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炎帝
在中學的課本上,我們就曾經學到過關于炎帝的故事,炎帝號神農氏,因為擅長使用火所以尊號為炎帝,其嘗百草、創造耒耜耕種五谷、發明刀耕火種,同時還領導百姓制造出了陶器和炊具,為中華民族的農業和醫藥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相傳炎帝是牛頭人身,這和其部落圖騰是牛有直接的關系,我們知道圖騰崇拜在那個時代是普遍現象,從伏羲女媧的人首蛇身,到炎帝的牛頭人身,我們也能夠看得出來社會從生殖崇拜轉向對于技術和勞動力的推崇,而炎帝有如此多的功績,自然獲得許多人的推崇的尊重,成為了周邊部落集團的首領,這個時候另一個部落集團首領黃帝的到來,使得兩人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沖突。
炎帝和黃帝的大戰以炎帝戰敗而告終,后來黃帝與九黎族首領蚩尤大戰,炎帝也歸順黃帝,兩人一同于涿鹿大敗蚩尤。
蚩尤炎帝本一人?
蚩尤其人也不簡單,上古時期,蚩尤帶領九黎氏族部落在這中原一帶興農耕、冶銅鐵、制五兵、創百藝、明天道、理教化,從這些貢獻上來看,不比炎帝黃帝差上分毫,同時在軍事上,蚩尤甚至比黃帝要強上很多,在記載中,蚩尤制五兵之器,作大霧彌三日,黃帝九戰九不勝、三年城不下。后來還是靠著神仙玄女的力量和風后的指南車才獲得勝利。
據說黃帝一統中原成為華夏正統之后,天下又亂,黃帝便畫了張蚩尤的畫像,用來威懾天下,天下都以為蚩尤沒有死,而是在黃帝的幕府中,于是八方萬邦皆為弭服。
以夏曾祐、丁山、呂思勉三位先生為代表的一些史學家,以《水經注》對涿水的記載為主要根據,考證出蚩尤、黃帝對戰的“涿鹿”和炎黃對戰的“阪泉”實為一地。兩次大戰實為同一次,得出結論蚩尤和炎帝其實是同一個人。這點從蚩尤和炎帝都以牛為圖騰也可以佐證。
還有一種說法是蚩尤其實是炎帝的后人,兩個是同一部族的不同首領稱號。
不論如何,蚩尤本是一個杰出的領袖人物,但在許多的史料都將其妖魔化,把蚩尤黃帝的權力之爭寫成了正邪的較量,實在令人嘆息。
—— ? ——
【聞古知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