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華夏之基石秦漢王朝(二十六)不平靜的朝廷

就在漢武帝蕩平四海的同時,大漢王朝的內部也在上演著一出出熱鬧的紛爭,包括爭奪權勢的外戚之爭,劉氏家族內部的諸侯之亂,以及平民出身的官吏和酷吏之間的斗爭等等。然而,這一切的爭奪卻都是雙輸的結局,因為漢武帝一直牢牢的掌控著朝廷的大權。而這些爭斗中涌現出的各種人物,也只能成為后世茶余飯后的談資。那么,竇嬰和田蚡之間都有哪些恩怨,淮南王劉安為何造反失敗,覆水難收的主人公又是一個什么樣的結局呢?

談到漢武帝年間的外戚,最著名也是最成功的當屬衛青和霍去病。這兩位不但為大漢立下顯赫戰功,千古留名,而且幾乎沒有什么污點,最終也都是病死,也算是善終。然而,他們兩個的共同特點是衛氏外戚,都是靠著衛子夫的得勢而有機會揚名立萬。加上衛子夫也是一代賢后,因此衛氏一族在后世的總體評價還是很不錯的。

但是在衛氏外戚得到重用之前,另外兩個外戚卻在更高的官位上上演了一場你死我活的爭斗。他們分別是竇太后家族的代表竇嬰,以及王太后家族的代表田蚡。前面提到過,竇嬰是竇太后的侄子。雖說他是沾了姑媽的光才得以重用,但他在平定吳楚七國之亂中立下大功,地位與周亞夫齊平,后官居大將軍,并且在漢武帝繼位后升任丞相。然而,竇嬰的很多作為卻不受竇太后喜歡,例如他反對梁王劉武繼承皇位,并且反對竇太后的黃老學說,提倡儒學,因此還曾經被竇太后罷官。所以,竇嬰只能說是竇氏的代表,卻沒能因為竇太后而確立自己在朝廷中第一重臣的地位。反觀田蚡,他是王太后的同母異父弟弟,卻幾乎沒有立下什么功勞,全憑著王太后的關系而逐步得到提拔。在漢景帝時期,田蚡見了竇嬰,就像孫子見了爺爺一樣,不但百依百順,甚至天天端茶倒水,就差見面磕頭了。

兩人關系的轉折點就是竇太后的去世。漢武帝終于可以重新啟用那些支持他提倡儒學的人們,當然也包括竇嬰和田蚡。然而,竇太后去世后,竇氏家族也就沒人撐腰,王太后則成了真正的后宮之主。加上漢武帝又孝順,田氏的地位自然就要高于竇氏。田蚡如愿以償的做了丞相,此時的竇嬰卻只是一個閑差,地位自然就不如田蚡了。

在朝廷里面,最不缺的就是那些見風使舵和察言觀色的勢利眼。當初那些圍繞在竇嬰身邊的官員們,一個個轉投田蚡的門下,甚至對曾經的大將軍和丞相竇嬰,早已經是愛搭不理。只有當初一起平定七國之亂的將軍灌夫,還一如既往的跟在竇嬰身邊。兩人甚至成了莫逆之交,有著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愛好,以及共同的敵人。

飛黃騰達的田蚡早已不把自己當初奉若親爹的竇嬰放在眼里,甚至打起了竇嬰封地的主意,并派自己的門客去竇嬰那里要地。灌夫也早就看不慣田蚡的所作所為,主動跳出來為竇嬰解圍,直接把田蚡的門客趕了回去。還有一次,田蚡說要去竇嬰家吃飯,竇嬰早就做好飯菜候著,卻是左等不來,右等不來。最后讓灌夫跑去田蚡家里去請,才發現田蚡壓根只是一句玩笑話,人家還沒起床呢,根本就沒打算去竇嬰那里。這樣的事情發生幾次,兩家的梁子就算是結下了。

