垂意于奇花異石,朱勔奉迎上意,搜求浙中珍奇花石進獻,并逐年增加,以獲高位。)的勢力,75歲的蔡京再度為相。
蔡京到此四次掌權,老眼昏花不能辦事,政事都由他的小兒子處理。凡是蔡京所批,都是蔡眥(zi,四聲)所做,并替蔡京上奏。蔡眥每次上朝,侍從以下都拱手相迎,低聲耳語,堂吏數十人,懷抱案卷跟在后面,于是他恣意為奸,竊弄威權,立即用他的妻兄韓木呂為戶部侍郎。他們一起密謀,挑撥是非,陷害和驅逐朝士,建宣和庫式貢司,各地的金帛及庫藏,都被搜刮來充實它,作為天子的私財。
相白時中、李邦彥只奉行文書而已,不久,蔡眥不能勝任其職,他的哥哥蔡攸也揭發他們,宋徽宗大怒,想流放他們,蔡京極力請求免他的罪,宋徽宗只令停他的俸養,但把韓木呂貶到黃州。不久,革去蔡眥侍讀,毀掉賜出身的詔令。當時白時中等上書請罷蔡眥以動搖蔡京的地位,蔡京毫無退意。
宋徽宗讓童貫去蔡京那兒,令他上章辭官,童貫到后,蔡京哭著說:“皇上為何不容京幾年?一定是有人進了讒言。”
童貫說:“不知道?!?/p>
蔡京不得已,把辭職的章奏交給童貫,宋徽宗命詞臣代他做辭職三表,于是,宋徽宗降詔同意。蔡京也辭職。
直到靖康元年(1126年),因金軍南下,宋徽宗禪位給宋欽宗,邊事日緊,蔡京舉家南下,逃避戰亂,走到潭州逝世,終年八十歲。
《宋史》曰:
“京天資兇譎,舞智御人,在人主前,顓狙伺為固位計,始終一說,謂當越拘攣之俗,竭四海九州之力以自奉。帝亦知其奸,屢罷屢起,且擇與京不合者執政以柅之。京每聞將退免,輒入見祈哀,蒲伏扣頭,無復廉恥?!?/p>
后世之于蔡京評價,無一例外全是貶低之詞,北宋的滅亡負起主要責任的一是宋徽宗的昏庸,另一則是蔡京當權之危害,最終導致國家禍亂,縱雖貶死在道路上,天下人仍以沒處死他為恨。
作者:三步一叩首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801f5a7cb5cb
來源:簡書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