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蘇軾到底有多厲害?

公元1097年,臥于一葉孤舟之上的蘇軾,正剝著荔枝唱著定州秧歌,看著風景踏著浪,漂洋過海去了儋州。

這個精神矍鑠的小老頭可能已經不記得這是他人生中第幾次被貶了,從北京到海南,從川渝到蓬萊,在必死的路途上,他都能活出另一番滋味!

余光中老師曾說過,如果要找一個古人一起旅行,不要找李白,因為他太傲,不負責任;也不要找杜甫,因為他生活太苦,會很喪;要找就找蘇東坡,因為他是一個有趣的人!

01

不羈的少年

蘇軾是個全才。

論文學,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論書法,他是尚意書風的開創者;

論畫畫,一幅木石圖開出四億天價;

論教育,他教出了海南第一位舉人;

論美食,他可以拍一部舌尖上的大宋;

他是仙嗎?大概是的,我想,他更愿意做人間的東坡先生。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出生于公元1037年,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豪放派詞人。蘇軾出生在眉州,前面還有一個哥哥和三個姐姐,但是都不幸早逝。

幼年時期的蘇軾是大人眼中的熊孩子,他不喜讀書,整天帶著弟弟淘氣。雖然蘇洵多次對蘇軾實行勸學,但收效甚微,于是只能另辟蹊徑,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加以引導。

每當蘇軾在玩耍的時候,蘇洵就故意躲在角落里看書,蘇軾一去,他就故意將書藏起來。蘇軾覺得非常奇怪,認為父親一定是將好書藏起來,不讓他看。

出于強烈的好奇心,蘇軾趁父親出門時,將書偷了出來,并且認真地讀了起來。從此,蘇軾就逐漸養成了讀書的習慣,感受到了讀書的無窮樂趣。

不僅如此,蘇洵也從來不打擊蘇軾的好奇心。

一次,蘇軾在自家的庭院中,發現了一塊黑黢黢光溜溜,正當小伙伴們正在商量用這塊石頭做游戲時,蘇軾覺得這塊石頭表面光滑,且不吃水,覺得可以拿來做硯臺。

蘇洵知道后,不僅沒有批評蘇軾將自己院子挖的天翻地覆,反而是表揚了他有善于發現的精神。之后,蘇洵真的將那塊黑石頭做成了硯臺,送給了蘇軾。

在往后的歲月中,蘇軾一直都珍藏著這塊硯臺。我想,蘇軾之后能成為書法大家,應該是離不開父親蘇洵正確的引導。

蘇洵從來不讓蘇軾死讀書,讀死書,他告誡蘇軾,積極進取固然是好的,但是該退的時候就得退,而且要積極地退回來。

父親雖然希望蘇軾可以讀萬卷書,但他更希望蘇軾能夠擁有快樂的人生,而蘇軾也一直將父親的告誡,奉為圭臬。

蘇洵的言傳身教,讓蘇軾擁有了不拘禮數,開拓進取的卓然之氣,而母親程夫人的教育,對于蘇軾的成長也至關重要。

蘇軾幼年時,父親忙著讀書科舉,一直是母親照顧蘇軾。一日,程夫人帶著蘇軾讀《后漢書》,讀到范滂的故事。

范滂因為堅持心中的正義,被政敵陷害,判處死刑。上刑場前,范滂的母親來與范滂告別,范滂說:“兒子不能盡孝,請母親不要悲傷!”

范母說:“一個人既想追求千古留名,又想追求長命富貴,是不可能的。你為堅持自己的理想而犧牲自己,母親為你驕傲。”

讀完這個故事后,蘇軾放下書,問程夫人:“以后我想做范滂那樣的人,您會同意嗎?”

程夫人平靜地說:“你想做范滂,我為什么不能做范滂的母親呢?”

