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市
歷史沿革
唐開元六年(718年)析南安縣東南部置晉江縣,以晉江命名,《晉江縣志》載:“晉南渡時,衣冠土族避地于此,幫曰晉江”,歷屬泉州、清源軍、平海軍、泉州路、泉州府、廈門道。1949年9月1日解放,屬晉江專區。1951年劃縣城及近郊置泉州市(今鯉城區),縣政府遷青陽鎮。1987年析置石獅市。1992年撤銷晉江縣,設立縣級晉江市,由泉州市代管。2007年6月1日民政部(民函[2007]145號)批復,2007年6月19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晉江市政府駐地遷移的批復》(閩政文[2007]202號):經國務院批準,同意晉江市政府駐地由晉江市青陽街道南山路遷至晉江市羅山街道世紀大道。1997年,晉江市面積649.2平方千米,人口97.3萬,轄青陽、安海、磁灶、陳埭、東石、深滬、金井、池店、羅山、內坑、永和、龍湖、英林、紫帽、西溪15個鎮。市政府駐青陽鎮。(345個行政村、21個居委會)2003年,晉江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福建省人民政府2003年6月9日批復閩政文[2003]163號):撤銷市政府駐地青陽鎮與羅山鎮,并析出周邊的陳埭鎮、磁灶鎮和安海鎮部分行政區劃,設立青陽、梅嶺、西園、羅山、新塘和靈源6個街道辦事處。
旅游資源
晉江現有國家3A級景區3個,分別是靈源山風景區、衙口旅游度假區和圍頭戰地文化漁村。省級工業旅游示范點兩個:艾派文化創意產業園和靈源藥業有限公司。另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國家級地質公園1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一個,市級工農業旅游示范點13家。濱海旅游資源豐富,工業旅游發展潛力巨大。
晉江市目前有星級酒店16家,五星級酒店3家(寶龍大酒店、榮譽國際大酒店、金瑪大酒店),四星級酒店6家(愛樂假日酒店、帝豪酒店、榮譽大酒店、英華酒店、燉煌酒店、僑成假日酒店),三星級酒店6家(南苑酒店、陽光酒店、興泰大酒店、振英酒店、安平酒店、海豐酒店),二星級酒店1家(恒興大酒店)。
晉江市共有15家旅行社(運通旅行社、華僑旅行社、中僑旅行社、中旅春秋旅行社、盛達旅行社、山水旅行社、百樂旅行社、恒通旅行社、東方旅行社、航空假日旅行社、九洲旅行社、平安假日旅行社、信誠旅行社、達華旅行社、森林假日旅行社)。
酒店
晉江金瑪國際酒店 0595-86511111
晉江安海華星經典酒店 0595-85818888
晉江愛樂假日酒店 0595-85666666
晉江市陽光商務酒店 0595-85677999
晉江馬哥孛羅大酒店 0595-36666666
晉江寶龍大酒店 0595-28088888
晉江帝豪酒店 0595-85695888
榮譽大酒店 0595-82000000
晉江榮譽國際酒店 0595-68555555
海豐酒店 0595-86519999
燉煌大酒店 0595-85475555
泉州安平酒店 0595-5789938
英華大酒店 0595-85488555
南苑酒店 0595-85658888
振英大酒店 0595-85499808
景點
安平橋深滬灣國家地質公園圍頭戰地文化漁村旅游區衙口濱海休閑度假旅游區陳丁氏宗祠西資巖俞大猷墓古檗山莊南天寺晉江靈源山龍山寺紫帽山旅游區晉江草庵金交椅山古窯址福全古城艾派產業園鎮海宮寶泉庵紫竹寺東石寨煙墩山烽火臺崇真殿石獅市
石獅是一座富有魅力的年輕城市,位于福建東南沿海,地處文化歷史名城泉州與經濟特區廈門之間,與臺灣隔海相望,市域三面臨海,海岸線長67.7公里,全市面積160平方公里。1988年經國務院批準建市,現轄7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常住人口30萬,外來流動人口40萬。建市以來,石獅得益于改革開放的好機遇、綜合改革試驗區的新機制,充分發揮愛拼敢贏的人文精神,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發展。2010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370.2億元,增長12.8%;財政總收入33.3億元,增長18.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2.9億元,增長14.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141億元,增長33.1%。經濟競爭力位居中國縣級市第11位、全省首位,榮膺全國十大活力縣級城市。