既然有矛盾,就有爆發的那一刻。公元前131年的一天,田蚡要娶小老婆。丞相結婚,婚禮自然不能隨意,起碼要把朝廷里大小官員請去喝喜酒。灌夫本來不想去,但是在竇嬰的勸說下,還是硬著頭皮去喝兩杯。沒想到,這一喝就喝出了大問題。田蚡敬酒的時候,大家都趴著磕頭;竇嬰敬酒的時候,大伙只是舉杯意思意思;到了灌夫敬酒的時候,好多人理都不理他。本來情商不高加上忍性不大的灌夫,最終因為自己家族的灌賢不搭理自己而控制不住情緒,大鬧田蚡的婚宴。不但罵了老將李廣和程不識將軍,還跟田蚡吵了起來。田蚡等的就是這么個機會,很快就以灌夫破壞婚宴的理由,把他抓了起來。

竇嬰自然不會袖手旁觀。灌夫被抓,竇嬰又沒啥權勢了,想救灌夫就只剩一個辦法:找老板。于是竇嬰和田蚡就把官司打到了漢武帝面前。一方是痛斥田蚡平日里欺行霸市,并且捏造罪名逮捕灌夫;另一方是為自己辯解,一口咬定灌夫無理取鬧,破壞朝廷安定團結。

漢武帝知道外戚的事情不好摻和,加上兩邊說的都有道理,就干脆讓大臣們幫忙評個理。沒想到大臣也是分三類:第一類,直言敢諫的,認為竇嬰說的對,田蚡有錯;第二類,阿諛奉承的,覺得田蚡不好惹,同意灌夫該殺;第三類,兩邊不得罪的,覺得倆人都說的對。漢武帝心想找你們這群廢物干嘛,連個公正的判決都做不了,氣的扭頭回到后宮。可是,后宮最有發言權的是田蚡的姐姐,漢武帝的老媽王皇后。她嘆著氣告訴漢武帝:“我還活著,大家就敢欺負我們家的人。等有一天我要是死了,我們家的人可怎么過啊!”有了老媽這一句話,竇嬰和田蚡的官司在漢武帝那里也就有了評判結果:灌夫該殺,而且是滅族。

既然有了終審判決,漢武帝也就不打算再聽竇嬰替灌夫求情。竇嬰拿出殺手锏,告訴漢武帝,自己有當初漢景帝賜予的丹書鐵券,可以在任何時候面圣辯解。漢武帝一聽,還有這事,那我查查。在古代,所有皇帝頒發的丹書鐵券在宮中都有副本的。然而巧合的是,竇嬰所說的丹書鐵券,卻沒有在宮中的檔案館里找到副本。這樣一來事情就鬧大了,竇嬰這是屬于偽造圣旨,犯下的是殺頭的大罪。漢武帝念在竇嬰曾經立有大功的份上,本來不想殺竇嬰。可是在田蚡以及朝中田蚡一黨的不斷慫恿之下,當初在平定七國之亂中立下汗馬功勞,曾經在朝中顯赫一時的竇嬰,最終跟自己的小弟灌夫一起走上了刑場。

不過,斗爭的勝利者田蚡也沒有什么好下場。竇嬰被殺的第二年,田蚡莫名其妙的患怪病死亡。按照當時的說法,是田蚡家里鬧鬼,竇嬰和灌夫天天來索命。雖然咱們不信什么鬼神之說,但是田蚡做賊心虛,把自己嚇死,還是很有可能的。

其實,田蚡之所以要置灌夫于死地,除了兩個人互相看不慣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灌夫手里有田蚡不可告人的秘密。原來,在漢武帝繼位初期,有一次淮南王劉安進京,田蚡迎接淮南王的時候說過這么一句話:“陛下年幼,沒有子嗣。萬一哪一天陛下歸天,這皇位非王爺莫屬。”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不知道怎么傳到了灌夫的耳朵里,灌夫還曾經拿這件事威脅田蚡。所以,要想自己安全,田蚡一定要除掉灌夫才能安心。

那么,這個淮南王劉安又是什么來歷?他可是個鼎鼎大名的牛人,西漢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發明家。

首先,劉安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研究熱氣球的人。他用艾草生火,發現雞蛋殼可以上浮,并且將此科學發現記載在他的著作中。其次,他是豆腐的發明人。我們今天在餐桌上享受著各種豆腐做出的不同菜肴時,不要忘了曾經有一位淮南王帶給了我們這種美食。還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他著有《離騷傳》,高度評價了屈原的《離騷》。同時,他還招納許許多多的門客和術士,為其編寫了一部《淮南鴻烈》,這部書在后世有一個更加響亮的名字,叫做《淮南子》。