程夫人出身門閥世家,知書達理,是個大家閨秀,同時她又是個思想獨立,堅毅果敢的女性。程夫人對蘇軾的人生教育,一直深深得影響著蘇軾。

蘇軾的童年是快樂的,他能擁有一對開明的父母。蘇洵從來不要求蘇軾日日埋頭苦讀,他告誡蘇軾,積極進取固然是好的,但是該退的時候就得退,而且要積極地退回來。

蘇軾十分懷念自己幼年時在眉山生活的日子,他在晚年時回想起父親教他讀書的場景。

夜夢嬉戲童子如,父師檢責驚走書。

計功當畢春秋余,今乃粗及桓莊初。

怛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掛鉤魚。

知子莫若父,蘇洵十分清楚蘇軾的個性,他給蘇軾取名為“軾”也是希望,蘇軾在未來的日子里能夠不顯山露水,暫避鋒芒,即便有文采,也要一點點的露出來。

我想,如果蘇軾能夠聽取父親的告誡,也不會經歷仕途上的坎坷,或許能夠成為一個有錢有地位的頑童,而不是那個窮困潦倒,到處嘰歪的怪老頭了。

不過,雖然在才華上蘇軾沒有完全聽從父親的告誡,但是在生活上,蘇軾是完全遺傳到了父親的頑皮精神,一入仕途,就成了大宋第一男頂流,俘獲萬千少女的心。

02

仕途坎坷

公元1056年,21歲的蘇軾和19歲的弟弟蘇轍跟隨父親蘇軾一起,前往北宋都城開封參加科舉考試。蘇軾不負眾望,連過三關,金榜題名。但是,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蘇軾著實有點冤。

當時的北宋文壇宗主歐陽修是禮部的主考官,在見到了蘇軾的文章后驚為天人,想要將這篇文章定位考試第一名。

但是,宋朝科舉為了防止考官舞弊,考生的試卷都是統一由專人謄抄過后,才送給考官批閱的。這樣考官也不能通過考生筆跡辨認,自然不知道文章出自哪個考生之手。

但是,歐陽修很機靈,他想能寫出這樣見解獨到,筆力虬勁,文字樸實的文章,莫不是自己的學生曾鞏吧。如果把這篇文章定為第一名,會不會被扣上作弊的嫌疑。

于是,歐陽修決定忍痛割愛,大義滅親,將這篇文章定為第二名。放榜之日,謎底揭曉,那篇被歐陽修忍痛割愛的好文章,出自眉山蘇軾之手,和曾鞏毫無關系。

蘇軾是何許人也?歐陽修決定一定要見一見這個人。在見過蘇軾之后,歐陽修更加興奮了,他對身邊的人說:“此人文采不凡,將來入仕,一定是國之棟梁,我要為他讓出一條路來。”

他還對自己兒子說:“三十年后,人們不會再提起歐陽修,他們都會只談論蘇軾。”

然而,噩耗傳來,程夫人病重去世,蘇軾只得回四川眉山老家為母親服喪。但是,蘇軾雖然離開了京城,但是因為歐陽修的賞識,蘇軾的美名也漸漸傳播開來。

公元1061年,26歲的蘇軾再次參加了制舉,這次會試是由仁宗皇帝親自主持,選拔非常人才,能參加考試的人都是鳳毛麟角。

蘇軾依舊不負眾望,考試的文章得到了仁宗皇帝司馬光的賞識,被點為制舉第三等(制舉的一等、二等皆為虛設)。這是北宋開設制舉考試以來,絕無僅有的好成績,可謂是“百年第一”。

入仕后的蘇軾,被宋仁宗派往鳳翔,任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在鳳翔任職的這三年,蘇軾勤勤懇懇,為百姓解決了許多難題,發揮了實干精神,受到百姓的愛戴。

公元1065年,蘇軾任滿三年回京宋英宗非常賞識蘇軾的才能,想要提拔他為翰林,但是被宰相韓琦阻止。于是,宋英宗只能給蘇軾一個文職,去編修國史。

蘇軾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也是勤勤懇懇地工作。然而,回京不到一年,蘇軾的妻子和父親相繼去世,蘇軾只能和弟弟蘇轍一起護送父親的靈柩回四川眉山丁憂。

