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年--3年,是西漢末年王莽廢皇太子劉嬰后建立的朝代,史稱“新莽”,王莽是為新太祖。王莽稱帝前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擁戴,但稱帝建朝后卻因為頒布施行的革新政策不合時宜觸犯了大地主的利益,最終被推翻。王莽本人在史書上一直被稱為篡漢逆賊,他建立的朝代自然也就是偽朝。
公元197年--99年,是東漢末年割據揚州一代的軍閥袁術建立的朝代,袁術自稱“仲氏皇帝”,在東漢中央朝廷還得到大多數人擁護,并且強敵環伺的狀態下敢于稱帝,袁術也是頗具膽量,不過野心和實力不成正比,沒兩年就被剿滅了。他本人也因饑寒交迫嘔血而亡。
公元880年--884年,是唐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建立的朝代,黃巢是唐王朝的直接掘墓人,善于大范圍轉進作戰,一放棄流動作戰就抓瞎,后因部下反叛敗亡。黃巢死后部下秦宗權也稱帝,國號也叫大齊,至公元889年兵敗被俘后消亡。
公元1120年--1121年,是由北宋末年方臘農民起義軍建立的政權,方臘以摩尼教之名聚眾起義,占據杭州后稱帝,自稱“圣公”,設置官吏并制定了推翻北宋的時間表,后在童貫率領的大軍圍剿下失敗,方臘被俘后押赴汴京處死。
公元1127年3月--4月,金朝滅亡北宋后,準備帶著掠奪的財物回北方,但占領的北宋疆土不能丟下不管,于是強立宋臣張邦昌為帝,國號大楚。不過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張邦昌雖然在金人的威脅下勉強繼帝位,卻不敢有絲毫僭越,在登基一個月后就去帝號歸宋。宋高宗趙構當時沒動她,后來還是因張邦昌和宋徽宗的妃子曖昧不清把他殺掉了。
公元1130年--1137年,金國扶持宋朝降臣劉豫建立的傀儡政權,早先是金國剛由北方打進中原,不知道怎么治理龐大的地盤,所以短暫的用漢人治漢,后經過數年摸索,逐漸找到了治理的辦法,而劉豫又在和南宋的交戰中多有不勝,讓金人對他失去信心,金國干脆廢除了劉豫的帝位,把中原地區納入到金國中央的管理。劉豫雖被廢,但被封王賜田,得以善終。
公元1644年--1645年,是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建立的短暫政權,雖然大順朝維持的時間不到兩年,但李自成在這期間稱帝過兩次,一次是在西安正式建朝,另一次是打進北京并且兵敗山海關后,倉促間又搞了一出。隨著李自成被地主武裝打死,大順朝也就自然消亡了,順軍余部后來在湖北和重慶一代堅持抗清二十余年。
公元1644年--1651年,是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張獻忠建立的割據政權,大概是為了取笑李自成,張獻忠在成都稱帝時把年號取為“大順”,所以當年被大西國稱為大西大順元年。張獻忠兵敗身亡后,四義子在孫可望的領導下繼續打著大西國的旗號,直到1651年歸明才取消。大西軍余部也是南明得以抵抗清軍并續存二十多年的中堅力量。
公元1648年--1691年,清朝的三藩之亂時由吳三桂建立的短暫政權,吳三桂本人稱帝當年就病死,勉強做了五個多月皇帝,死后孫子吳世璠被部下擁戴繼帝位,后兵敗被圍自殺。大周朝歷經二帝共三年后滅亡。
公元1915年12月--1916年3月,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袁世凱預備建立的朝代,袁世凱自稱洪憲皇帝,準備將國體變更為君主立憲制,但僅僅八十三天后就因舉國反對而被迫去帝位。袁世凱并未正式登基,但相關的工作都準備好了,比如找了袁崇煥做袁家祖先,追認袁崇煥為皇帝,發行新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