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方子,治好患者的糖尿病,還順帶解決了干眼癥,玄機在哪里?
“大夫,我血糖升高已經十年了,原來180多斤的身體,現在瘦的不到130斤,平時感覺頭重,腰酸腿軟,口干口渴,一直在吃降糖藥,但是病情卻得不到控制,我都快絕望了。”患者說。
我說:“十年前就開始血糖升高,你是什么時候開始治療的呢?”
他說:“剛開始我就去醫院做了尿糖測定,西醫診斷我為2型糖尿病,開了二甲雙胍和阿卡波糖,并配合注射胰島素治療,可能是我沒有規律服藥的緣故吧,前兩天去醫院檢查時,血糖仍為10.6mmol/L。”
我說:“得了糖尿病吃降糖藥其實是最笨的辦法。實在沒有辦法才這樣做。”
患者說:“為什么這樣說?”
我說:“你想啊,血糖升高肯定有原因,血糖升高只是最后的結果,不找原因在源頭控制,降血糖不是抱薪救火嗎?”
患者說:“你說的挺有道理,那你說我這病該怎么從源頭控制?”
我看了一下,患者舌苔淡白,脈沉,便對他說:“你這是肝腎的問題。”
開方:生地,山藥,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澤瀉,枸杞,菊花,知母,太子參,砂仁,桑寄生,牡蠣。
患者說:“大夫,血糖和吃的食物關系頗大,和胃有關系我還能理解,與肝脾有什么關系呀?你會不會搞錯了呀?”
我說:“你說的有一定道理,但是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中醫的思維也不是直來直去,你的病位可能是臟腑的任何一個,并不僅僅局限于胃。”
他還是將信將疑,我便接著說:“糖尿病是西醫的叫法,這在中醫‘消渴’的范疇里。
你舌淡苔白,脈沉,是肝腎陰虛之證,病機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燥熱傷陰,陰虛內熱,惡性循環。燥熱之邪耗傷腎陰,并且你已經年過五旬,天癸既竭,腎精不足,腎陰愈虛。
腎累及肝,導致虛火內生,上燔心肺,耗傷肺陰,肺津失布,且足少陰腎經,循喉嚨,挾舌根而行,陰虛水枯津液無以上承,故見口干口渴。腰為腎之外府,肝主筋,肝腎陰虛,腰府、骨骼失于濡養,則見腰腿酸軟。
所以你會有頭重、手足心熱、失眠的癥狀,肝火泄了、腎精足了,病就好了。”
患者說:“我看了那么多大夫,還是第一次聽見這種說法,我先回去試試。”
兩個禮拜后,二診時癥狀稍減,我在上方的基礎上加了黃芪、葛根,三診時,癥狀再減,患者對我說:“大夫,我除了糖尿病之外還有干眼癥,吃了這副藥之后,我的眼睛也不干了,這是怎么回事呀?”
我說:“肝開竅于目,淚為肝之液,津液在目化為神水潤澤雙淚,肝陰不足,淚液生化乏源,從而引起“神水干枯”之癥。肝好了,你的眼睛自然就不干了。”
患者點點頭說:“本來想著能治好糖尿病已經萬幸了,沒想到還有個意外收獲。”
后來患者還來復診了兩次,彼時癥狀已經基本消失,測血糖也已恢復至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