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一中國。
文丨華商韜略 周瑞華
茶,是一個地方的地理IP,也是文化與歷史的載體,追溯茶原產地,是讀懂中國的一種方式。
【一方水土一方茶】
中國幅員遼闊,是世界上地理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
中國國家地理的鏡頭,記錄下了中國多元的地質結構和豐富的地貌,將多姿多彩、風格迥異的自然景觀呈現在公眾面前。
千峰環立、一水抱城的桂林山水,奔騰呼嘯的“黃河奇觀”壺口瀑布,風光旖旎、如山水畫卷的長江三峽,終年積雪、云霧繚繞的南迦巴瓦峰……
這些或壯美、或靈秀的自然風光,立體地呈現“天人合一”的大美中國。但中國之美,不僅美在自然風光,更在其孕育的別致迥異的風土人情和文化內涵。
在中國這片遼闊的土地上,不同的地理環境孕育出不同的作物。《晏子使楚》說: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也正是人們常說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地方的人、物、習俗,都帶著一個地方的特性。
其中,茶的地理屬性又是最為鮮明的。受到氣候、土壤、光照等因素的影響,我國不同產茶區出產的茶,也各有特色。
例如,我國福建省泉州市的安溪縣,境內氣候溫潤,雨量豐沛。土壤土層深厚松軟,保水性好。土質呈紅色偏酸,富含豐富的鋅、錳、鉬等金屬礦物質元素。境內群山環抱,使得安溪免于海風的侵擾。
安溪獨特的地理環境,為鐵觀音茶樹的生長營造了良好的環境。這里出產的鐵觀音,濃郁甘鮮,香氣濃馥持久,是其他產區的鐵觀音無法比擬的。
安溪地理環境獨特 為鐵觀音茶樹生長提供了良好環境
云南西部,山清水秀、云霧繚繞,遠離城市的污染。低緯度高海拔,讓這里年溫差小,日溫差大,雨旱季分明,有利于茶葉內含物質的積累。在水、土、氣候的滋養下,這里產出的普洱茶渾厚、濃郁純香,清苦中又帶著一種寧靜踏實。
茶,鐫刻著原產地的地理DNA,自帶地理屬性。在我國出產的各種世界名茶品類,像安溪鐵觀音、西湖龍井、武夷巖茶……無一不是茶名、地名相連。某種意義上,原產地,決定了茶的品質。
因此,“茶圣”陸羽在其《茶經》中,開篇第一章“茶之源”,講的就是茶葉的產地:“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茶。
【在茶中讀懂中國】
作為中國的國飲,茶不僅與產地地理位置相關,還是中華民族文化與歷史的載體。追根溯源探尋茶背后的故事,就能還原出令中國人沉醉上千年的氣味源頭上的那些人和事。
就拿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西湖龍井來說。
西湖龍井色翠、形美,因生長在浙江杭州西湖龍井村而得名。除此之外,它還有一個“御茶”的身份,這背后還有一段廣為人知的歷史故事:據傳清代乾隆年間,因國泰民安,乾隆皇帝常微服私訪游歷民間。他曾六下江南,四次到龍井茶區觀看茶農采制茶葉,賦詩《雨中再游龍井》,盛贊“西湖風景美,龍井名茶佳”,并將獅峰山胡公廟前的18株茶樹封為“御茶”。西湖龍井因此名聲大噪。
一段逸聞軼事 讓西湖龍井名聲大噪
茶不僅承載著厚重的歷史,還是歷史的見證者。在我國歷史上,茶葉多次作為國禮贈送外賓,成就了一段大國邦交的佳話。
遠的,有尼克松訪華,國家領導人以4兩武夷巖茶大紅袍相贈,開啟中美外交的大門;近的,2018年中印兩國領導人在武漢東湖舉行非正式會晤,茶敘服務便是由八馬茶業提供。為了紀念這一重要事件,當時所使用的茶葉、茶具、茶席、茶服等,被統稱為“東湖之光”。
“東湖之光”見證大國邦交
透過一杯茶,既能看到中國自然之美,還能感受到中國雄渾的歷史文化。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茶葉也有了新的消費需求。
“鐵觀音要喝安溪鐵觀音,龍井要喝西湖龍井”。近幾年,“好茶來自原產地”的理念深入人心,消費者對原產地正宗好茶的呼聲越來越高。越來越多中國茶企也洞察到了這種趨勢,致力于讓山水好茶走進千家萬戶。
以八馬茶業為例,其掌握了茶葉原產地、制茶工藝等稀缺資源,一直致力于推廣正宗原產地好茶,打造高端中國茶——
安溪鐵觀音的代表之作——八馬賽珍珠鐵觀音,便是由八馬茶業董事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烏龍茶制作技藝(鐵觀音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文禮領銜研發推出;八馬的福鼎白茶·殿藏·老樹牡丹,更是由梅相靖和王文禮兩大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聯袂打造。
除此之外,八馬高端明星產品牛一系列,來自武夷巖茶黃金產區,傳承焙火秘技,可謂“山場牛”“原料牛”“焙火牛”;八馬·獅峰龍井的原料產區與十八棵乾隆御用茶樹直線距離僅30米;八馬茶業還掌握了曼夕、老班章、冰島、鳳慶等普洱茶核心產區眾多古樹資源的采摘權,其中包括冰島茶王5株、班章茶王2株,并堅持保護性開采……
八馬茶業在獅峰山核心產區的西湖龍井茶基地
不僅如此,隨著消費結構的升級,公眾的消費訴求,正在從功能性轉向文化性、精神性。品茶,也不僅是品其味,還要追根溯源,探尋茶源頭上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歷史。
除了做一泡好茶,八馬茶業還有一個心愿——向人們講述好茶背后的地理故事,讓消費者了解到,一片方寸大小的茶葉,經歷了怎樣的歷史、人文、氣候的變遷,最終經過匠人之手,將天地精華化作一縷綿長的記憶。
帶著這個心愿,八馬茶業攜手中國國家地理專業制作團隊,一起走進名茶原產地,從“記者+專家+詩人+哲學家”的多維視角,去挖掘當地大美地理和深厚人文,讓好茶看得見、看得懂。
八馬茶業攜手中國國家地理 讓好茶看得見、看得懂
中國國家地理是國內自然、人文地理領域的頭部媒體品牌,用鏡頭和文字發現和展現大美中國,其鏡頭下的中國壯美、旖旎,又有厚重的人文積淀。在本次合作中,雙方將演繹中國茶葉生態美學,通過茶,繪制出一幅中國茶葉原產地的壯美畫卷。同時,中國國家地理也將在消費場景上為八馬茶業提供原產地背書,其“紅框”標志將落地八馬全國超2300家實體門店,讓消費者通過紅色之窗,發現原產地好茶之美。
一花一世界,一茶一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