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啟建夏朝
在歷史上,大禹之后,
就是他的兒子啟繼承了王位。
但事實遠沒有這么簡單!
因為大禹在晚年的時候,
看中的是東夷部落的首領益來當繼承人。
但是這個益并沒有什么實際的功績,
所以在民眾當中沒有威望。
與此同時啟在暗中培養勢力,
不斷擴大自己的威望。
等到益繼位之后,
各個部落的首領都不臣服于他,
反而為啟馬首是瞻。
在這么一個情況下,
益覺得自己就不要自討沒趣了,
于是就把邦國首領的位置讓給了啟。
啟繼位為王之后,就建立了夏朝,
并且廢除了禪讓制,
開啟了父傳子家天下的時代。
這個變動也是奴隸制國家形成的重要標志。
二、太康失國
啟去世之后,他的兒子太康繼續當王。
但是太康這個人,荒唐的很。
常常不理政事,縱情聲色。
據說他曾經去洛水北岸狩獵,
一去就是十年。
這樣的行為,引起了百姓的強烈不滿。
東夷部落有窮氏首領后羿,
就利用民眾的情緒,發動了兵變,
將太康驅逐,扶持太康的弟弟仲康上位。
仲康死后,他的兒子相戴上了王冠。
但是此時的夏朝實際的掌權者是后羿,
所以沒多久他就把相的王位篡奪了。
可是后羿并沒有記住太康的教訓,
他當王之后就變成了第二個太康,
到處狩獵,尋歡作樂,
并且寵信阿諛奉承的寒浞。
寒浞就不斷地攛掇后羿出去巡游,
好自己在暗中培養勢力。
后來寒浞突然發難,
殺死了后羿和他的族人,搶了王權。
他還派自己的兒子去攻打斟灌氏、斟尋氏。
殺死了逃到那里的夏王相。
當時相的妻子已經有了身孕,
匆匆逃回了母國有仍氏,生下了少康。
三、少康中興
少康長大之后,擔任有仍氏畜牧的官職。
但是寒浞依舊沒有停止追殺少康的行為,
少康只好逃到有虞氏。
在有虞氏的幫助下,
少康有了自己的一星半點勢力。
他不斷地招納夏朝的流民,擴大自己的勢力,
準備著奪回夏的統治權。
與此同時,夏朝老臣靡奔逃到有鬲氏,
并在那里召集斟灌氏、斟尋氏的遺民。
少康和靡聯合起來,
最終總算是殺死了寒浞和他的兒子們,
重新掌控了夏的統治!
四、孔甲亂夏
孔家是夏王不降的兒子,
但是他的性格乖張,沒有治國的才能,
所以他父親就沒把他考慮到繼承人的范圍中,
而是把王位讓給了弟弟扃。
扃死后,他把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廑。
廑后來病死了,王位就落到了孔甲手上。
但是孔甲做事真的是一點也不上路子,
淫亂不堪,信奉鬼神。
他在位短短九年,就讓夏后氏的德望衰敗,
邦國、諸侯,紛紛叛離。
夏朝也從此,走上了末路。
五、夏桀亡國
孔甲之后,夏朝又傳了三代。
最后一任君王夏桀,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
傳說中他聰慧過人,孔武有力,
本該是個當君主的好材料,
但是他不務正業,沒有盡到半點君王的職責。
整日里花天酒地、荒淫無度。
他寵愛貌美的妺喜,
為了討美人歡心,不惜大興土木。
只為了和她縱情享樂,
絲毫不顧及不體恤臣民的艱難。
據說夏桀命人修建的酒池達到可以行船,
堆積的酒糟長十里,
酒池中的美酒可以讓三千人痛飲。
除了生活上的奢靡,
他還任用奸佞,濫殺忠良,對外窮兵黷武,
使夏朝最后一點國力也被耗盡,最終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