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蒂爾達·斯文頓(Tilda Swinton)的氣質,那一定是
——“亦雌亦雄、亦正亦邪、氣質超越性別”。
英國《獨立報》曾這樣評價蒂爾達:“ 她似乎根本不像是地球人 。”
并不是夸張,君主立憲制的英國從有許多家境優渥的貴族女人。
好萊塢從來不乏美艷動人的女明星。
女權主義的旗幟下更是擠滿了雄心勃勃的獨立女性。
但是,沒有一個人能像59歲蒂爾達·斯文頓一樣。
她曾經是威爾士王妃戴安娜的同窗,還是她們班的班長。
她來自英國三個最古老的家族,可以追溯到9世紀,有近千年的歷史。
她生于貴族圈,卻拒絕成為公爵夫人和名媛。
她有著多重身份:
小眾電影中的千面女王、時尚圈的靈魂繆斯、行為藝術者。
文學雜志《Sembla》的長期撰稿人、劍橋大學畢業生。
奧斯卡、金球獎、威尼斯電影節、柏林電影節、歐洲電影學院獎獲得者。
還和昆汀一起擔任過戛納電影節的評委。
作為和弗里達、波伏娃齊名的女權領袖,她主張權利的方式,是身體力行,證明了
——“成為自己比任何事都重要”。
蒂爾達·斯文頓說過最酷的一句話就是:
我的生活很富裕,我沒有任何職業規劃。
事實上我沒有職業,我只有生活。
蒂爾達·斯文頓生于一個古老的蘇格蘭貴族家族。
她的家族是英國最古老的三大家族之一。
她的曾祖父喬治·斯文頓是蘇格蘭著名的政治家。
而父親約翰·斯文頓爵士,曾經在英國女王的白金漢宮衛隊里擔任少將。
雖然蒂爾達接受了最嚴格刻板的英國教育,但是她的自我定位始終是“蘇格蘭演員”
——而非英國演員。
她很難理解“英國”本身的文化意義,認為英格蘭與蘇格蘭的文化有著本質的不同。
蘇格蘭更接近歐洲主流文化,而在英國的其他地區,她覺得自己像是個“外國人”。
英國由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以及北愛爾蘭等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
蒂爾達曾在2009年和電影制作人馬克·卡曾斯合作,自己貼錢創辦了蘇格蘭文化的獨立巡回電影節。
他們將一個33.5噸重的便攜式電影院裝在了卡車上,將它緩緩拖過蘇格蘭高地。
所到之處,觀眾只要穿上蘇格蘭裙就能免費看電影,還可以將電影中的藝術符號制作成服飾穿戴起來。
紀錄片《電影無處不在》專門記錄了這個自由而熱烈的巡回過程。
蒂爾達從小生活在貴族圈子里,能輕易接觸到王室成員。
和戴安娜幼年相識,一起生活在西希斯貴族女子寄宿學校↓
在戴安娜的回憶里,寄宿學校的生活是“快樂時光”。
她卻公開反對“寄宿學校”的模式,認為這里的環境“非常孤獨和孤立”。
和其他驕傲的貴族孩子不同,蒂爾達既不想嫁入王室,也不想做公爵夫人。
她不想要一眼能看到頭的生活。
她成為全班唯一一個四門考試均為A-level的女“學霸”。
進入英國名校劍橋大學,1983年畢業時,又同時拿到社會政治學和英國文學雙學位。
長著一張“莎翁劇女主角”面孔的蒂爾達,隨后進入了皇家莎士比亞劇團。
——英國極負盛名的職業劇團。
這段寶貴的經歷,為她的演藝生涯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日后她活躍在小眾文藝電影中,塑造了一個個極富中性美的角色。
在今日的互聯網上一般稱為——總攻。
從宮廷侍衛少年、美艷皇后、人造人、出軌的妻子、吸血鬼、古典美人、家庭主婦到丑女、甚至還有老頭子。
她對人物把握之精準,涉獵角色之廣泛,幾乎無人能及。
她飾演過的角色
最近的一個角色,是在《奇異博士》中飾演年齡超過700歲的古一法師。
被稱贊為“穿著一身麻袋,依舊氣場爆棚”。
只活躍在先鋒導演小眾電影中的她,也是難得一次出現在商業電影中。
在原版漫畫中,古一法師是個干癟的亞洲男人。
導演原本打算從比爾·奈伊、摩根·弗里曼還有渡邊謙這幾位重量級男演員中選擇。
最終卻傾倒于她身上跨越性別、跨越種族的神秘氣質。
實際上,蒂爾達演過的“離經叛道”的角色還多著呢。
第一次在熒幕上看到蒂爾達,還是《地獄神探》中的大天使加百利。
179cm高挑的個子,瘦削的身材,雌雄難辨的氣質,簡直不要太獨特。
從天而降一腳踩在主角身上,氣場毫不輸給飾演康斯坦丁的基努里維斯。
蒂爾達的五官算不上多好看,但是無論是冷漠英氣、妖嬈嫵媚,疏離孑立、還是神經質、非人類,她都能做到“千人千面”。
2012年,在吸血鬼題材的文藝片《唯愛永生》中,她和小自己21歲的抖森飾演一對攜手在人間數百年的吸血鬼情侶。
把吸血鬼的“異類感”,孤獨了太久的絕望與神經質。
以及深入骨髓的高貴冷漠演繹的入木三分。
她還在電影《陰風陣陣》中分飾二角。
其中一個角色是步履蹣跚的老男人,在公開之前,誰也不知道這就是蒂爾達飾演的。
劇組為了保密,甚至還虛構了一個男演員的名字作為“掩護”。
蒂爾達每天要化4小時的“老人妝”,從脖子的皺紋到假下巴,甚至還戴上假的男性器官......
