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節我們講到“春秋首霸”齊桓公去世時,晉國公子重耳正在齊國避難。目睹了齊桓公的雄圖霸業之后,重耳決心回國闖蕩一番事業,尋找良機奪取晉國君主之位。
晉國和周王室同姓為“姬”。西周初年,年幼的周成王跟弟弟叔虞開玩笑刻桐葉為圭,說封給給叔虞,太史尹佚認為“天子無戲言”,要求周成王把周公姬旦新征服的“唐”地分封給了叔虞。叔虞即晉國始祖,叔虞之子姬燮改國號為晉。
東周初年,晉文侯姬仇護送周平王東遷,晉國開始大發展。晉文侯去世后其子晉昭侯把文侯弟弟成師封在曲沃(今山西聞喜縣),拉開了曲沃3代君主和晉君6代君主長達67年的爭鋒,最終曲沃代晉,曲沃武公成為晉武公。多年的高層爭斗,增強了晉國的血性和戰斗力,也埋下了宗室互相猜忌的種子。
曲沃代晉兩年后,還沒來得及好好品嘗勝利的果實,晉武公便溘然長逝,其子晉獻公繼位。晉獻公的繼續發揮曲沃宗族的戰斗精神,在位27年,晉獻公“并國十七,服國三十八”,雄才大略的秦穆公主動示好,請求與晉國聯姻。晉獻公的戰斗不止于對外,對內也相當殘忍,為防原晉昭侯后裔謀亂,鐵腕誅殺晉國諸公子;寵幸驪姬所生的公子奚齊,而誅殺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被迫逃亡。
前651年,齊桓公稱霸當年,晉獻公去世。大臣里克殺死即位的奚齊和奚齊之弟悼子,準備迎立重耳。重耳擔心有詐,不敢回國。里克轉而迎立夷吾(晉惠公)回國,夷吾在秦國護送下回國,和秦國開始了多年相愛相殺的爭霸之路。晉國在和秦國的韓原之戰中落敗,晉惠公被俘。獲釋后,夷吾擔心兄長重耳趁亂回國奪權,派刺客刺殺重耳,重耳被迫逃亡到齊國避難,獲得齊桓公的熱情招待,并娶到齊桓公的女兒。在繁榮昌盛的齊國,重耳近乎樂不思蜀,最終在趙衰、咎犯等堅持下,借道曹、宋、鄭、楚,準備趁晉惠公病重去世后回國。
而此時在秦國做人質的經過太子圉聽說晉惠公病重,舍棄在秦國的妻子,偷偷逃回了晉國,惹得秦穆公勃然大怒。秦穆公聽說重耳在楚國,派人接到重耳,準備護送重耳回晉國做國君。前637年,晉惠公去世,太子圉繼位。重耳回國,驅逐了太子圉,重耳即文治武功的“春秋霸主”晉文公。
重耳62歲繼位,在位僅僅9年,但成就斐然。平定周王室之亂,護送周襄王回國,獲得了周王實打實的獎賞-河內陽樊之地(今河南濟源),晉國的觸角終于抵達中原核心地帶,為未來的大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不久,楚成王圍攻宋國,晉國救宋。晉國退避三舍,在城濮與楚國決戰,大敗楚國。城濮之戰確立了晉國春秋霸主的地位,周天子特地命晉文公稱“伯”,晉國爵位從侯爵升為伯爵,名利雙收。
?春秋末期晉國六卿形勢圖
晉國長期的手足相爭,使得宗族互相猜忌,國君轉而依賴公卿大臣,晉文公時即大封功臣。晉靈公時趙盾專權,引起晉靈公不滿,趙穿直接弒君,迎立晉襄公弟黑臀(晉成公)。前598年,晉景公時,晉國作六軍,設六卿分別領兵。隨后百年,六卿權勢日益增長,晉國宗室逐漸喪失實權。最終,六卿相爭,韓、趙、魏勝出,瓜分了晉國,史稱“三家分晉”。前403年,周威烈王賜趙、韓、魏皆命為諸侯,被視為“戰國時代”的開端。前349年,韓趙魏廢晉靜公,晉國絕祀,晉國宗室成為庶民。
此時的秦國在秦孝公帶領下正在展開轟轟烈烈的商鞅變法,楚威王也即將登上歷史舞臺,國際形勢瞬息萬變,秦楚兩國又是如何抓住時代的機遇呢?其聽下回分辨。
關注陽光舊事錄,觀看古往今來,解讀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