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數民族分布地圖,大家都比較常見,本文通過文字、數據與地圖相結合,詳細介紹一下我國的少數民族地理分布,并輔以少數民族服飾圖片。
一、少數民族人口分析
我國有56個民族,除漢族之外的其他55個民族僅占人口總數8.3%,統稱為少數民族。
參考各民族人口數量排序(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排序歸類如下:
1. 十大民族:漢滿蒙回藏+壯維苗彝土
漢滿蒙回藏,這個來源于五色旗,中國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的國旗,代表我國五大民族。
(上圖,民國時期五色旗,自上而下五種顏色代表漢滿蒙回藏五個民族)
五色旗的五大民族,是綜合了人口和地域的考慮。但是,如果按人口規模排序,前五并不是漢滿蒙回藏,如下表,藏族和蒙古族人口只能排到第9第10 ,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是壯族。前十的民族,漢滿蒙回藏+壯維苗彝土,人口規模都在500萬以上。
2. 500萬以下少數民族名單
<1> 100萬級和30萬級的各有9個民族1>
<2> 30萬以下級別的民族有28個,剛好占了一半, 30萬以下的少數民族,是我國政府重點扶持的民族對象。2>
以上是各民族的人口及排序,讓人看的眼花繚亂,地理分布如何?往下慢慢看,按照地域分批介紹,就會印象深刻了。各地域也會按人口規模順序介紹;人口分布廣泛的,以該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區為主來介紹。
按地域分析之前,先了解一下我國的少數民族政策。
二、少數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我國的少數民族自治政策分為三個級別: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我國各地還有很多少數民族的民族鄉和民族村,不屬于自治制度的范圍。
1.自治區5個,等同于省級行政區:
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五個自治區大家多少有些了解,這里不展開介紹。
2.自治州30個,等同于地級行政區,名單如下:
可以看到,云南和青海雖不是省級自治區,但卻是自治州最多的兩個省,
云南8個自治州(地級行政區16個,占了一半),青海6個自治州(地級行政區8個,占了大部分),但云南基本上是各種少數民族自治,而青海都是以藏族自治為主。
3.自治縣120個,等同于縣級行政區,名單不詳細展開,各省市分布數量如下:
通過這個表可以看到,民族自治縣廣泛分布在云南、貴州和廣西,特別是云南多達29個民族自治縣,而且有13個是多民族自治縣。(表中紅色是兩個民族,藍色是三個民族,紫色拉佤布傣是唯一的四民族自治縣: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貴州11個自治縣,有7個是多民族自治縣。廣西12個自治縣,有兩個是多民族自治縣。甘肅也有一個三民族自治縣: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
我國55個少數民族,已經有44個少數民族有自己的民族自治地方,11個人口較少的民族暫無自治地方。
以上分布情況已大概了解,以下按地區開始分析。
三、東北地區,7個民族
清單如下:
1. 滿族,人口1038萬,有多達11個民族自治縣,其中河北4個,遼寧6個,吉林1個。滿族的活動區域主要還是在東北南部區域。
2.朝鮮族,183萬人,主要分布在吉林和朝鮮的邊界地帶,有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長白山朝鮮族自治縣。
3.錫伯族,19萬人,東北是錫伯族的原住區,清朝乾隆年間征調了部分錫伯族西遷至新疆伊犁地區,目前錫伯族70%的人口在東北遼寧,但在新疆伊犁有一個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
4.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這三個民族在呼倫比爾地區都有自治縣(旗),位置如下圖:
三個民族都屬于東北少數民族“索倫部”的后代。達斡爾族是遼契丹人的后裔,目前廣泛分布在呼倫貝爾和東北嫩江流域。
鄂溫克族和鄂倫春族名稱相似,不同點有兩個,一,鄂溫克族人口多,鄂倫春族人口少,二,鄂溫克族已從游牧民族轉型為定居型的畜牧民族,居住草原核心地段,鄂倫春族是森林狩獵民族,目前主要居住在大興安嶺森林里面。
5.赫哲族,我國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東北三江平原和完達山一代。赫哲族先民與唐代的黑水靺鞨有密切的淵源關系。
四、西北地區,13個民族
西北地區少數民族分兩個片區介紹,如下圖,新疆地區+寧夏甘肅青海:
1.新疆地區7個
維族+四個斯坦+俄羅斯族+塔塔爾族。
維吾爾族廣泛分布在天山南部的南疆地區,歷史上稱為“回鶻”。
中亞的五個斯坦,除了土庫曼斯坦,其他四個在新疆都有民族人口居住。俄羅斯人在我國東北也有很多,但若論世居情況,還是以新疆為主。塔塔爾族是歷史上多民族融合而成,也是我國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
名單如下:
2.寧夏甘肅青海地區,6個,黃河流域
以上6個少數民族,除了裕固族,其他5個民族的活動區域都在黃河兩岸。
裕固族,主要集中在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位置在河西走廊的中部地帶。其他5個少數民族在甘肅、青海、寧夏一帶的黃河流域。
東鄉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都生活在西寧和蘭州一帶的青海、甘肅交界地帶。
如下圖,黃河和湟水兩岸的各民族自治縣位置
回族,1058萬人,在寧夏只有240萬回族人口,其他大部分回族人在全國廣泛分布。全國11個回族自治縣,分布在新疆、河北、云南、貴州、甘肅、青海等地。
五、西南地區
西南地區是我國少數民族最集中的地區,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國少數民族人口的60%,有31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這里,以下分片區介紹:
1. 西藏地區,3個民族
藏族,人口628萬,約有300萬人生活在西藏自治區,除西藏外,各省有11個藏族自治州,其中青海有6個藏族自治州約有藏族人口150萬,剩余4個自治州,四川2個,甘肅1個,云南1個。
