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說,喝茶是一種修行。那么喝茶的修行,到底是什么樣的?
茶之別名為“苦口師”,《茶經》亦有曰:“啜苦咽甘,茶也。”
人人皆知苦味怪澀,避之不及,愛茶之人卻主動尋求苦味,啜咽品嘗,這便是一種修行。
凡人喝茶,不為其他,只為從苦澀滋味之中得幽、得趣,喝至滿口生津,肌骨清靈,解脫于世俗的浮躁與孤悶,這也是一種修行。
圣人喝茶,譬如陸羽,游遍山川,考察茶事,拒絕入京為官,不羨榮華富貴,著述世界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開啟一個茶的時代,這更是一種修行。
圖片來自東家·武夷大當家
然而,茶至當代,被可樂、咖啡等飲料掩蓋了光芒,已少有人能耐下心來燙一壺茶,細細品味“啜苦咽甘”的滋味。
當喝茶成為了年輕人之中“性價比不高”的小眾愛好,喝茶的修行,便在于它適當的“反人性”。
毫無疑問,我們身處在一個“人性”不斷被滿足的時代。
趨利避害、貪得無厭、享樂主義……原本是藏在人性深處的軟弱和私欲,如今卻不斷地被挖掘、被支配、被利用。
你的懶惰,被目不暇接的視頻、游戲所滿足。你的貪婪,被商城層出不窮的折扣活動所利用。你的傲慢,被社交平臺喧囂嘈雜的聲音所操縱……
圖片來自東家·武夷大當家
數不盡的娛樂方式,刺激大腦中的多巴胺分泌,像一臺永不停歇的機器。
網絡給以人幻覺,只要擁有一臺手機,每個人都擁有無數選擇。但實際上,除了短暫愉悅后的焦慮與不確定性,你毫無選擇。
美國作家卡爾·紐波特說:“煙草公司只想要你的肺,手機應用商城想要的卻是你的靈魂。”
現代人的喜好和習慣,徹頭徹尾地被改造,能從虛幻的快樂醒來,去感受平淡,去體驗無聊,去找回清靈的味覺、清澈的目光、清醒的頭腦,便是這個世界的逆行者。
圖片來自東家·武夷大當家
所以,喝茶的修行,到底是什么樣的?
千百年來,無論世道如何興盛或頹唐,人間如何繁華或動蕩,唯有喝茶的方式、茶的味道,從未改變。
茶山始終盈綠緘默、霧氣縹緲,春天總會有新的茶芽萌生,茶與喝茶之人,也于裊裊塵煙之中,隔絕外物,滋養身心。
圖片來自東家·武夷大當家
因此,喝茶的修行,是逃離被操縱的喜好與意識,沒有電話鈴聲,沒有未讀消息,回歸最初始,不曾被雕琢銹蝕的狀態,靜坐、放空,找回被放逐的靈魂,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用被“工業調料”浸漬的味覺,體味茶和自然的芬芳。用被“電子屏幕”眩惑的雙眼,觀察風的曲線,樹的搖曳。用被“網紅世界”腐蝕的躁動靈魂,沉心靜氣,修正自我,思考余生。
無論是否有一顆修行之心,閑暇之時,明窗凈幾,盤腿而坐,飲一杯茶,你便是在這滾滾紅塵的修行之中。
撰文:銀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