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記》次元里,在經歷了商湯到太甲這段時間的政局跌宕之后,商王朝在伊尹的努力之下,重新回到穩定的局面。他在商王朝的影響力無疑是巨大的。沃丁即位之后,異常長壽的伊尹也熬不過時間,他在去世的時候是否還有遺憾和顧慮呢?在他的蔭蔽下長大的沃丁是不是會因為他的死長出了一口氣呢?我們只在《史記》次元里講史記,會發現只有幾句話的沃丁時代還提到一個人的名字:咎單。
010
按照《殷本紀》簡單的記錄,在《史記》這個次元里,伊尹的死很正常,他完成了他的使命,在舉國上下對他的一致認同中安然去世。這是一個完美的人臣形象,必然會得到認同和褒揚。所以他也理應得到善終,死后也受到應得的禮遇。
此時的商王朝應該是安定的,在簡單的記錄里,可以看出沃丁的一生雖然沒有商湯那樣的作為,也沒有他父親太甲那樣有一份過硬的執政成績單,總體來說,應該也不錯。這意味著他在他的一生中,沒有什么可圈可點的關鍵性事件,也沒有需要特別需要記錄成就。這也不錯,他應該是一個中規中矩的君主,不折騰。這種局面應該是伊尹留給他的一份遺產。穩定和諧,也可能是謹小慎微的。
這很可能還意味著,即便伊尹已經死了,沃丁仍然沒有機會按照自己的意思辦。或者他在位的事件非常短,在商王朝的伊尹后時代,他并沒有來及做什么,留給他的時間就過去了。就在他執政的這段時間,《史記》的作者司馬遷還提到一個人,咎單。
“太宗崩,子沃丁立。帝沃丁之時,伊尹卒。既葬伊尹於亳,咎單遂訓伊尹事,作沃丁。”
這段話就是關于沃丁時代的簡單記錄。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時代留在《史記》次元里的重要事件,第一是沃丁得即位,第二是伊尹的死。第三就是講咎單。不難看出,在這個商王朝的這個歷史時期,沃丁沒做什么事,但咎單做了。
咎單是誰呢?在《殷本紀》里,只有兩處提到過他的名字,幾乎可以被忽略的。簡單地說,他是一位商湯時代的老臣,而且在商湯時代,他已經位高權重。
在商湯集團里,他的地位有多高呢?《殷本紀》里,第一次提到他是在商湯滅夏之后,商湯發表了他著名的《湯誥》,以令諸侯。“伊尹作咸有一德,咎單作明居。”這說明什么呢?也就是說在,在商和夏的戰爭結束之后,商王朝建立之初,發布過三份很重要的文件,一份是商湯發布的《湯誥》,一份是伊尹發布的《咸有一德》,還有一份就是咎單發布的《明居》。至于后兩份的具體內容,《史記》中并沒有記錄,但是可以肯定,這三份應該是綱領性的文件,內容上應該是互為補充,或者是伊尹和咎單對于《湯誥》的解讀,無疑存在邏輯上的一致性和延續性。
這說明什么問題呢?第一點,對于《湯誥》這種綱領性文件的解讀上,伊尹和咎單擁有解釋權。而且這種解釋的權威性是得到認可的,是和商湯的意思是一致的。
第二點,這件事被記錄下來,并且點了咎單的名,說明咎單在那個時期已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是商湯時代的老臣,而且和伊尹一樣,異乎尋常的長壽,一直歷經幾代君主的變更,到了沃丁時代,依然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地位似乎在伊尹死后,又上了一個臺階,而且更鞏固了。
在《殷本紀》記錄的沃丁時代的三件大事里,我們不難發現,咎單主導的這一件才是最重大的,也是對現實影響最為直接的。其他兩件不過算是在收拾后事。“既葬伊尹於亳,咎單遂訓伊尹事,作沃丁。”這句話的意思可以理解為,伊尹死后,咎單成為伊尹的繼承者,承擔起了監督沃丁的職責,同時也在保證伊尹時代所確定的方針政策要得到堅定不移的執行。“咎單遂訓伊尹事”,這事是針對誰的呢?應該就是不斷地在沃丁的耳邊敲警鐘,念緊箍咒。這估計也讓沃丁很頭大。
我們可能更愿意理解為沃丁是一個平庸無能的君主,只是在賢臣的庇護之下,安然度過了他作為君主的那些年。從這個角度看,他無疑是幸運的。換一個角度來看,對于沃丁的一生,伊尹一直陰魂不散。有一個和伊尹同時代的老家伙,一直都在用伊尹這塊招牌不停說事。看看這句話不難看出,咎單拿來說事的不是商湯,也不是太甲,而是伊尹。這說明什么呢?說明只有伊尹在那個時代有足夠的威望和震懾力。商湯已經太久遠了。沃丁的那個時代也許早就忘記了他們的祖上,而伊尹剛剛離去不久,音容猶在。咎單這個老家伙也是聰明極了。所以他在作《沃丁》的時候,說的是伊尹而不是商湯。
我們不知道是不是商王朝的從太甲和伊尹共治的時代進入到了沃丁和咎單共治的時代,使得商王朝繼續維持著弱君強臣的狀態。這也許就是伊尹的生前的安排。他應該有這樣的遠見。他把商王朝的未來交托給一個他多年老朋友咎單的手上,他們從商湯時代就一直在一起了,交給別人估計他也不放心。他們也真是為了這個王朝的事業發展操碎了心。
我們也不知道咎單又活了多久,他是死在了沃丁之前還是死在了沃丁之后。不管怎么說,商湯時代老臣們影響力一直延續到沃丁時代。從沃丁以后的幾代君主來看,他們應該是試圖改變這種狀態的,但是結果好像并不好。
沃丁死后,即位的是他的弟弟太庚。這讓商王朝又進入下一個循環。這個循環一直持續到太戊上位,任用伊陟,才開始了商王朝的有一次復興。據說,伊陟就是伊尹的兒子。如果是的話,那么多年,他去哪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