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到法院打官司,法官是認理還是認法,這是在訴訟過程中首先要弄明白的一個重要問題
到法院去打官司,一般情況下,普通老百姓都沒有那么多法律知識,或者說普通老百姓的法律意識都很淡薄,最主要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已內心想得到的利益,都會找一個特別完整的理由,編一個聽起來無懈可擊的故事,這個故事有可能是真實的,也有可能是經過修飾的,當事人拿著這種故事到法院訴訟,您認為法官應當怎么判?
舉一個簡單的案例,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在此我隱去了當事人的真名實姓和審理案件的法院名稱),張三到法院起訴李四,要求李四歸還欠款二千元,李四答辯說錢己還了,張三說錢還沒還,這里有您的欠條,李四說我還錢時您說欠條找不到了,沒有給我欠條,兩人在法庭爭的面紅耳赤,互不相讓,法院最終判決李四歸還張三欠款二千元。您知道法官是依據什么判的嗎?法官當然是根據法律規定,依據唯一的證據一一欠條作的判斷。象這類案件,法官只能講法,依法判案。
現今社會科技在不斷發展,不斷進步,有錄音,有錄像,有監控,甚至還有很多可以留下痕跡的高科技的東西,但是即便是這種情況,想還原客觀事實,也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錄音錄像的角度不同,拍攝人員的思維 、水平不同,還原的事實于客觀事實還有可能出現偏差。
事實上講理與講法并不矛盾,講理講的是正理,不是歪理,講理也離不了證據的支持。
講法就是讓證據來說話,讓證據來做判斷,最終拿到的證據就是確認的證據,法官用確認的證據來還原發生的事實,這里用確認的證據還原的事實叫做法律事實,不是客觀事實。法律事實是最終判斷一個案件的根本。
法律事實因為證據不足或者是無法進行必要還原的原因,一定是離客觀事實還是有些距離的。這里面不排除有些人提前設好了陷阱,把相關的證據都整扎實了,那么您的利益肯定自然受到損失了,這也是您以前沒有法律意識而吃到的苦果,這個時候您就只有認命了。
從二十年前,回頭看過來,發現我國的法治己經有極大的進步,再過二十年,法治還會再向前,這就是我們的國家,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就是中國,我們應該感到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