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借了100萬元,借貸成本5%,一年掙的收益是6%,那么整個項目收益率多少?很多人回答1%。
其實不對的,為什么?
這個項目的投資收益率是無窮大,因為分母是零,純借的,這叫“空手套白狼”。
在保險理財中也有類似的加杠桿投資。在業內,我們一般稱之為“保費融資”
什么是保費融資?
投保人、保險公司、銀行三方圍繞“保險合同”展開的合作主要有兩種:”保單貸款”與” 保費融資”。
保單貸款(Policy Loan):投保人把保險合同質押給銀行,銀行將保單現金價值的一定比例(如85%)作為貸款提供給投保人。
保費融資(Premium Financing):投保人向銀行貸款購買保險合同,投保成功后保單將作為放貸的抵押物由銀行保管,直至貸款還清(類似于貸款買房)。
簡單來說,保單貸款是先買保單后貸款,保費融資是先貸款后買保單。從操作層面來說,保單貸款在同一時間只需要兩方的配合(投保人向保險公司購買保單,再將保單拿去銀行作抵押),而保費融資則在同一時間需要三方的配合(投保人向銀行貸款,銀行向保險公司繳付保費,保險公司簽發保單)。
因此,保費融資比保單貸款要更加復雜一些,通常對投保人的各方面要求也更高,比如在銀行的私銀賬戶里有幾百萬美金投資理財。
保費融資流程講解
要注意,不是所有的保單都可以做保費融資和保單貸款,一般,只有高現價的保單,且保險公司與相關銀行有穩定的合作關系,才可以進行保費融資。
保費融資的大致操作流程如下(實際操作中的金額會有少許出入):
開設相關銀行的銀行賬戶,在賬戶中存放初始資金(至少50萬港幣)以獲得融資資格;
自付10萬美金保費,在銀行融資50萬美金,合計60萬美金,向保險公司投保保險產品;
每月向銀行支付貸款利息,目前貸款利息為年化2.0%-2.5%左右;
投保保費在扣除各項保單費用后,按首三年鎖定年化4.5%的收益持續生息;
三年后退保償還銀行50萬美金的貸款,取回初始的投資本金與這張60萬美金保單期間所產生的所有收益。
如果不加杠桿,這個產品的保證年化收益率為3.0%左右(三年后退保)。而加了杠桿呢?預期的年化收益將達到8.0%左右。
杠桿收益的主要來源,就是三年鎖息4.5%與貸款利息2.5%之間的差額。這個差額越高,套利的空間就越大。如果資金充裕,有條件開設該銀行的私銀賬戶,那么把貸款利息壓低到2.0%也是有可能的。
保費融資的主要風險點
香港保費融資的風險,主要集中于HIBOR(香港銀行同行業拆借利率)的波動上。由于銀行貸款的利息并非固定值,而是HIBOR 某固定值,因此貸款利息會隨著美元加息而升高。
一旦美元加息,或香港銀行的美元貨幣流動性出現緊縮,HIBOR也會隨之升高。如果貸款利息升至萬能險的收益水平,套利空間也隨之消失。
不過,以目前美元加息的幅度和趨勢來看,想要在三年內加息2.0%以上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而且此類貸款的主動權掌握在投保人手中,如果看到貸款利息有大幅升高的趨勢,只要提早把貸款還清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