三年過后,蘇軾服喪期滿,準備重返仕途時,宋英宗去世,宋神宗繼位,改國號熙寧。等待蘇軾的不再是皇帝的賞識,而是一場幾乎毀滅他仕途的政治漩渦。

當時的北宋名臣王安石實行變法,朝中官員分為了兩派,一派是支持新法的新黨,一派是維持傳統的保守派。蘇軾雖然不反對變法,但是更傾向于穩步前進,實事求是

蘇軾幾次向宋神宗上書,陳述變法的利弊,希望可以停止變法。

蘇軾的做法徹底惹怒了王安石,兩人爭鋒相對,而朝中的保守派老臣,紛紛被排擠出朝廷,請求外任,其中也包括對蘇軾無比欣賞的歐陽修與司馬光。

在蘇軾眼中,這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平和世界”

在這場針鋒相對的斗爭中,蘇軾漸漸感覺到了處境的危險,為了躲避是非,他主動上書宋神宗請求外調,最后獲得了杭州通判的官職。

這一年,蘇軾36歲。

而后,蘇軾外任的時間長達八年,先后調往密州,徐州和湖州,擔任知州。

在密州,踏青打獵是官員們經常組織的活動,蘇軾雖然武功不太行,但是他深知,打獵的時候,動作要快,姿勢要帥。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江城子·密州出獵》

為了報答密州百姓的追隨,蘇軾要親自獵一頭老虎,惹得密州少女們紛紛為其打call:“蘇大人好帥!”

到了徐州,蘇軾遇到了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城中百姓與富戶紛紛逃難,下屬官員也勸蘇軾趕緊離開徐州。但是蘇軾卻堅決要守住徐州城,還動員了禁軍與他一同抗洪。

于是,城中百姓也紛紛加入抗洪隊伍,在70多個日夜的奮戰下,洪水褪去。百姓們為了感謝蘇軾,紛紛帶著酒肉去蘇府,表達感激之情。

蘇軾身為父母官,為百姓做事是應該的,堅持不收。但是,百姓們的熱情也讓蘇軾無法拒絕,于是他指點家人,將豬頭全部制成紅燒肉,回贈給一起抗洪的百姓。

在《徐州古今名饌》中記載:

百姓食后,都覺得此肉肥而不膩、酥香味美,一致稱它為“回贈肉

這便是東坡肉的雛形。

到了湖州,本來蘇軾只要按照慣例,寫一份奏折,好好感謝皇上的恩德就可以了。但是偏偏這家伙記仇,在奏章中夾帶私活,諷刺了一下新法。

這一下可捅了鳥窩了,新黨們紛紛表示不干了,找出了奏折中幾處刺眼的詞句,給蘇軾扣了個大帽子,說他是妄自尊大,愚弄朝廷,對皇帝不忠,官員們紛紛請求嚴懲蘇軾。

就這樣,剛到湖州三個月的蘇軾就被抓回了京城。宋神宗將此案交給了御史臺審理,這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烏臺詩案”

