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到有兩人在品茶時,交流茶葉口感。其中一人說:這茶不苦,又香又滑,好喝!另一個人卻說:沒有茶味啊,不苦不澀還能叫茶嗎?
細想一下,好像是有很多這樣的說法,比如茶的苦盡甘來,先苦后甜。還有說茶要苦澀,才能生津止渴,清熱解毒。
茶為什么會苦澀?
茶那么苦,這個先決條件有失偏頗,茶不是只有苦味,茶的口感是富有層次的。除了“苦澀”,還有“清甜”“回甘”“鮮爽”“醇厚綿柔”“花果香”“板栗香”等。
苦澀是茶葉內含物質里面的“咖啡堿、茶多酚”導致的味道,除此之外還富含其他物質,所以,味苦只是維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好茶都能及時化開,并做到回甘、生津。
所以“不苦不澀不是茶”,這句話是有道理的,苦澀味往往還伴隨著茶湯的濃郁醇厚,如果沒有這些成分,茶就會十分寡淡。
人生有八苦,即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之苦。佛說:人生八苦,每一苦你都逃不掉,看完你就會相信了!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復記憶,事實上,十月懷胎便是苦。人生無常、法無定法,喜憂參半,生之苦沒有誰能逃得過。
唐人詩云:“公道人間惟白發,貴人頭上不會饒?!崩?,是任何人無以避免的。韓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發蒼蒼,而齒牙動搖”四十如此,未免早衰。但即使天賦過人,到了七十歲八十歲,上述現象總會發生。其實每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承受著不同的苦樂。年紀越來越大,經歷的事多了,你就會發現人生有太多的無常,尤其是人人都要面對的“生老病死”這個大問題,出生對于世間人來說是喜事,但也意味著苦難的開始。
茶葉苦的原因:茶葉中含有的有機酸、茶多酚和咖啡堿等物質會在口腔中產生苦味。茶葉中這些成分的含量合適,對味蕾的刺激恰到好處時,苦味融化得快,表現在口感上的就是“先苦后甜”。
茶的甘味既然我們說「回甘」是一泡好茶的特點之一,那我們就該理性地認識一下回甘。必須要明確,回甘強弱是一個標尺,換句話說,所有茶都可以有回甘,但也一定有「極值」。無限回甘是不可能,但「等不到回甘」是常見的。為什么會等不到回甘呢?
是因為茶中的苦澀物質太多,例如茶多酚、咖啡堿等等,而這些物質與口腔中的蛋白質形成一層覆膜,包裹在口腔表面,這層覆膜結構通常來說不穩定,但如果茶多酚太多、蛋白質太少,則就會出現覆膜破不掉的情況,也就是我們說的苦澀「化不開」的感受。一泡完美且滋味豐富的茶湯,或苦或澀,或酸或咸,不會特別彰顯出其中的某一種滋味,是滋味協調的,讓人愉悅舒心的。
有人以苦為苦。覺得人生太苦了,比如有生病帶來的生理上的各種痛苦,有因社會或環境引起的意外災禍之苦,有所求總是不能如愿之苦,有陷于怨家路窄之苦,有越來越多的身心不平衡之苦,還有欲望滿足又消退失去之苦,感覺到世事變遷之苦……有人以苦為樂。
這里可能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覺得人生短暫,所以要及時尋歡作樂。明知蜂蜜在刀刃上,也要想盡辦法去舔吮,所謂“飛蛾撲火”,就是屬于這種情況,拿生命開玩笑,玩刺激。想要避苦趁樂,卻投入了另一種看起來是“樂”的更嚴重的苦,所謂“樂極生悲”,經常是這樣開始的。另一種是明白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知道苦,承認苦,也接受苦,認為人活著一定要快樂,否則太對不起自己了,就是心態比較好。如果僅僅是應對眼前,這樣已經非常不錯了,但從長遠來看,很可能連笑容都是苦澀的。接受和認命,頂多是讓現在活得灑脫一點,有暫時的安耽,但到底是不究竟的。
苦,滿足中國人的精神需求苦是茶的真味,也是生命的真味。對于中國人來說,品茶就是品人生。茶里面既有大千世界的斑駁色彩,又有生活的酸甜苦辣。茶,就像人們自身氣象萬千的人生經驗。如此,茶才意味深長,回味不盡。茶,只有投身到沸水中,全身筋骨才能得到舒展,才能將自身的能力與價值釋放出來,才能散發出最濃郁的生命之香。好茶總是苦后回甘,澀后生津。人生總是甘苦交集,關鍵要一一嘗過、細細品味、時時咀嚼、慢慢感悟。有時最苦澀時,正是芳香將至;最甘甜時,卻有苦澀暗藏……“人生如茶,親品者,細細品嘗余甘無窮,但若是勉強為之,只會記得入口時的苦澀。“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自討苦吃”的人往往會覺得甘之若飴,而被動受苦的人只會覺得人生無望。
看透了這個世界的人,都是用苦難修行痛苦,其實是讓人覺醒的最快方式,也是人生的基本屬性。苦難不會無緣無故出現,更不會憑空消失,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變成另一種形式,從某一階段跳到另一階段。因此,你越是逃避它,未來就會犧牲更大的代價來面對它。
茶苦,如生活。
苦澀,有時清淡如綠茶,有時濃郁如普洱。茶的形成是磨練的積淀,在烈日下發芽開花,在驟雨中成長,在疼痛中被分離,在烈焰上焙制,終用沸水沏煮。經歷重重苦,方能流香???,對身體有益茶湯中的苦澀味首要是多酚類、咖啡堿引起的。中醫藥理講苦入心,能瀉火、燥濕、清熱解毒等。“茶苦而寒,最能降火。少壯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與茶相宜?!笨辔兜囊幝刹枞~的各種味道,也會因為茶樹的生長環境而發生變化。因為一般氣溫較低,光照較弱的時候,茶的苦澀物質少,鮮甜物質多。相反氣溫較高,光照強的時候,苦澀物質會變多。
這就解釋了,為什么更多人愛喝春茶,因為春季茶葉香氣高,更甘甜爽口,苦澀度低。高山環境也是,多云霧,陽光更柔和。氣溫比山下低,而且溫差大,積累了更多的鮮甜物質,苦澀感也就少了。
茶說:我就是一杯水,給你的只是你的想像,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心即茶,茶即心。
茶等的是一個懂它的人,人等的是一杯傾心的茶,你若愿等,茶不負你。品不盡的茶意,參不透的人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