“十一五”期間,石獅市旅游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旅游總人數和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長10%和15%。2010年旅游總人數316.61萬人次,比增15.6%,其中國內291.78萬人次,境外24.83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35.27億元,外匯收入1.95億美元,分別比增21.5%和25%。
全市目前較具規模的旅游酒店有30多家,其中四星級酒店5家、三星級酒店6家,按五星級標準在建和營業的酒店5家;擁有旅行社8家,其中國際旅行社2家,并擁有2支旅游車隊,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以“行、游、食、住、購、娛”等要素為主體,其它關聯產業為支撐、具有一定規模和水平的旅游產業服務體系。
全市主要旅游區有閩南黃金海岸度假區、紅塔灣濱海休閑旅游區,寶蓋山風景區、靈秀山森林公園等登山休閑勝地,主要旅游購物區有石獅服裝城,石獅步行街等。
石獅連續五年舉辦閩臺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該活動得到文化部、國臺辦、中央文明辦的鼎力支持,是文化部對臺文化交流重點項目、國臺辦對臺交流重點項目。活動突出閩臺文化交流,弘揚傳統對渡文化,挖掘端午節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舉行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動,包括兩岸燈謎聯猜、兩岸青年端午歌舞會等,吸引省內外近10萬游客到石獅游,也吸引全國性、省級新聞媒體、臺灣媒體到石獅宣傳報道,是落實“一縣一節慶”的海峽旅游好品牌。
目前石獅在建或正在規劃的旅游項目有:黃金海岸(二期)從2010年下半年起關閉改造建設;寶蓋山風景區已經完成規劃、設計,正在抓緊登山道路和觀海臺的建設;靈秀山完成奧體森林公園整體規劃,目前正在抓緊搬遷等前期準備;紅塔灣濱海休閑旅游項目正在與有關投資方洽談協商;石獅城市文化旅游中心也進入了項目建議階段。
石獅“十二五”旅游發展總體目標是:充分發揮石獅旅游發展的綜合優勢,深度挖掘海洋文化等優勢資源,加快旅游產品整合包裝,完善旅游產業結構體系,提升旅游產業的社會貢獻和對地方經濟發展的總體帶動作用,全力打造城市商業文化旅游區、永寧濱海休閑度假旅游區、蚶江訪古考察旅游區、祥芝漁港風景旅游區、寶蓋山文化與宗教旅游區、靈秀山森林公園休閑度假旅游區和濱海旅游線路等“六區一線”旅游精品路線,重點打造濱海旅游品牌,打響獅文化、對渡文化、服飾文化等旅游文化品牌,努力把石獅建成福建省旅游強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重要的商貿休閑旅游目的地。
酒店
石獅五洲大酒店 0595-88560111
石獅泉冠酒店 0595-68881111
石獅愛樂皇冠假日酒店 0595-83055555
石獅曼哈頓建聯大酒店 0595-88885199
石獅華僑大廈 0595-88796180
景點
靈秀山森林公園景勝別墅寶蓋山風景區石獅服裝城南安市
基本概況
南安市位于福建省東南沿海,晉江中游,東接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東南與晉江市毗鄰,南部與廈門同安區的大、小嶝島及金門縣隔海相望,西南與同安區交界,西通安溪縣,北連永春縣,東北與仙游縣接壤。轄區最南為石井鎮的大佰島,最北為向陽鄉的洋坪自然村,最東端是洪瀨鎮的大洋村,最西端是翔云鄉的椒嶺村,南北最大距離82千米,東西最大距離45千米,總面積2011平方千米。人口148萬人(2006年)。主要為漢族,少數民族有畬、滿、回族等,通用閩南語方言。