在牢中,蘇軾受到了非人的折磨,御史是新黨一派,給蘇軾扣上了四條罪狀,要求宋神宗處死蘇軾。

然而,五個月后,蘇軾的案子迎來了轉機,已經退休的王安石聽說了蘇軾的事情,上書給宋神宗,請求宋神宗寬大處理。

于是,宋神宗大筆一揮,從輕發落,將蘇軾貶去了黃州,做了個團練副使,有官職無薪水蘇軾帶著一家二十多口人,舉家遷往了黃州,蘇軾一下子又從小資生活跌倒了小康之家。

試想一下,如果蘇軾老老實實,規規矩矩地寫上一封謝表,他至少還能過著快意瀟灑的生活。作為文學頂流,隨隨便便寫上一篇,起碼閱讀10W+,還有粉絲打賞送禮。

可如果蘇軾是個穩健含蓄的人,在我們看來就沒有什么魅力,蘇軾之所以被人喜歡,就是因為他身上那股快意恩仇,瀟灑自在的可愛勁兒。

從此,蘇軾成為過去,蘇東坡來到人間。

03

人間東坡

從被貶黃州開始,蘇軾的人生好似劍走偏鋒,換了一種風格。五年黃州生活,宋神宗駕崩,宋哲宗繼位,太皇太后高氏垂簾聽政,蘇軾被重新啟用。

但是回到朝廷的蘇軾,還是看不慣朝廷的做事風格,依舊選擇外放。后來高太后去世,宋哲宗因為長期被壓制,掌握實權后,又將蘇軾貶去了英州,再到惠州,最后去了儋州

在別人眼里的坎坷,在蘇軾眼中不過是一笑而過,他秉持著吾心安處是故鄉的原則,走到哪里,玩到哪里。他的詩詞不再具有批判意味,更多的則是隨心筆記。

從這些隨心筆記中,蘇軾將自己的生活展示得一覽無余,他從一個翩翩濁世佳公子,成為了下地耕田的蘇東坡,也因此有了不一樣的生活習慣。

剛到黃州時,蘇軾的心靈遭受了打擊,比較頹廢。每天除了睡覺還是睡覺,晚上睡醒了,就出門散心,這讓他逐漸養成了夜間行動的好習慣。

昏昏覺還臥,展轉無由足。 強起出門行,孤夢猶可續。

蘇軾出門呼吸完新鮮空氣,回到家就詩興大發,開始寫詩,《水調歌頭》《赤壁懷古》等名篇都是熬夜完成的。

秉持著我不睡,你也別睡的原則,蘇軾帶著好友一起熬夜。

某天,蘇軾剛準備睡下,看到外面月光不錯,于是就出門散心。晚上,寒風出來一個機靈,蘇軾想,大晚上的沒個人陪怎么行呢?

于是,他漫步到承天寺,找張懷民一起賞月。兩個人都是被貶黃州的犯官,為此還對月感傷了一番。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感嘆,這世上唯獨缺的就是他們這樣的清閑人。如果在現代,蘇軾這么感嘆,都得被噴一句,大晚上的,誰想要這種清閑,不睡覺,出來瞎逛啥?

蘇軾不僅熬好友,還喜歡熬鄰居,其中,陳季常就和他熬出了深厚的感情。

一次,蘇軾正在與陳季常月下聊天,兩人八卦聊的飛起:“如此如此,這般這般。”的時候,陳季常的老婆受不了。站在門外大吼一聲:“陳老頭,還不快回家睡覺。”

陳季常的老婆柳月娥是個出了名的悍婦,一聽到了老婆的怒吼,陳季常手一哆嗦,拐杖“吧唧”掉在了地上。蘇軾見到這有趣的場面,當場就笑出聲來,事后還為陳季常作了一首詩。

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

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至此,陳季常怕老婆的事傳至十里八鄉,這都是蘇軾嘴碎惹得禍。

蘇軾不僅熬鄰居,還熬家人。

蘇軾喜歡曬月亮,尤其是喜歡約著三五好友一起曬。曬得心滿意足的時候,就打道回府了。人家深夜回家,都是輕手輕腳,他不一樣,他是公然敲門。

明月當空,他回家就敲門。

伸手不見五指,他回家也敲門。

狗都睡了,他回家還敲門。

導致,家里的人都認得他的敲門聲。

兒曹知我到,認得打門聲。——《湖上夜歸》

蘇軾這種夜貓子的生活,最后得都是孩子。但是他的敲門,也有不靈光的時候。敲門時間長了,家里人難免有了免疫系統。

直到有一次,蘇軾游湖歸家回家,差點敲斷了手指,也沒人給他開門,于是,他只能再回到江邊,看了一夜的江水。

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臨江仙 · 夜飲東坡醒復醉》

事后,他還吐槽家里的孩子打鼾如打雷,才沒有聽到他的敲門聲。哎!何苦為難一個孩子。

如果宋代有電視臺,蘇東坡完全可以憑借自己在美食界的地位,出一季《舌尖上的大宋》。蘇軾愛吃,自詡為老饕,還給自己寫了《老饕賦》來宣揚什么才是美食。

嘗項上之一臠,嚼霜前之兩螯。爛櫻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帶糟。蓋聚物之大美,以養吾之老饕。

看!豬肉只吃豬頸肉,螃蟹只吃兩只大鰲,櫻桃要做成櫻桃煎,糕點要用杏仁漿做。要放在現在,也要說一聲,奢侈!