這些牛逼的材料僅供大家在吃豆腐的時候閑聊一下,而我們今天要提到的卻是劉安的另一重身份:諸侯。他不是一個安分的諸侯,而是一個有追求,向往權利和地位的諸侯。這并不是劉安的首創,而是一種繼承。因為劉安的父親就是我們在漢文帝的故事里面提到的淮南王劉長,劉邦第七個兒子。當時劉長就曾經想要造反,只是還沒來得及動手,就被人告發。漢文帝舍不得殺這個弟弟,劉長卻在流放四川的路上莫名其妙的死去。淮南王的王位繼承到了劉安這里,所以說按照輩分,劉安應該是漢武帝劉徹的叔叔。加之淮南地區物產富饒,關鍵是有錢,淮南王也在諸侯王中有一定的地位,這就難怪田蚡會去拍淮南王的馬屁。

不過,淮南王有想法,也不能只怪劉安,而是西漢時期諸侯王的日子過得一天不如一天。想當初劉邦吸取秦朝郡縣制下,農民起義時沒有諸侯可以幫助的教訓,就采用分封加郡縣制,把劉姓成員取代開國功臣立為諸侯。雖說呂后執政時期,劉姓諸侯死了好幾個。但是漢文帝繼位后,為了維護老劉家內部團結,又把那些清除呂氏的劉姓功臣再度分封。然而,皇帝和大臣們都看得出來,諸侯王早晚都是不安定因素。所以漢文帝時賈誼就提出“眾建諸侯王而少其力”,漢景帝時晁錯更是打出削番的大旗,只是不幸把自己削成兩半,并且整出一個轟轟烈烈的“吳楚七國之亂”。好在漢景帝手下有周亞夫,竇嬰等名將,加上梁王劉武的拼死抵抗,七國之亂折騰了幾個月就消停了。朝廷打贏了諸侯,諸侯王的日子就更加不好過。凡是不老實的都會被干掉,甚至連諸侯國都被除國。但是,這種做法也是治標不治本。等到這一代諸侯老實一段時間后,實力還會壯大。萬一碰上能力弱一點的皇帝,諸侯問題還是會爆發。

漢武帝怎能不知道這個問題,但是看這些諸侯們,不是哥哥就是叔叔大爺,加上人家也沒啥錯,他也就沒有采取比較極端的政策來對付諸侯們。然而,漢武帝手下有牛人,可以幫他出主意解決問題。主父偃就是幫助漢武帝解決問題的人。主父偃對漢武帝說,要想分化諸侯力量其實不難,只要把繼承方式稍作改變即可。因為目前諸侯的繼承方法是嫡長子繼承,這樣的結果是整個諸侯國的國力得以保存,而且諸侯王其他的子孫沒有得到任何好處。主父偃向漢武帝建議,一個諸侯王去世后,根據他的兒子數量,把諸侯國分給所有兒子管理,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想想西漢時期,一個諸侯王生四五個兒子挺正常的,每個兒子再生四五個孫子,這樣一算,僅用三代,諸侯國就會被分割成為二十幾個小國。如果再分下去,諸侯王的后代可能連個郡縣都管不到了。這個制度,就是著名的推恩令。

所以,看看漢武帝的九哥中山靖王劉勝,十幾代之后的子孫,只能去買草鞋了。六哥長沙王劉發好一點,幾代之后還能做個縣令。這些都是拜推恩令所賜。隨著推恩令的施行,漢武帝之后就很少冒出比較大的諸侯問題了,除了他自己的幾個兒子之外。這個咱們后面再聊。

這樣一來,諸侯王的地位更是低的可憐,甚至好多人開始為保命而想辦法。例如,主父偃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齊王去攀個親,被人家拒絕了。主父偃就給齊王找了個亂倫的理由,逼齊王自殺。一個堂堂的諸侯王,而且是齊國這種重要的諸侯,竟然被一個主父偃輕松的弄死,可見諸侯王的日子有多么慘。不過,主父偃因為得罪人太多,好多諸侯王都吃過主父偃的狀子,在趙王劉彭祖和丞相公孫弘的告發下,漢武帝最終還是干掉了主父偃。