下圖是藏族的分布范圍,包括西藏和青海大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
門巴族和珞巴族,生活在藏南地區,雅魯藏布江流域。藏南地區有三隅(門隅、珞隅、察隅),分別有三個少數民族(門巴族、珞巴族、僜巴人),如下圖,藏南地區的三隅。
由于藏南地區大部分為印占區。我國少數民族人口統計的是實際管轄人口,其中珞巴族在藏南地區有60多萬人,我國實際管轄不到1萬人。僜巴人也稱為僜人,由于人口太少,我國沒有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統計。
2. 云南地區,16個民族
云南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最復雜的一個省份,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數民族有25個,其中有15個為云南特有。云南少數民族人口2015年統計有1583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1/3。
云南有16個地級行政區,其中8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云南還有29個少數民族自治縣,是民族自治縣最多的省。云南政區圖如下:
云南主要少數民族名單如下表,總共16個,
彝族,源自古代的羌族,廣泛分布在云南、四川、貴州、廣西,人口871萬,有500萬生活在云南省。除彝族之外,上表其他15個少數民族為云南特有。
白族,源自云南大理地區,主要分布在云南、貴州、湖南三省,其中80%白族人口在云南。
哈尼族,也源自古代的羌族,人口166萬幾乎全在云南境內。
傣族,是泰國和老撾的主體民族,在我國有126萬傣族人,主要分布在云南。
傈僳族lì sù zú,與彝族和羌族有淵源關系,主要生活在云南、西藏、緬甸三地交界地帶。
拉祜族,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瀾滄江西岸。
佤族,云南和緬甸廣泛分布,在云南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各地。
納西族,云南特有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麗江納西族自治縣。
8個30萬以下的少數民族,這里不展開介紹。
3. 貴州地區,6個民族
貴州是個多民族省份,少數民族1400多萬,占全省人口的39%。貴州有三個民族自治州,11民族自治縣,貴州政區圖如下:
貴州人口超十萬的民族有十個(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白族、回族等),其中彝族、白族、回族前面已介紹,以下介紹6個少數民族:苗族、土家族、侗族,是多省區廣泛分布的民族;布依族、仡(ge)佬族、水族,是貴州特有的民族。
苗族,上古時期蚩尤部落的后人,目前廣泛分布在貴州、云南、湖南、湖北、重慶、廣西、海南等地。苗族有6個自治州,3個在貴州,苗族有20個自治縣,8個在貴州。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武陵山區,湘、鄂、渝、黔交界地帶。2個自治州(湖北恩施,湖南湘西),8個自治縣(重慶4,湖北2,貴州2)。
侗族,主要分布在湘、黔、桂交界地帶,1個自治州(貴州),6個自治縣(湖南4,貴州1,廣西1)。
(土家族、侗族的分布范圍)
布依族、仡佬族、水族,三個貴州特有的少數民族。其中布依族人口較多,廣泛分布在黔西南、黔南地區;仡佬族主要集中在遵義市;水族主要集中在黔東南。
4. 廣西地區,5個民族
廣西壯族自治區,是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省級行政區,少數民族人口1800多萬,占全區人口40%以上,廣西有12個世居民族,也就是漢族,壯族,瑤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仫(mu)佬族等。以下介紹5個少數民族。
壯族,源自先秦時期的“西甌”、“駱越”等部落,之前稱僮(zhuang)族,建國后改為壯族。目前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和云南,其中廣西有壯族人口1480萬,占壯族人口的87%。
瑤族,是古代東方“九黎”中的一支,是華南地區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是中國最長壽的民族之一,傳說瑤族為盤瓠和帝嚳之女三公主的后裔。廣西有瑤族人口160多萬,占瑤族人口的60%。
仫佬族、毛南族、京族,三個廣西特有的少數民族。三個民族在廣西的位置如下圖,其中京族是越南的主體民族,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廣西“京族三島”。
(注:仡佬族和仫佬族最容易混淆,仡(ge)佬族在貴州遵義,仫(mu)佬族在廣西河池,兩地直線距離300多公里,兩個民族沒有關系)
5. 西南其他地區,
西南還有一個羌族介紹
羌,原是古代人們對居住在我國西部游牧部落的一個泛稱,東周時期,西北的羌人迫于秦國的壓力,進行了大規模、遠距離的遷徙。南遷的羌人和西山諸羌,一部分發展為現在的羌族,保留了羌的族稱。目前羌族主要集中在四川北部阿壩地區和北川一帶。
六、全國其他地區,4個民族
55個少數民族已介紹51個,還有4個(蒙古族、畬族、黎族、高山族),介紹如下:
蒙古族,東亞地區的傳統游牧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國、蒙古和俄羅斯三國,蒙古族總人口970多萬,我國有600萬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422萬蒙古族)。
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島的6個黎族自治縣(昌江、白沙、樂東、陵水、保亭、瓊中)
畬族,中國南方游耕民族,從原始居住地——廣東省潮州市鳳凰山四散遷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浙江麗水有景寧畬族自治縣。
高山族,聚居地區主要在臺灣中部山區、東部縱谷平原和蘭嶼島上,有少數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區。我國人口普查統計的高山族4000多人不包括臺灣地區,高山族在臺灣有50多萬人。希望海峽兩岸早日實現統一大業。
各少數民族介紹完畢,最后再放一個民族分布圖,應該不難看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