而蘇軾也秉持著走到哪,吃到哪的原則。在鳳翔任職時,天氣炎熱,覺得鳳翔的涼粉還尚能入口,岐山的臊子面也是一絕。

被貶黃州時,蘇軾沒錢沒房子,生活很困難。

但是沒過多久,蘇軾發現這里竹筍好吃,魚肉鮮美,重要的是豬肉管夠,他又將東坡肉改良了一下。

原來,在黃州百姓的眼里,豬肉有股怪味,是腌臜貨,有錢人不屑于吃,窮人不愿意吃,這可就便宜了蘇軾了,對于烹飪豬肉,他可是非常有心得的。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這首《豬肉頌》是蘇軾在黃州田園生活的真實寫照。此時蘇軾的詩風已經沒有了從前的孤標自傲,有的只是隨筆心得,充滿了人間的煙火氣,卻更讓人喜愛。

但是,到了實在沒錢,連豬肉也吃不起的時候,蘇軾就決定;我要節食。他說,節食有三大好處,安分養福氣,寬胃養神氣,省錢養財氣。

瞧!這就是蘇軾,任何時候,都能在困境中自得其樂。餓得有理有據,餓出了福氣和財氣。

后來被貶去惠州的時候,蘇軾不樂意了。

惠州地區市井寥落,經濟不發達,每天只宰殺一只羊。羊肉很貴,都被達官顯貴買走了,沒錢的蘇軾只能買點沒人要的羊脊骨回家,對于烹飪蘇軾也是個中高手。

他將羊脊骨放在水里煮熟,然后趁熱浸泡在米酒中,撒點薄鹽,烤到微焦再吃。一根羊脊骨能啃上一下午,蘇軾最喜歡的就是從骨頭里剔出的那一點子肉,簡直美味無比。

他還給弟弟蘇轍寫信說,這里的羊脊骨吃著有螃蟹的味道。

意甚喜之,如食蟹螯。率數日輒一食,甚覺有補。

蘇軾可以說是吃羊蝎子的第一人了

吃肉上火,吃烤肉更上火,不久之后,蘇軾的痔瘡就發了。羊肉不能吃了,那吃什么好呢?蘇軾突然發現,這里的荔枝便宜又美味,于是蘇軾再一次被荔枝收買了。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為此,蘇軾還一度想要改自己的戶籍,在惠州常呆下去。按說吃水果不上火吧,但是蘇軾錯了,這一次,他的痔瘡更嚴重了。為此,他每日只能管住嘴,粗茶淡飯過日子。

為此,他還在給朋友的信中抱怨道:

近苦痔疾逾旬,牢落可知,今漸安矣,不煩深念。荔枝正熟,就林恣食,亦一快也,恨不同嘗。

也許是朝廷看蘇軾的日子過得太瀟灑了,朝廷又將蘇軾貶去了更遠的儋州。

儋州位于海南省境內,古時是荒涼之地,人煙罕至,一般人來了這里都回不去,蘇軾一度以為自己要死在這里了,連夜給兒子寫了遺書。

到了儋州的蘇軾原本暫住在官舍中,朝廷估計是覺得他流放了,還能把日子過得這么好,房子不分了,你自己去野外生存吧,看你還開不開心。

于是,蘇軾被趕出了官舍,住在海邊的椰林中,每天與蛇蝎相伴,也順利活下來了。儋州物資匱乏,用蘇軾的話說就是“食無肉,病無藥,居無所,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

不過,這難不倒蘇軾,因為不就之后,他就在海邊發現了一種美食——生蠔。蘇軾再一次發揮了自己的廚藝,對生蠔來了次深加工,水煮、燒烤、清蒸。

吃完后,蘇軾還不忘夸一句:“這玩意真雞兒好吃。”

