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第二次弭兵之盟后,大國爭霸的主戰場轉移到南方,北方的霸主晉國就很少再因為楚國的威脅而煩惱。
只是它沒了外患,內憂卻愈發嚴重。就像公元前539年晉大夫叔向對齊相晏嬰所說的那樣:
戎馬不駕,卿無軍行,公乘無人,卒列無長。庶民疲敝,而宮室滋侈。道殣相望,而女富溢尤。民聞公命,如逃寇仇。欒、郤、胥、原、狐、續、慶、伯降在皂隸,政在家門,民無所依。君日不悛,以樂慆憂。公室之卑,其何日只有?
叔向痛心疾首卻無可奈何地描述的這番場景,發生在晉平公姬彪時。彼時六卿如日中天的時代尚未到來,姬彪已經被一種深深的無力感所攫取,他終日飲酒作樂,妄圖用沉醉抵御內心的憤恨。公元前533年,六卿之一的下軍佐荀盈(荀罃之孫)去世,姬彪裝作不知,飲酒尋歡如故。他想用這種消極抵抗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同時還準備借機廢除荀氏。但最終,他迫于世卿們的壓力,沒敢動手,并且讓荀盈之子荀躒接替父位,成為下軍之佐——這件事不算很大,象征意義卻不小。
姬彪于公元前532年去世,其子姬夷即位,即晉昭公。
姬夷在位僅只六年,在此期間,他不僅要如其父一般忍受卿族的專橫,還必須面對另一個越來越嚴重的問題——晉國日漸衰弱,已經不被諸侯放在眼里。他即位次年之夏,楚靈王熊圍誘殺蔡君,兵圍蔡國,晉國召集齊、魯、宋、衛、鄭、曹、杞等國大夫相會于厥慭(衛地,約在今河南省新鄉市境),謀救蔡國。但是晉國最終也沒敢動手,只是派了個使臣去和楚國商量,請求楚國罷兵,而楚國也沒答應,終在此年冬天滅蔡,殺蔡國太子祭祀岡山。
姬夷在位第三年,晉國召集諸侯會盟于平丘(在今河南省封丘縣東),意在宣示霸主權威。彼時齊景公姜杵臼已有稱霸之念,不想去,雖然后來在晉國的勸說和威逼之下,勉強前往,心里終究不服。正是在這次會盟期間,鄭國執政子產為了少納貢賦,與晉人從中午爭吵到天黑,迫使晉國答應減少鄭國的貢賦。子產敢于如此抗爭,而不懼怕晉國惱怒伐鄭,皆因他看穿了晉國的底細——內部混亂不堪的晉國,沒有心思也無法集中精力去討伐鄭國。
這同樣是一件頗具象征意義的事。
晉國自文公重耳以來的百余年霸業進入尾聲
再往后,事情的發展便不再局限于象征,北方諸侯號準了晉國的脈,一個個漸生離心。尤其齊國,斷然將晉國拋到一邊,四處襲擾擴張,至公元前526年,也就是晉昭公姬夷去世之年,齊國已將東方諸多小國征服,并舉行了蒲隧之盟,儼然一方霸主。而隨著姬夷的辭世,晉國公室的權力又見衰弱,其子晉頃公姬去疾所面對的,是一個對外愈弱而內部愈亂的晉國。
與他的父親相比,晉頃公姬去疾及其子晉定公姬午(公元前512年即位)的時代,多了幾許亮色——公元前6世紀的最后二十多年,姬去疾與姬午這對父子,前赴后繼,又一次舉起了“尊王攘夷”的大旗。
“攘夷”方面,晉頃公姬去疾先后滅了陸渾戎(事在公元前525年)和鼓國(白狄之一支,地在今河北省晉州市,晉滅鼓在公元前520年),至此,困擾中原諸侯數百年的赤狄、長狄、白狄幾乎盡數消亡,只有白狄之鮮虞部(地在今河北省正定市)獨存于世,三五不時地襲擾晉國,后來建立了著名的中山國。
就在晉國滅鼓的同年,在位二十五年的周景王姬貴(周靈王姬泄心之子,公元前545年即位)去世,王室遂起奪位之亂。當年姬貴所立之太子姬壽早夭,姬貴就把姬壽的弟弟姬猛立為太子,但是不久之后,他改變心意,又想把寵愛的庶長子姬朝立為太子,禍亂的根源就此埋下。姬貴死后,姬猛即位,是為周悼王——之所以謚為“悼”,就是因為他在王位上坐了沒幾天,就被王子姬朝趕出了王都;晉頃公姬去疾發兵把姬猛送回去,姬猛卻被姬朝殺死。姬猛死后,其同母弟姬匄即位,是為周敬王,姬朝隨即又把姬匄趕走,自立為王……
周室的這一次動亂,歷時近二十年,直到公元前502年方才完全平息。期間周敬王姬匄被姬朝逼得數度逃亡,如喪家之犬,多虧了晉國多次起兵相助,才保住了王位。
洛陽周山,周三王陵所在
而那時,已是晉定公姬午在位第十年。
姬午在位時間很長,共計三十七年。前十年(即公元前512年至公元前502年),他忙于“尊王”,晉國多少還有些霸主的模樣,起碼能從表面上獲得某些諸侯的敬畏。其后二十多年,連這表面的敬畏也漸漸失去了。
事實上,就在公元前506年春,當晉國接受蔡昭侯姬申的請求,邀集大小二十余國會于召陵,欲圖伐楚時,晉國的霸主威嚴已經喪失殆盡——荀寅向姬申索賄不成,勸說晉執政士鞅退兵,士鞅竟然同意。如此大張旗鼓的軍事行動,以如此兒戲的方式草草收尾,諸侯們自然會瞧不起晉國。
山西省博物院鎮館之寶,晉侯鳥尊
晉國的衰落已是不爭之事實。至公元前502年時,中原的重要諸侯,多數已經叛晉,除了明目張膽的齊國,尚有鄭國、衛國,明確站在晉國一方的,只剩下魯國。此年秋天,晉國先后討伐鄭、衛,雖然有魯國的幫助,竟然都不能得勝,而且還致使鄭、衛結盟,聯合抗晉。
兩年后,局勢對晉國愈發不利。公元前500年,齊、魯兩國會盟于夾谷(齊地,在今山東省萊蕪市境),齊國歸還所侵之魯地,與魯國握手言歡。次年魯國又與鄭國結盟,徹底背叛了晉國。至此,齊、魯、衛、鄭聯起手來,在齊國的領導下共同對付晉國,終于使晉國綿延一百多年的霸主地位煙消云散。
就在此時,晉國內部起了大亂,六卿內訌的大幕急速拉開。
對晉定公姬午而言,這才是真正的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