在電影上映后,蒂爾達的“老男人”角色直接造成了轟動。
在1992年先鋒電影《奧蘭多》(又名美麗佳人歐蘭朵)里,她飾演了一個可以隨著溫度變化,在男女性別間游轉的美少年。
這部電影改編自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同名小說,那是她最喜愛的作家。
弗吉尼亞·伍爾芙,意識流文學代表人物,被譽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
奧蘭多是一個深受伊麗莎白一世女王寵幸的貴族少年,因為女王的寵愛而獲得巨額財富,并活了400年青春不老。
他曾愛上俄國公主,卻遭到背叛,每次遇到重大挫折后都會沉睡數日,然后性情大變。
在電影中,奧蘭多最后徹底變成了女人,她作為貴婦與詩人們探討如何尊重女性。
她拒絕英國貴族的求婚,成為真正的獨立女性。
電影的敘事從伊麗莎白時代到維多利亞時代,橫跨四百多年歷史。
從蒸汽機出現、工業革命再到第一、二次世界大戰,以及后工業時代,奧蘭多的故事是以英國四百多年的發展歷史作為背景。
在整個飾演的過程中,蒂爾達也思考了很多自身性向與性別認同的問題。
她身體扁平,不喜歡涂唇膏和畫眉毛。
坦言自己每次化妝都感覺在“男扮女裝”。
即使在隆重的頒獎禮上也是淡妝
她最自在的狀態,其實是素面朝天,穿上利落的西裝,將短發厚梳,cos大衛·鮑伊。
從《布達佩斯大飯店》中的面容干癟的老婦人↓
到《雪國列車》里欲求不滿、貪婪愚蠢的列車“二把手”↓
《納尼亞傳奇》中的女巫↓
每部電影都不同,每個角色跨度都極大。
永遠在嘗試,對于她來說,沒有什么不可能。
甚至有人開玩笑說,就算要蒂爾達演一個桌子,一定也會很傳神吧。
下面這幾張圖,誰能想到是同一個人呢↓
在今天這個時代,大眾審美趨于同質化。
亞洲對普通女性的審美標準多是“白幼瘦”的蘿莉美少女風。
也因此衍生了如同工廠流水線一般的整容產業,開眼角、墊鼻子額頭、削下巴。
修圖從頭到腿都必須白的發光。
連舒淇、袁詠儀這種出道多年的氣質掛美人,都難逃粉絲濾鏡下的二次修圖↓
舒淇的原圖被粉絲調色變得更加白皙
袁詠儀的照片被粉絲“美顏”
甚至粉絲群體對于男明星的審美也因此受到影響。
很多男偶像的“飯拍”和工作室修圖,也都要求水潤紅唇、眼神迷離、膚色白皙。
恨不得向網紅看齊。
像蒂爾達·斯文頓、凱特·布蘭切特以及天海佑希這種擁有超越性別之美的“大魔王”,卻越來越罕見。
天海佑希
女性的美麗,并不在于必須符合某一類大眾的審美標準。
而是在于與他人不同之處,你特立獨行的氣質與才華。
你不需要對著鏡頭賣萌喵喵喵,也不需要穿上減齡的短裙長襪露出“絕對領域”。
健身時揮汗如雨的你,在職場上精明干練的你;
對著鏡子涂口紅的你,與家人理性溝通的你:
取悅自己而非他人的你,才是最美麗而珍貴的。
你覺得一位女性最美的樣子是什么狀態下呢?自信?強大,還是溫柔?
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