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意識里,夫妻之間最后做到離婚的結局,肯定是其中有不可調和的矛盾,要不然怎么可能輕易的說離就離了呢?
最近,浙江省法院出爐了一份2018年離婚糾紛司法大數據。
導致夫妻離婚的各種原因有家庭經濟、出軌、缺乏溝通、性格差異、賭博、家庭暴力、感情基礎薄弱、分居和生活瑣事。
仔細一看,導致夫妻離婚的“第一殺手”不是出軌,而是輸給了34.21%的生活瑣事。
有句話說,兩個人的結合最大的“敵人”其實不是外在,而是時間。
想一想,兩個人沒有了最初相識的激情,整日圍繞著油鹽醬醋的生活小事打轉,加上兩個人天天在一起的時間增加,彼此常常會因為一點生活瑣事就能引爆家庭戰爭。
然后,一次又一次,周而復始,折磨著兩個人心情,繼而最后分道揚鑣。
到底是哪些生活瑣事日積月累讓彼此越來越無法忍受?
第一,隨意指責對方,不分場合就要惡語相向。
我認識的一個朋友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離婚的。
他和妻子結婚多年了,婚前兩個人有一堆說不完的話,婚后爭吵不斷最后是無話可說,最后分道揚鑣。
他說,老婆只要認為自己是正確的,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會對他“橫挑鼻子豎挑眼”。剛開始,他還能忍受,時間久了就開始反駁。不料,越吵越兇。
甚至爭吵時,還會把之前彼此做得不好得舊事再挖出來重新說一次……
總之,在兩個人的眼里看彼此都不順眼。一直到有一天妻子提出離婚,他才感覺兩個人真的走到了盡頭。
第二,長時間過度依賴,整天圍著對方打轉,完全沒有自我。
夫妻能夠幸福絕對不是一方依賴另一方,恰恰是互相成就,一起進步。但是有太多的婚姻失敗案例,呈現的是一方依賴另一方,時間越久,兩個人的距離會越來越大,成為一條裂縫,無法愈合。
第三,夫妻之間沒有邊界感,總是認為你的就是我的,我想如何就如何。
這似乎有很多人覺得這是一種理所應當的觀念。對待外人彬彬有禮,對待愛人專橫跋扈。
想開你手機,立即要看。想查崗,多晚都必須隨時報備。
我看過一個故事,55歲事業有成的男人選擇了離婚,把家里所有的東西給了妻子,只留下自己的公司。
說到離婚原因,也不是有誰出軌或者其他不能調和的矛盾,而是這么多年老婆對待自己沒有信任。
看到他跟哪個女人多說幾句話,就要一查到底,看看兩個人是否真的有關系。甚至,還經常跑到公司里去盯梢老公……
即使老公去解釋,也會認為是敷衍與找借口。
……
作家楊絳說過,夫妻該是終身的朋友,夫妻間最重要的是朋友關系,即使不是知心的朋友,至少也該是能做伴侶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侶。情人而非朋友的關系是不能持久的。夫妻而不夠朋友,只好分手。
越是夫妻,越要彼此尊重,互相理解,而不是“為所欲為”,不考慮對方的感受。
偶爾一次實屬正常,但越來越多的消磨會讓彼此越來越沒信心。
蔡康永說:“人與人之間是有一個情感賬戶的,每次讓對方開心,存款就多一點,每次讓對方難過,存款就少一些。不要一味地從當中提領,任性地覺得,你的錢永遠都揮霍不完,不是的,存款變成零的時候,就是對方離開的時候。”
好的婚姻,不是彼此的忍氣吞聲或是彼此煎熬,而是兩個人彼此珍重又互相信任,也不會因為瑣屑小事讓彼此難堪。
有句話說得好,什么婚姻最幸福,雙方都有掀桌子的能力和不掀桌子的修養!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請珍惜彼此相遇,善待彼此,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