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在《茶經》“四之器”中列出了唐朝時茶事所用的24種器具,可見“茶桌24茶器”是由來已久的事了。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24茶器”因為實用性等問題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現在常常出現在茶友們茶桌上“24茶器”主要是哪些呢?
因為一一羅列比較瑣碎,這里將茶器分為備水器、理茶器、置茶器、品茗器、清潔器等五類,這樣分類展示現代“24茶器”,茶友們可能會更清晰些。
01“24茶器”之備水器
因為現在普遍用桶裝水或者礦泉水,儲水不用再另外準備,備水器主要指煮水壺。
煮水壺
煮水壺是用來煮開水的泡茶輔助器具,常見的有陶、玻璃、不銹鋼、銀等材質的壺。
02“24茶器”之理茶器
理茶器是指整理茶葉的器具,主要包括茶針、茶夾、茶刀。
茶針
茶針一種細長針形的器具,多以木、竹、不銹鋼制成,是用來疏通壺嘴的器具。
茶夾
茶夾是茶桌上的夾子,可以取茶渣,也可以用來夾著茶杯洗杯,防燙也衛生。
茶刀
茶刀主要用于普洱餅茶、磚茶等緊壓茶的撬取,與茶匙一樣屬茶具中的輔助工具。
03“24茶器”之置茶器
置茶器具體來說就是放置茶的器具,包括:茶罐、茶則、茶荷、茶匙、茶濾、茶漏、壺承。
茶罐
茶罐是儲藏茶葉的器具,有鋁制、錫制、鐵制、陶瓷、玻璃、紙制等材質,主要需要密封性好。
茶則
茶則則者,準也。茶則是從茶罐取茶的用具,衡量茶葉用量,確保投茶適量。
茶荷
茶荷用來賞茶(色澤、外形、香氣)及量取茶葉的用量,提升品茗的觀賞性和情趣。
茶匙
茶匙一種細長的小耙子,用其將茶葉由茶荷撥入壺中。
茶濾
茶濾呈圓形漏斗狀,形制小巧,與茶漏形似。倒茶時,放置在公道杯口,以防茶湯灑落到壺外。
茶漏
茶漏一般指茶斗,放置于壺口,便于置放茶葉,以免茶葉外漏。
壺承
壺承作承壺、承茶盞、接溢水、防燙手之用。
04“24茶器”之品茗器
品茗器具體來說就是品茶用到的器具,包括:泡茶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蓋碗、杯托、蓋置。
泡茶壺
泡茶壺一種壺形的器具,主要是用來沖泡茶用的,有紫砂壺、玻璃壺、陶壺等,以宜興紫砂壺最為有名。
公道杯
公道杯也叫茶海,用于均勻茶湯,其容積要大于壺或蓋碗,一般材質為瓷器、紫砂、玻璃器等。
聞香杯
聞香杯顧名思義,是聞茶香的杯子,一般杯身細長而高,因為這樣容易聚香。
品茗杯
品茗杯喝茶所用的小杯子,常用品茗杯有白瓷杯、紫砂杯等。
蓋碗
蓋碗是現代最常用的泡茶器具,由蓋、碗、托三部分組成,象征“天地人三才”。
杯托
杯托是用以承托茶杯的碟子,既美觀,又避免端茶燙手或者茶湯溢出。
蓋置
蓋置是用來放置壺蓋、盤蓋、杯蓋的器物,既可以保持蓋子的清潔,也可以避免沾濕桌面。
05“24茶器”之清潔器
清潔器就是整理、洗滌、存放殘渣廢水用到的器具,包括:茶盤、茶巾、養壺筆、茶筒、水盂。
茶盤
茶盤用來盛放茶壺、茶杯等,材質、形狀都可以多樣,但盤底要平。
茶巾
茶巾俗稱茶布,主要功用為擦干茶壺,在品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殘留的水擦干,也可用來擦拭滴落桌面的水滴。
養壺筆
養壺筆用動物毛制成的貌似毛筆一樣的筆,用來清洗茶壺的。
茶筒
茶筒放置茶匙、茶則、茶夾、茶漏、茶針等的容器。
水盂
水盂主要用來貯放茶渣和廢水,多用陶瓷制作而成,也有玉、石、紫砂等材質。
最后還有一個是茶寵,這個器物沒有實用功能,主要是作為觀賞用的。
茶寵
茶寵是指茶人之寵物。其顧名思義就是茶水滋養的寵物或是飲茶品茗時把玩之物,多為紫砂或澄泥燒制的陶質工藝品,也有一些瓷質或石質。
當然,不是說開始喝茶,就得配齊“24茶器”。但喝茶作為休閑的一種,齊全的裝備能增強形式感,一整套規范完整的流程下來,也能提升類似“心流”體驗的愉悅感。
而且精致齊全的茶器也能提升桌面美觀度。茶友們根據平時自己的習慣選擇茶器就可,舒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