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就與北方游牧民族斗的你死我活,從東胡、林胡到匈奴、突厥、鮮卑、契丹等。北方草原一直有對手存在,古代中國的對外戰爭就是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的斗爭。其中一個從戰國開始,與中國斗爭了500多年,他就是匈奴。
匈奴與中國最早的交戰在戰國末年,趙國開發了北方五郡,直接與匈奴面對面。趙國盡管在長平之戰、邯鄲之戰中損失巨大,但靠李牧杰出的軍事指揮,一戰滅掉了10多萬匈奴騎兵。匈奴自此元氣大傷,缺席了秦末大亂斗和楚漢戰爭。。
漢朝建立后,冒頓單于統一匈奴,他與韓王信聯合入侵太原,劉邦被迫御駕親征。起初勝利頗多,但劉邦驕傲輕敵、孤軍深入,被匈奴圍在白登山七天七夜。由于韓王信雪天迷路,未能如約會師,冒頓單于擔心他反復無常與漢軍勾結,最終解圍而去。劉邦年老不愿再戰,選擇了與匈奴和親。
漢武帝劉徹即位后以和親為恥,他派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改防御為主動進攻,收河套地區,奪取河西走廊,封狼居胥,解除了漢初70多年的邊患。在漢朝的持續打擊下,匈奴分裂為北匈奴和南匈奴。北匈奴繼續往漠北以北遷徙,南匈奴向漢朝稱臣,安置在河套地區。
東漢時期,匈奴一度控制西域,在班超的帶領下,竇固、竇憲等都曾擊敗北匈奴,西域重歸漢朝。曹操在位時將南匈奴分為五部,匈奴與鮮卑等一些部落依附中原王朝而居,他們暫時沒有實力興風作浪,似乎在等一個最佳時機。
西晉末年八王之亂,中原地區大亂,匈奴主劉淵趁勢起兵南下,揭開了五胡亂華的序幕。他自稱漢高祖后裔,打出漢王的旗號進攻西晉,建立漢國。劉淵的兒子劉聰在位期間攻占了長安和洛陽,殺害了晉懷帝和晉愍帝,西晉王朝滅亡。
不過匈奴入主中原也未能建立長久的統治,劉淵部將石勒建立后趙,取代了前趙(漢國)。匈奴與中原王朝相愛相殺了500多年,北匈奴進入中亞和歐洲,南匈奴與鮮卑通婚稱為鐵弗部,從此匈奴基本退出了歷史舞臺。匈奴的故地又迎來了更多的主人,鮮卑、突厥、契丹、蒙古等取代了匈奴的地位,繼續與中原王朝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