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一:水仙是用來喝的
水仙是巖茶中典型的民茶,原產于閩北建陽,后移栽至武夷山,產量大,口感親和,價格親民,有滋有味,好喝不貴,從閩北到粵東的廣大民眾,無不以水仙為口糧茶,每日啜飲不可斷絕,現如今巖茶興起,北方的飲茶群體也慢慢喜愛上了這一經濟實惠的武夷巖茶。
現象二:肉桂是用來斗的
肉桂的風格向來以勇猛霸氣為標簽符號,銳利的高香是它具有高辨識度的有效武器,頻頻出現于各種巖茶的斗茶場合,所謂“牛肉馬肉頭獎金獎”之類也成為大家追捧的寵兒,價格自然也是扶搖直上,高不可及。巖客們哪天赴茶約,如若不帶上一款心儀的肉桂,那是絕對不好意思開口談茶論道的;茶店老板若是沒有一款拿得出手的坑澗肉桂,面對巖客也是心虛得很。
現象三:大紅袍是用來送的
大紅袍的定義在巖茶中是最復雜的,實際上它總是在“商品名”和“品種名”之間來回游走,成為賣巖茶時最靈活的銷售工具,也成為禮尚往來的時髦茶品,然而有意思的是,喝它的人不買,買它的人不喝。
現象四:母樹大紅袍是用來想的
母樹大紅袍是一個能看得見的傳奇,武夷山九龍窠崖壁上的六棵母樹,凡是到過武夷山風景區的游客是一定要看這幾棵帶有神話色彩的茶樹的,可是這幾棵茶樹的葉子泡出來究竟是什么滋味,全中國也沒幾個人知道,真的是仙風玉露妙不可言嗎?天才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