全市轄3個街道、21個鎮、2個鄉:官橋鎮、溪美街道、柳城街道、美林街道、省新鎮、侖倉鎮、東田鎮、英都鎮、翔云鎮、金淘鎮、詩山鎮、蓬華鎮、碼頭鎮、九都鎮、樂峰鎮、羅東鎮、梅山鎮、洪瀨鎮、洪梅鎮、康美鎮、豐州鎮、霞美鎮、水頭鎮、石井鎮、眉山鄉、向陽鄉。共有32個社區、384個行政村。市政府駐溪美街道。 南安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中山、低山漸次過渡到丘陵臺地、平原、坡麓、海灘、明顯階狀傾斜。丘陵山地占全市總面積的73%,水域占6.3%,平原占20.7%。晉江上源西溪由西向東橫貫中部,東溪斜貫北東,于雙溪口匯合為晉江干流。南部濱海,海岸線長30多千米。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溫度20.9℃,七月平均溫度28.6℃,一月平均溫度12.1℃,年降雨量1600毫米,無霜期330天。305省道、324國道、福廈高速公路、漳泉肖鐵路過境。石井港港寬水深,有1000噸級和5000噸級碼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安平橋(五里橋)、鄭成功紀念館、九日山摩崖石刻、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等四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豐州鎮桃源宮內的陀羅尼經幢、官橋鎮竹口村龍水山五塔巖寺前五座石塔、東田鎮南坑古窯址、石井鎮鰲峰北麓的延平郡王祠、豐州鎮桃源村蓮花峰石、柳城街道祥堂村的開化洞阿彌陀佛造像、詩山鎮山二村的波羅門式石塔、石井鎮的南安中憲第等8處。
歷史沿革
三國吳永安三年(260)置東安縣。晉太康三年(282)改名晉安縣,屬晉安郡。南朝梁改為梁安縣;天監(502—519)中析晉安郡南部置南安郡,下領三縣:晉安、蘭水(今莆田)、龍溪(今漳州北部),郡治設于晉安(今南安市豐州鎮),以保持閩疆南部安定取稱。隋開皇九年(589)改郡為縣(五代曾改名晉平縣、晉安縣、梁安縣),轄地包括今莆田、晉江、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唐武德五年(622)置豐州,貞觀元年(627)豐州并入泉州(州治今福州)。貞觀九年(635),再次并豐州入泉州(今福州)。嗣圣初(684)分出南安、莆田、龍溪三縣置武榮州,南安縣城豐州為武榮州治(故南安又別稱武榮)。久視元年(700)遷治今泉州,豐州仍為南安縣治。五代后南安縣歷屬清源軍(下轄今泉州、莆田)、平海軍(下轄今泉州、莆田)、泉州路、泉州府、清朝前期開始屬于興泉永道,(下轄莆田(興化)、泉州府、永春州),中華民國時期開始屬于廈門道(轄同安、晉江、南安、金門、安溪、莆田、仙游、永春、德化、惠安、十縣,駐同安)。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明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轄同安、晉江、南安、金門、安溪、莆田、仙游、永春、德化、惠安、十縣,駐同安),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地由永春移至泉州。1937年7月縣治遷今址(另有一說:1936年縣治遷往溪美鎮)。1949年8月14日解放,設南安縣,屬泉州專區(轄晉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金門、同安九縣,后又改名為晉江專區)、晉江專區(地區)、泉州市。1993年撤縣設省轄縣級市南安市,由泉州市代管。
酒店
明超大酒店 0595-86999999
中南大酒店 0595-86782888
南安永昌酒店 0595-26899999
香草世界度假村 0595-86405555
華都大酒店 0595-86995888
金發大酒店 0595-26908888
金明大酒店 0595-86997777
南安華僑大酒店 0595-8638888
南安大酒店 0595-86375888
南安金鹿大酒店 0595-86699999
景點
天柱山風景區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南安市鳳山旅游區九日山風景區靈應旅游區鄭成功文化園天心洞鄭成功紀念館山美湖旅游區中國石材城----水頭五臺樂山風景旅游區葉飛將軍故居、將軍府、將軍石南安雪峰禪寺光前學村安平橋中國水暖城----侖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