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夷巖茶制作技藝繁雜,山場眾多,工藝和山場,聯手操縱武夷巖茶的命運走向。懂巖茶的多半不懂賣茶,會賣茶的多半不懂巖茶。
二、市場的教育是固化的,比如:經常喝假牛肉的人,有一天他喝到了真牛肉,他一定會覺得真牛肉是假的。
三、喝巖茶的往往站在茶圈鄙視鏈的頂端,除了巖茶帶給人豐富的感官體驗,還有一個原因不容忽視,就是這些茶客走過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彎路、交過無數難以言說的學費!
四、唯山場論的茶友跟唯工藝論的茶友是自帶排斥屬性的,唯品牌論的茶友則是第三個極端。
五、武夷巖茶山場的專家、工藝的專家見解往往很難統一,但品牌的專家見解往往出奇的一致。
六、偏信大師的茶友,多半監制、親制、手制傻傻分不清,抑或選擇性分不清。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有大師背書,便是好茶。
七、偏信核心產區的茶友,心里只有三坑兩澗,什么吳三地啊、新盤啊,統統不在眼里。
八、雖說巖茶圈斗茶成瘋,但是多數茶友并不懂茶,更談不上愛巖茶。喝茶斗茶,是為了混圈、為了顯擺!
九、巖茶圈顯擺成瘋后,營銷狂魔把成語字典里跟巖茶能沾上邊的都給注冊安排上了,助力茶友們成為斗戰勝佛。
十、好茶一定貴,貴的卻不一定好!好茶不一定能賣貴,但凡?能賣貴的,抓住的?往往是人性中的虛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