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前期和親公主一覽:1、弘化公主(62...
1、弘化公主(623年~698年),淮陽王李道明之女,唐太宗貞觀十四年(640年)嫁吐谷渾末任可汗慕容諾曷缽,吐谷渾滅亡后移居涼州,周朝圣歷元年薨于靈州,時年76歲;
2、文成公主(625年~680年),其父史書未記載,多猜測為江夏郡王李道宗,唐太宗貞觀十五年(641)正月十五嫁吐蕃第33任贊普松贊干布,唐高宗永隆元年,文成公主因患天花去世,享年55歲;
3、金城公主(698年~739年),本名李奴奴,邠王李守禮之女,唐中宗景龍四年(710年)嫁吐蕃第36任贊普尺帶珠丹,開元年間病逝,享年41歲;
4、永樂公主(生卒不詳),楊氏,為唐太宗孫子李續外孫的女兒,唐玄宗開元五年(717年)嫁契丹首領松漠郡王李失活,李失活死后嫁其弟李娑固;
5、固安公主(生卒不詳),辛氏,唐玄宗從甥女,父為辛景初,開元五年(717年)嫁奚首領李大酺,李大酺戰死后嫁其弟李魯蘇,最后與李魯蘇離婚;
6、燕郡公主(生卒不詳),慕容氏,唐玄宗堂姑母之女,父為慕容嘉賓,開元十年(722年)嫁契丹首領李郁于,李郁于死后嫁其弟李吐于;
7、東華公主(生卒不詳),陳氏,唐玄宗外甥女,開元十四年(726年)嫁契丹首領松漠郡王李邵固,李邵固被殺后投奔盧龍軍;
8、東光公主(生卒不詳),韋氏,唐中宗女李季姜之女,父親韋捷,開元十四年(726年)嫁奚首領李魯蘇(固安公主與李魯蘇離婚之后),后夫妻二人逃奔長安;
9、和義公主(生卒不詳),告城縣令李參之女,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嫁寧遠國(原稱拔汗那)國王阿悉爛達干;
10、靜樂公主(~745年),獨孤氏,唐玄宗女信成公主之女,唐玄宗外孫女,天寶四載(745年)嫁契丹王李懷秀,不久因安祿山為了邊功而數次殺掠奚與契丹人,導致李懷秀反叛,殺死靜樂公主;
11、宜芳公主(?~745年),楊氏,唐玄宗女衛國公主之女,天寶四載(745年)嫁奚王李延寵,不久因安祿山為了邊功而數次殺掠奚與契丹人,導致李延寵殺死靜樂公主而反叛;
點評
1、唐朝前期,唐太宗、唐中宗和唐玄宗三位皇帝在位時,采取和親政策,先后有11位宗室女被封為公主,出嫁異族首領;
2、唐朝前期和親公主出嫁的政權主要為:吐谷渾、吐蕃、契丹、奚及拔汗那;
3、這11位和親公主當中,有2位出嫁吐蕃,1位出嫁吐谷渾,1位出嫁西域拔汗那,4位出嫁契丹,3位出嫁奚人;
4、出嫁吐蕃和吐谷渾的和親公主出自唐朝統治者本姓,而出嫁契丹和奚的和親公主多為外姓;
5、唐太宗、唐中宗時期和親主要為西方政權,而唐玄宗時期的和親主要為北方部族;
6、唐太宗時期和親公主有2位,唐中宗時期為1位,唐玄宗時期有8位之多;
7、唐朝和親公主大多善終,有兩位被殺害,分別為靜樂公主和宜芳公主,主要被安祿山拖累而被殺。
和親政策起自西漢,終于清朝,加強了中原王朝與周邊政權的聯系,推動了歷史的發展!
@對話歷史 編輯匯總,喜歡的給個關注吧!
#歷史冷知識# #歷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