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來說,“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是難以逾越的,所以這條巍峨的山脈就成為一道天然的阻隔,它把亞洲大陸的南延部分隔絕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但這片土地的面積又小于通常意義上的大陸,所以這里被稱為“南亞次大陸”。
南亞次大陸
印度是南亞次大陸上最大的國家,妥妥的地區性大國,就是放在整個亞洲,甚至全球,也是有一點影響力的大國。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曾經創造出燦爛的文化,后來遭到西方的殖民統治,有了一段比較黑暗的歷史,然后經過艱難的斗爭,印度實現了獨立,現在的印度已經成為南亞地區的唯一大國。作為文明古國,印度是很多宗教的起源地,包括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然而現在的印度一點都不佛系,她甚至把消滅巴基斯坦寫入了憲法之中。
恒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印度的鄰國有9個,分別是中國、孟加拉國、緬甸、巴基斯坦、不丹、尼泊爾、、斯里蘭卡、馬爾代夫、印度尼西亞,除了中國和巴基斯坦以外,印度與其他鄰國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呢?應該說,大多數都不太融洽。印度雖然與接壤的國家山水相連,在歷史、文化、宗教上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但是作為南亞次大陸上首屈一指的大國,印度把南亞次大陸和印度洋視為自己的勢力范圍,這勢必引起其他國家的不滿,常常導致與鄰國的關系緊張。而且,印度的抱負還不局限于只當一個南亞大國,她夢想著成為世界性的大國。尼赫魯曾經在《印度的發現》一書中指出:“印度以她現在所處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印度的這種抱負無疑加劇了與鄰國之間的緊張關系。今天,我們來講講印度與馬爾代夫之間的關系。
尼赫魯一直致力于爭取印度的民族獨立
馬爾代夫是印度洋上的群島國家,陸地面積298平方公里,是亞洲最小的國家。馬爾代夫距離印度大陸大約1200公里,由于地緣的關系,馬爾代夫自古就與印度往來密切。曾經,馬爾代夫是貝殼的重要產地,大量貝殼被運到印度西海岸港口城市卡利卡特,然后作為壓艙物運往非洲或歐洲,這些貝殼在非洲作為貨幣用于購買黑人奴隸,然后黑人奴隸又被運送到美洲的種植園里從事勞動。作為島國,除了海產品以外,馬爾代夫物資匱乏(那時候可沒什么旅游業),印度大陸為這個群島國家提供了大米等重要物資。那時,馬爾代夫與印度關系密切,時至今日,馬爾代夫仍有大約2萬多印度人。
古代印度洋貿易航線
馬爾代夫現后被葡萄牙、荷蘭、英國侵占,于1965年擺脫英國獲得獨立。1976年,馬爾代夫與印度建立外交關系,然而建交后兩國往來平淡。1988年馬爾代夫發生政變,政變方是另一島國斯里蘭卡的“泰米爾伊拉姆人民解放組織”。印度的泰米爾人和斯里蘭卡的泰米爾人是一個民族,1987年印度和斯里蘭卡簽訂“和平協議”,幫助斯里蘭卡解決泰米爾人的問題,所以此次事件,馬爾代夫總統很自然地請求印度出兵援助。一直視印度洋為自己勢力范圍的印度正想擴大在印度洋上的影響力,立即派遣1600名傘兵空降馬爾代夫首都馬累,行動代號“仙人掌”。雖然印度軍隊比較菜,但收拾80名乘游艇登陸馬累的雇傭兵還是不成問題的,政變被平息。此后,馬爾代夫總統加堯姆多次訪問印度,雙邊關系急劇升溫。上世紀90年代以后,印度加大了對馬爾代夫的經濟援助,涵蓋基建、衛生、航空、電信以及勞工等多個領域。
馬爾代夫地圖
印度對馬爾代夫的援助是有條件的。2009年8月20日,兩國簽訂了一項協議:印度永久性地在馬爾代夫駐有兩架直升機,還將幫助其在所有26個島礁上設立雷達監測沿海船只和飛機,而這些雷達與印度沿海的雷達是聯網的。從此,馬爾代夫成為印度在印度洋上安插的眼睛,印度南部海軍司令也把馬爾代夫納入印度的安全網。恐怕,在印度的觀念里,印度和馬爾代夫之間的關系是一種類似于琉球古國與清政府那樣的附庸關系,所以印度要求馬爾代夫遵守“印度優先”這種不平等的承諾,當馬爾代夫與中國簽署自貿協定后就引起了印度方面的不滿。
鳥瞰馬累
印度的霸權主義自然引起主權國家的不滿,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馬爾代夫始終有反對印度的力量。現任馬爾代夫總統亞明并不親印,而是積極聯絡美國、中國、沙特、巴基斯坦等國家。印度與馬爾代夫之間隔閡日深,只是由于天然地理上的原因,不得不對南亞次大陸上的唯一“大象”打“太極拳”,學會獨善其身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無奈。
馬爾代夫總統亞明
總的說來,印度和馬爾代夫之間的關系還算是比較簡單的,然而,印度與另一鄰國孟加拉國之間的關系真可謂錯綜復雜,下一期我們來講講印度與孟加拉國之間的關系。
碼字不易,若您喜歡,煩勞點個關注,這將是我們持續創作的動力。
參考文獻:
1、《列國志·印度》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百度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