為了獨享這種美食,蘇軾還告誡兒子要保密,以防被人來搶食。

每戒過子慎勿說,恐北方君子聞之,爭欲為東坡所為,求謫海南,分我此美也。

意思是,這么美味的東西,你千萬不要說出去,免得那些北方的官員為了品嘗如此美味,紛紛請求被貶來海南,與我搶生蠔吃。

瞧!蘇軾再一次用自己的語言幽默,將自己一貶再貶的命運說得如此清新脫俗。

被貶海南期間,蘇軾還教出了海南有史以來第一個舉人姜唐佐。姜唐佐是瓊州人,過海求學,臨別時向蘇軾求了一首詩,蘇軾寫下兩句:

滄海何曾斷地脈,白袍端合破天荒。

并承諾等姜唐佐高中時,再寫下后兩句。然而,當姜唐佐考中進士時,蘇軾卻已經含笑九泉。

除了美食,蘇軾還酷愛游覽名勝古跡,這大概是古代文人的一個通病,李白是這樣,杜甫亦如此,蘇軾覺得,我肯定要緊跟前輩們的步伐。

初到黃州,蘇軾最愛去的是赤壁古戰場,去了好幾回。自己去,和好友去,帶著家人去。去了也不閑著,回來肯定寫觀后感。《赤壁賦》、《赤壁懷古》就這樣來到了我們的語文課本上。

沒錢出去游玩了,那就在家附近的湖上玩玩吧。雇一艘小船,順流而下,消磨一天的時間。實在無聊了,山中的樵夫,岸邊的漁夫,都成為了他聊天的對象。

有時候,他為了與漁夫們拉近距離,也裝扮成與漁夫的樣子,與他們一起釣魚。他漸漸放松心情,開始喜歡上這種漸不為人識的生活。

蘇軾不愛別的,就喜歡求著他們說鬼故事,有時候,漁樵農夫們實在沒有故事了,蘇軾就說:“你編一個我聽聽也行。”

蘇軾在交友方面,總是秉持著一顆赤子之心,從來不分貴賤。所以不論是興趣相投的朋友,還是田間的農婦,亦或是山間的漁樵,他都能友好相處。

自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吾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就是因為蘇軾這種泛愛世人的性格,使得他身邊經常出現一些年齡不等,性格各異的朋友,有些善于烹飪,有些善于釀酒。

一日,蘇軾在一戶姓劉的朋友家里吃到了一種煎米粉做成的糕餅,非常酥脆。蘇軾詢問糕餅的名字,主人家說:“只是餅,沒有名字。”

蘇軾說:“既然沒有名字,那我給取個,就叫為甚酥吧!”

又一日,蘇軾又在一戶姓潘的朋友家里喝到了一種酒,味道很酸。蘇軾問道:“這莫不是做醋時放錯了水吧,這酒就叫錯放水吧!”

蘇軾十分享受現在的生活,有時他會去看望好友,在好友家中小住兩日,有時好友來看望他,大家一起結伴出游。

一日,蘇軾與好友去沙湖買田順道游玩,回家路上,天公不作美,下起雨來,一行人沒帶傘,紛紛找地方躲雨。

蘇軾瞥了一眼眾人,哼了一聲道:“你們是錦帽貂裘,我是竹杖芒鞋,沒有怕得,我要在雨中徐行。”

當時一時春寒料峭,要是我有這個念頭,我媽一定會一個毛栗子過來,罵我有病。但是,當時蘇軾的這個行為,頗有裝~的意思,美其名曰:行為藝術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而這場貧窮且倔強地裝~直播,以蘇軾感冒結束。

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得疾。聞麻橋人龐安常善醫而聾,遂往求療。

最后,蘇軾找了個聾啞人來為自己看病。

要說蘇軾被貶后,一直這么快樂地過日子,也沒什么不好。但是他是朝廷的犯官,每天這么開心,也不太合適,于是他常常會自我反省。

當時,剛來黃州的蘇軾在黃州安國寺長老的指點下,開始鉆研佛道。他開始以佛道的眼光來反思,思考了半晌,他大腿一拍,實在是我這個命不好,才會這么倒霉。

我生之辰,月宿南斗,那我是魔羯座,魔羯座命不好。為了論證這一觀點,他開始研究身邊人的生辰八字,然后終于找到了馬夢得

他寫道:

