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陽之戰。好激動,終于說到昆陽之戰了。
前些時候一直有讀友留言讓我講昆陽之戰這場經典的以少勝多戰例,今天,小玄我就來揭秘昆陽之戰,帶大家走進漢光武帝劉秀不為人知的傳奇事跡。
到了劉秀這一代已經家道中落,變成一介平民。此時漢朝外戚王莽篡位,建立新朝,但是由于施政不當,搞得天下風起云涌,起義軍撒一地。
劉秀的哥哥劉縯平時喜歡結交俠士,此時也以興復漢室為名拉起了起義軍,哥哥創業,于是劉秀也跟隨作戰。
劉秀
后來劉秀經過一系列的征伐,顛覆了新朝,重新恢復了漢朝的統治,成為了東漢的開國國主,史稱漢光武帝,當然,這是后話。
話說,當時起義軍中實力比較強的有一幫山賊匪徒聚集起來的綠林軍,為了更好地對付政府軍,劉秀兄弟與綠林軍組建了聯盟。
當時昆陽守軍不足一萬人,綠林軍被嚇得一個哆嗦,打算逃跑。這時,劉秀一個三寸不爛之舌丟過去,穩住了軍心,并且親帥十余騎出外尋求救兵。
劉秀
這時政府軍主帥王邑像劇本寫的那樣又犯了輕敵的毛病,不分兵攻掠土地,卻聚數十萬大軍把小小的昆陽城圍了十重以上,果然,兵多就是可以為所欲為的。屁,自古驕兵必敗,政府軍一開始便已注定要玩完了。
劉秀跑到大后方召集人馬,終于,糾集了一萬九千步騎精兵,哈哈哈,我劉漢三要回來昆陽啦,呃,好像這么點兵還是不夠人家塞牙縫的啊。
可是,自古以少勝多皆是善用兵形勢,士氣對比也極為重要,劉秀顯然熟習此道,一回到昆陽就瞎編說他哥劉縯已經把新朝的一座城池宛城攻下了,大軍正來增援的路上,反正吹牛不上稅,能利于振奮士氣就是王道。
聽到了這個消息,城中軍燃起了斗志,而政府軍卻一下子黯然了。
昆陽之戰
及至劉秀回到昆陽,政府軍已經因城池久攻不下而疲憊不堪,劉秀一來,照頭就是千余精銳騎兵對政府軍一頓教訓,新軍被反復沖殺之下,開始騷動。
劉秀又讓幾千人馬從側面迂回到敵后沖殺(對,你沒有看錯!又是這招,迂回作戰?。?。
這個時候王邑仍然輕敵,叫大伙不要動,放開劉秀,讓我來。于是打算自持萬余軍隊正面迎戰,不幸發現,他手下菜的不行,馬上戰敗,大司徒王尋陣亡。
真是天佑我大漢,天上適時下起暴雨,新軍紛紛像下餃子一樣掉進河水里,把整條河都塞得不流了。
王莽
昆陽之戰后,王莽的覆滅,基本已成定局。其實,自古以來,以少勝多的戰例里,輸的那一方基本輸于作死,死于輕敵。而贏的那一方基本由于掌握了兵形勢和士氣。
讀友們還知道有哪些經典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可以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哦。圖片均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