回到我們的淮南王劉安,他既有造反的遺傳基因,又有現實情況所逼迫,那他為啥沒造反呢?兩個原因:第一,沒趕上;第二,太糾結。

之所以說他沒趕上,是因為劉安錯過了吳楚七國之亂。當年劉濞準備起事的時候,聯系了這么多諸侯,實力強大的淮南王豈能漏掉。事實上,劉濞和劉安已經達成共識,一起反抗漢景帝,準備來一個“八國之亂”。可是就當劉安準備出兵的時候,淮南國相看穿了一切,表示要親帥大軍加入吳楚聯盟,并且愿意做先鋒。劉安看到自己的國相覺悟這么高,就把所有的兵權都交給了他。然而,國相本來就是中央派過來監管諸侯王的,哪這么容易跟你一條心啊?于是淮南國相把城門一關,不但拒不出兵,而且阻止劉濞和劉安之間的一切往來。就這樣,淮南王劉安華麗麗的錯過了七國之亂,卻因為沒有參加叛亂而受到了賞賜,也許這也是一種幸運吧。

之所以說太糾結,則完全是他們自己的原因。眼看著諸侯王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早有想法的劉安還是打算干一票大的,聯合自己的兄弟衡山王劉賜一起造反。準備來準備去,最終也沒找到一個合適的出兵理由和出兵時間。而劉安的整一套陰謀,卻因為自己幾個子孫無能,而提前暴露。

劉安的太子叫劉遷,一直在準備跟父親一起干大事,還在業余時間苦練劍法。他閑的無聊,非要找郎中雷被比試比試。雷被是個劍法高手,不想跟劉遷玩真的,就處處相讓。無奈劉遷逼人太甚,雷被被迫出手,不小心傷了劉遷。雷被一看捅了簍子,就提出報名參軍,跟著衛青對抗匈奴。劉遷哪肯善罷甘休,非要把雷被關起來。雷被畢竟是武林高手,淮南的監獄是關不住他的,就一口氣跑到長安告狀,說淮南王不讓自己去打匈奴。漢武帝一聽還有這事,就派了個官員去調查此事。劉安一看中央要來人調查自己,準備刺殺這位官員然后起兵。可是人家來了只是調查雷被的事情,并沒人說他們要謀反。劉安跟劉遷以及下面人商量了半天,就臨時打消了起兵的念頭。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雷被的告狀沒出大問題,可是劉安的孫子劉健卻給他爺爺挖了墳。劉安的兒子也挺多,但是他只愛劉遷一個,最冷落的一個兒子叫劉不害。劉不害的兒子劉健不爽自己大爺劉遷這樣恃寵而驕,還時不時欺負一下自己老爹。于是劉健在公元前122年,親自跑到漢武帝那里告狀。這次狀子可不是兄弟關系不和睦,老大經常欺負老小的問題,而是直接一針見血的告了劉遷一個殺頭的大罪:謀反。

這下漢武帝可就不能沉住氣的隨便找個人審審了,而是派出了自己最信任的司法部長,西漢第一酷吏張湯親自審理此案。劉安一看自己陰謀敗露,皇帝又派出了張湯這樣的狠角色,頓時明白自己真的沒機會了。想動手吧,準備還不充分。此時全國首席軍事長官叫衛青,朝里還有個驃騎將軍霍去病,淮南王怎么琢磨也不覺得自己能打得贏這兩個家伙。最終,淮南王劉安選擇了自盡,省的落在張湯手里遭罪。就這樣,漢武帝一朝最可能出現的諸侯叛亂,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淮南一案雖然順利結案,但是張湯辦事還是狠了一點,間接搭上了自己的性命。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張湯這個人。他是個天生的法律專家和審訊專家,從小就拿家里的老鼠練手,一切審的有模有樣。老爹看到了兒子的天賦,就讓他從事這一行業的工作。到后來,張湯的才能被漢武帝發現,就被安排在漢武帝身邊來處理這一系列棘手的案子。張湯不但有著豐富而又專業的司法知識,而且他還非常能夠摸清楚漢武帝的心思,深受漢武帝的寵信。張湯接手的最著名的案子,當屬陳皇后厭勝一案,最終導致陳皇后被廢,以及衛子夫順利成為皇后。

淮南王謀反案也可以說是張湯審理的另一個大案。按說劉安都自殺了,其他主要參與人員也都被殺,案子就可以結了。可是張湯非要借助此案,除去一個與本案關系沒那么直接的嚴助,理由竟然是嚴助與諸侯有私交。漢武帝不想殺嚴助,但是在張湯的堅持下,嚴助還是被殺。