馬夢得與余同歲月生,少仆八日。是歲生者無富貴人,而仆與夢得為窮之冠。即吾二人而觀之,當推夢得為首。

意思是,馬夢得這個小子跟我同年同月出生,比我晚了八天,這個星座出生的人都是窮人。但是要論我和他誰更窮些,他應該是更窮一些。

在讀過韓愈的文章后,他瞬間將韓愈列為自己的偶像。研究了韓愈的生平后,他說,怪不得韓愈這么倒霉,原來和我一樣,是摩羯座,真是同病相憐。

乃知退之磨蝎為身宮,而仆乃以磨蝎為命,平生多得謗譽,殆是同病也。

這就是蘇軾,他總能在生活的瑣事中,用幽默的語言化解心靈上的苦難。他熱愛自己,熱愛生活,更熱愛這個世界。

沒錢時,朋友送給他一塊坡地,他開墾荒田,植樹種菜,自命東坡居士;無聊時,他去市集閑逛,被醉漢推搡間,用粗語與醉漢對罵;勞累時,他喜歡上澡堂搓澡,洗去一身的疲憊。

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

寄語擦背人,盡日勞君揮肘。

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他以本來無垢,來表達自己是個潔身自愛的人;他以搓澡師傅的手重,來吐槽政敵打壓手段之重。

游廬山時,他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去松風亭時,他誓要登頂,卻最后高喊著“此間有甚么歇不得處?”然后席地而坐,最后下山而去。

他終于明白了父親所說的,該退的時候就要退。

從此,蘇軾成了蘇東坡,翩翩公子成了田間農夫,竹杖芒鞋而出,從不畏懼風雨。

最后

公元1101年,66歲蘇軾在回內陸途中,病逝于常州。

被貶謫的蘇軾,曾在飽飯后摸著肚子問眾人:“你們說,我這肚子里裝的是什么?

他的妻子朝云說:“一肚子的不合時宜。”

蘇軾大笑道:“還是朝云懂我!”

是的,他的一肚子不合時宜,讓他從官場走到民間。在泥里生活,云里寫詩,歲月里灑脫。

公元1101年,64歲的蘇軾在回內陸的途中,病逝于常州。蘇軾一生起起落落,可他以一顆淡然的心,直面這些人生的困難。

被貶黃州又怎樣?吾心安處是故鄉。與農夫漁樵為伍又怎樣?自喜漸不為人識。出游遇上風雨又怎樣?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他仍是當初那個少年,不曾老去。

他是蘇軾,是蘇仙,是擁有人間煙火氣的東坡先生。他如一縷清風,從黃州吹到儋州,拂開這世間紛擾,悠悠吹到今天,落盡我們的心中。

不見天上文曲星,獨留人間東坡仙。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蘇東坡 蘇軾的資料 蘇軾簡介
【成都專欄】 張中信 | 成都書——大江東去浪淘盡
蘇軾|愛我所愛 行我所行 聽從內心 無問西東
散文||一蓑煙雨任平生
是什么支撐著多次貶謫的蘇軾,在荒涼之地度過了人生的低谷
蘇軾一生被貶的路線圖(北宋大詩人蘇軾)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伦市| 文昌市| 酉阳| 信宜市| 广元市| 晴隆县| 绥宁县| 太原市| 井陉县| 南充市| 安溪县| 布尔津县| 萝北县| 彭州市| 赞皇县| 新平| 西乌| 岳西县| 万宁市| 涟源市| 城口县| 红河县| 苏州市| 石楼县| 木里| 施甸县| 绿春县| 自贡市| 囊谦县| 双柏县| 宜黄县| 建始县| 定结县| 连云港市| 眉山市| 屏东市| 兴海县| 东海县| 安西县| 渭南市| 津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