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對于中國人關于地下世界的想象,不光是陰間統治階層的建立,由于佛教的影響,加上咱們老祖先自己的想象,還在地下世界構建了一套強大的“暴力機關”--------地獄。而且這監獄還是像現在的摩天大樓一樣——摩地大樓。共分為十八層,根據人們在陽間的所作所為分配不同樓層,比如你在陽間挑撥離間,搬弄是非,恭喜你可以居住在第一層地獄里,只需要沒收作案工具——拔除舌頭就行了,如果你放火,那就到第六層去,這里有炮烙之刑等著你(產權應該歸蘇妲己吧),如果你偷工減料,買賣婦女兒童,那么恭喜你可以住到最高層(應該是最底層)十八層地獄了。
十八層地獄的說法源于《十八泥犁經》,其實佛教關于地獄的說法還有八寒地獄、八熱地獄、近邊地獄、孤獨地獄,不過加起來也是十八種,想必是根據地獄的不同特征所做的不同分類罷了。
其實除了佛教,其他宗教也有地獄,這倒未必是宗教創立的,主要是由于過去人死后就埋葬,很自然的就讓人以為地下是死人的世界。例如公元前70年代的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在他的《埃涅阿斯紀》中就讓主角游歷了一番地獄,在他們的筆下,這個世界的也有一條大河。這個河上沒有中國這樣的奈何橋,只有一個“迷津渡口”,艄公卡隆就負責擺渡這些鬼魂,不過不是免費的,需要交納一定費用才能度過去。三頭狗刻耳柏洛斯守在入口,對進去的人毫不阻擋,不過任何人都休想從它旁邊溜出去。主角在地獄遇見了他的父親,東西方關于人死后的形象想象驚人一致,都是如煙如霧,主角埃涅阿斯紀試圖就擁抱住在冥間的父親,卻見父親像煙一樣從他的手指之間游走了。
艄公卡隆
三頭狗
但丁十分崇拜維吉爾,他在名作《神曲》中游歷地獄的時候,帶領他的人就是維吉爾,不過在但丁筆下,這個世界又有了另一番樣子,《地獄》篇里說這個地獄位于耶路撒冷下面,上下九層(比佛教的十八層少了一半),上寬下窄,仿佛一個大漏斗,鬼魂根據自己的罪行被安排在不同層次受苦(這個架構和佛教挺像)。最下面的一層是一個冰湖,惡名昭彰的魔王盧奇菲羅(也就是撒旦)就住在湖水的中央。
但丁在導游維吉爾帶領下游覽地獄
還在游覽
地獄圖
在中國人的想象力,地府是隸屬于天庭的,不過在行政上高度自治,但是在西方的神話體系里,地府是和上天平等的,甚至是敵對的,基督教神話里的地府是敵對上天的,魔鬼撒旦就是一個背叛上帝的六翼天使,他要和上帝搶奪世界的統治權。
在希臘神話體系里,掌管幽冥世界的是哈迪斯,他之所以掌管冥府是因為他和兄弟抽簽決定分管的地盤,他抽中了地府,所以就成為了冥王,并不是任何人任命的,所以他對地府的管理權也是高于中國的閻王爺了,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哈迪斯對他那眾神之王的弟弟宙斯并沒有多少尊敬,甚至都敢起兵抗爭,其獨立性可見一斑。有趣的是希臘神話里這位冥王由于掌管地下,他不光管理那些鬼魂,礦產也是他的私有財產,這讓哈迪斯成為有錢的神仙,比咱們這兒的閻王爺可強多了。
冥王
哈迪斯掌管的冥界在希臘神話里被稱為塔爾塔羅斯,這里似乎沒有分層,而是直接位于深深的地下,《神譜》里說這里到地面的距離,等于地面到天空的距離,其深度可想而知。
而哈迪斯的工作職責就是每天查看是否存在能讓太陽光照入的縫隙,一旦發現就立刻彌補。我倒不覺得這是一種殘酷的防守,而是對地下世界的一種防護。因為地下世界的許多生物根本就見不得光,比如僵尸。
中國的僵尸一般都只在晚上活動,無論這僵尸在夜晚多么厲害,只要天一亮(甚至不需要天亮,公雞一叫就不行了——什么《子不語》我就不說了,直接看林正英的僵尸系列電影就是了),立刻就變成一具尸體,毫無反抗能力——這基本上成為中國僵尸故事中的必然要遵守的一個準則。相比之下西方世界的僵尸(嚴格的說應該叫喪尸)卻沒有這個缺點,他們白天黑夜都可以橫行無阻。和中國僵尸一樣害怕陽光的西方妖孽要屬吸血鬼了。
而吸血鬼之所具備這個特征是因為最早的吸血鬼跟中國的僵尸一樣都是死人變化來的,在東歐的民間傳說中,吸血鬼就是人死后從墳墓里復活后變成的,當時人們為了防止出現這種變異,要將尸體面朝下埋葬,或者尸體身上放一個十字架等(至于吸血鬼家族云云那是后來小說家之言了)。正是由于這一來源,導致吸血鬼在陽光下會灰飛煙滅。不過后來西方吸血鬼小說眾多,許多小說開始讓吸血鬼拜托這一缺陷,例如在《吸血鬼日記》里,戴上一枚戒指就可以不怕陽光了。
關于避光的方法,你的研究有什么進展嗎?
在地下的世界里,除了這些別無去處的鬼魂和死尸,近百年以來,隨著人們想象力的發展,一些奇幻故事的精怪也都被安排住在地下。有趣的是這些精怪都有一個共同特征:長得矮。這一點,中西也是暗合。
《封神演義》里有個土行孫,雖然不生活在地下,但他的本領就是一旦鉆入土中就如同魚歸大海,這本領令許多大仙都望塵莫及,他就是個侏儒。
但西方的侏儒可就沒有中國的侏儒這么善良了,在西方他們在形象上是丑陋的,一個個身形扭曲,腿短手長,頂著大腦袋和一張飽經風霜的臉。行為上也是邪惡的,在北歐神話故事里他們見不得太陽光,一旦太陽照到他們就會變成石頭。
和侏儒一樣矮小的地精和哥布林也生活在地下,但是地精的形象比侏儒好看多了,一般都是矮胖矮胖(中國神話里也有地精,指的是何首烏,據說吃了這個能夠成仙,在神話故事里何首烏一旦幻化成人形出現其形象就是個白胖白胖的娃娃——可以參見張果老的故事),形象是呆萌呆萌的。例如《哈利波特》中的地精就居住在花園的洞穴里,靠吃食植物的根莖為生,只是這些地精呆萌呆萌的沒有多大的本事,很輕易就能抓到。
跟地精長得很像的哥布林雖然也生活在地下,但比地精卻厲害多了,他們不同于地精呆萌的形象,他們長著一身深綠色的皮膚,樹著像兔子一樣長長的耳朵,性格更是貪婪狡猾,所以羅琳在《哈利波特》里讓他們成為巫師銀行古靈閣中的員工。
西方人重視礦藏,這些生活在地下的生物都能尋找地下的礦產和寶藏,所以奇幻故事里的武器都和他們有點關系,例如在《哈利波特》里格蘭芬多寶劍就是哥布林們打造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