嚴助的死,激起了一個人的怒火,他就是嚴助曾經推薦提拔的大臣朱買臣。他很快就在朝中找到了自己的同伙,打算找機會除去張湯,為嚴助報仇。

朱買臣這個人在歷史上倒是沒有留下太多轟轟烈烈的事跡,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他。然而,他卻是成語“覆水難收”的男主角。朱買臣年輕的時候,家境貧寒,只能跟老婆天天砍柴謀生。他砍柴的時候還不專心,總是喜歡一邊砍柴一邊讀書。他老婆很不滿意,經常職責他沒有本事,還死讀書,不如跟著村里那個木匠多學點本事。朱買臣說自己雖然現在窮困,但是將來一定有出人頭地的日子。他老婆才不信他的鬼話,哭著鬧著跟朱買臣離了婚,然后找那個木匠去了。后來,朱買臣在嚴助的推薦下做了中大夫,后來又做了會籍太守。當朱買臣衣錦還鄉的時候,曾經離他而去的前妻跪在他面前,想跟他破鏡重圓。朱買臣把一盆水潑出去,問他前妻能不能收回來。前妻羞愧難當,知道不可能復合,最終選擇了自殺。這就是“覆水難收”的成語故事。

所以,朱買臣的發跡史中,嚴助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現在嚴助被張湯弄死了,朱買臣自然想要替嚴助報仇。此時朱買臣與王朝和邊通一起擔任丞相長史。張湯平時不待見他們,經常沒事欺負一下,而且對他們很不禮貌,所以三個人都對張湯懷恨在心。公元前116年,漢武帝正在修著的茂陵被盜,漢武帝就把這件事交給張湯審理。張湯有自己的小九九,他想利用這件事絆倒時任丞相莊青翟,自己坐上丞相的位子。就在張湯羅織罪狀準備栽贓莊青翟的時候,朱買臣等人得到消息,并且通報給了莊青翟。幾個人一商量,決定先下手為強。在制造了幾個證人之后,他們向漢武帝送上小報告,告發張湯欲利用此事栽贓丞相。

張湯知道有人告發,明白自己死罪難免,就選擇了自殺。不過張湯死前,給漢武帝寫了一封信,說明莊青翟和丞相三長史陷害他。漢武帝本來就很喜歡張湯,看到他的遺書后,頓時又惱又怒。加上張湯死后家里也沒啥家產,說明這個人比較廉潔。漢武帝立刻抓捕朱買臣等三位丞相長史,并殺了他們。丞相莊青翟也被迫自殺。這一場酷吏與長史的爭斗,以所有人丟掉性命而告終。

這一系列發生在漢武帝早年的朝廷紛爭,由于漢武帝對朝廷的極強控制力,都未能對漢武帝的統治帶來任何的影響,最多算是為后人留下一個個故事罷了。可是,到了漢武帝晚年,一朝正在醞釀的朝廷風暴,卻對漢武帝的統治,甚至對西漢歷史的走勢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不過,在那一場風暴到來之前,我們的老朋友匈奴在安靜了十幾年后又緩了過來。他們不但扣押了大漢的使者,還與后衛青時代的大漢產生了新的軍事沖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繼位后的漢武帝,曾差點被竇太皇太后廢掉帝位!
“被謀反”的淮南王
《資治通鑒》不能犯大錯!
讀《資治通鑒·漢紀十》(四)
我看易中天的《漢代風云人物》之三:《竇嬰與外戚》
極致殺人術:看漢武帝如何嚇死國舅田蚡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宁县| 静宁县| 南阳市| 金川县| 武陟县| 民和| 虞城县| 南京市| 天门市| 忻州市| 湘阴县| 宁晋县| 巧家县| 太康县| 天柱县| 琼中| 萝北县| 扶沟县| 水城县| 平乡县| 峨眉山市| 新平| 临猗县| 阿拉善盟| 罗田县| 浦北县| 广元市| 礼泉县| 西和县| 囊谦县| 伊宁县| 呼图壁县| 江口县| 梁河县| 平凉市| 古蔺县| 长岛县| 沈丘县| 牡丹江市| 同江市| 武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