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學老師,每次提起班里的一個學霸都會說:“她一年級的時候并不優秀,但一個暑假下來,就像變了一個人。”而這位同學從此開啟“別人家孩子”模式,始終保持班里前三名,后來考上清華,又出國去讀了博士,現在定居海外。而所有這一切,都從一年級的暑假開始的。
為什么一個暑假對于孩子而言這么重要呢?這大概是因為暑假給孩子的學校生活按下了“暫停鍵”,孩子從統一的教育、統一的作業中超脫出來,有了更多的業余時間,并可以自由選擇如何度過這些自由時間。
簡單的說:在學校所有孩子都在學,而在假期有些孩子玩、有些孩子學、有些孩子睡大覺、有些孩子開眼界,這差距就在這些不同的選擇中拉開了。
馬云說:小時候,那些學習好的同學總拉我一起出去玩,我就傻傻的跟人家走了。但是人家回來以后在家里努力學習,我呢?還在玩!
越來越多的家長因為意識到這個問題,在暑期給孩子報了許多培訓班或者留了一大堆家庭作業,整個暑假弄得比上學還辛苦。可是開學以后,孩子卻還是老樣子,絲毫沒有“逆襲”的跡象。這是因為家長的這些安排,其實是幫孩子“廢掉”暑假的最好辦法。
有個朋友曾沾沾自喜的說,自己上小學的女兒可以一整天待在書桌旁寫作業,雖然效率不清楚,但是孩子很能坐得住。但孩子“呆”在書桌旁的這些時間,真的能帶來學習上的進步嗎?至少據我所知,她的女兒成績在班里只能說是中游偏下。
“疲勞戰術“的問題在于,看上去孩子一直在學,事實上沒效率、更沒效果。據研究,三四歲寶寶,每次只能集中注意力3-5分鐘;到了五六歲,僅可以集中注意力10-15分鐘;要等到10歲以上,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才能超過30分鐘。
本來想通過長時間的學習實現逆襲,事實上除了增加孩子對學習的“厭惡感”以外,根本沒什么把那個豬,更別說帶來進步了。所以這樣的學習,不但是在浪費寶貴的時間,還養成了孩子“混時間”的壞習慣,簡直是“廢掉”孩子的最快方式。
把姐弟倆都培養進入哈佛大學的哈佛媽媽于巾幗就曾談起,她在培養孩子練琴的時候,不像其他人那樣每天只練半小時,而是每天安排了2小時。因為只有足夠的投入,才能產生效果。她的孩子在這樣的投入下,也多次獲獎。
許多家長在假期,把孩子的時間平均分配,讓這些時間“陽光普照”在孩子的每個小短板上。這樣“陽光普照”式安排往往把孩子弄得挺累,卻沒效果,因為孩子花在每個方向的時間都不夠。這才是時間上最大的浪費。
相反,如果孩子整個假期的業余時間都在練字,那么到新學期他的作業整潔質量一定有長足的進步;如果孩子每天都練幾百個口算,那么新學期數學考試的計算題,可以不必再花精力了。
和風細雨的什么都練練,不如“聚焦”在孩子的一兩個短板上。投入足夠的精力、重拳出擊,才能讓孩子在假期里取得“看得見”的進步。
用“疲勞戰術”或者“陽光普照”的方式安排孩子的假期,可能還不如讓孩子徹底放松身心玩一玩。花了時間學習還沒效果,實在是“廢掉”孩子的最好方法。那么那些進步很大的孩子,又是如何安排暑假的呢?
三年級的小光視力下降很厲害,去兒童醫院檢查為假性近視,需要多休息恢復視力。等到期末考試結束,小光的父母給孩子量身打造了“不用眼”假期。不但把家里的pad等電子設備全部鎖上,連電視機頂盒也鎖起來了。
不但如此,小光的父母還跟老師商量,為小光量身定做了“不用眼”作業,孩子每天的作業是跟著錄音機讀英語、算口算。父母還給他買了許多有聲書,孩子通過聽的方式讀了十多本童話、名著。兩個月下來,孩子不但視力恢復正常,語文成績也提升不少。
分析:
小光父母的目標非常明確聚焦,所有的安排都是為了孩子“恢復視力”。為此連作業都可以跟老師溝通掉,可以說態度堅決。至于語文成績提升,只是“無心插柳”罷了。
而這個暑假的“傻功夫”對于孩子一生都意義重大,不但是因為他阻止了視力的下降,更重要的是,孩子知道為了一個明確目標,可以打破常規,全力以赴。這樣的認識本身就會讓孩子受益匪淺。
一年級家長會上,小宇因為課堂作業不整潔被幾個老師點了學號。暑假的時候,小宇父母開啟了“練字”假期。每天不但安排了半小時硬筆、半小時軟筆字的練習,還要求所有的作業也必須按照練字的要求寫。
一個假期練下來,開學后小宇第一次完成的數學作業,老師在孩子的課堂作業后面寫了一句“謝謝家長配合”。這大概是對假期安排最實際的認可了。
分析:
平時功課緊張,孩子總是希望快點完成作業,所以難免會把字寫得“飛起來”。而暑假時間充裕,作業可以慢慢寫,就更適合養成孩子良好的寫字習慣和作業習慣。所以如果您覺得自己的孩子作業整潔度有問題,利用暑假是個不錯的注意。
另外,對于大一點的孩子,在暑假練字的時候可以直接使用白紙,讓孩子練習一行字的位置和間距。這樣練習下來,在沒有“格子”的試卷上,孩子更容易把答案排版漂亮。
星星有些偏科,數學和英語都還不錯,語文卻總是堪堪及格。所以上個暑假,父母定制了“語文”假期。星星父母既沒有讓孩子做許多閱讀題,也沒讓他被作文選。而是制定了閱讀、日記、讀后感的假期三重奏。
星星父母也把電子產品和電視機頂盒鎖起來,給孩子留了五本小說,每天安排3次超過一小時的閱讀時間。每天晚上跟孩子討論書中的情節,了解孩子的讀后感。同時,還要求孩子每天寫日記,日記內容包括天氣的描寫、自己的心情描寫、今天的見聞三方面。
經過這樣的強化訓練,孩子在開學后語文考試從六七十分進步到90分以上,還獲得了“語文學習小能手“的稱號。
分析:
許多家長幫助孩子提升語文成績,都是通過做閱讀題、刷卷子、背作文完成的。但是這樣的方式雖然看起來“快”,卻不扎實。要建筑高樓大廈,光靠漂亮的屋頂是沒有用的,關鍵還得打好地基;孩子的學習成績,光靠刷題是上不去的,還得下一些“傻功夫”。
而語文的閱讀、寫作、語言表達正是這樣的傻功夫,這些可不是靠刷題能夠完成的。過了這幾道關卡,完成一定的積累,孩子自然會在語文的學習中找到樂趣,越來越出色。
總結下來,上面這些暑假“逆襲”的案例有三個特點,正是孩子暑期安排的金律:
1、抓住一個或者兩個重點方面,所有學習時間、學習內容圍繞著重點開展
2、制定適合自己孩子的獨特學習方案
3、不刷題,下“傻功夫”,把基礎做牢固
暑假是孩子逆襲的最佳時機,您是否已經幫孩子制定好了計劃?也許孩子人生起飛的起點,就在這個暑假呢!
我曾在職場如魚得水,如今專心養育兩個孩子。讀了一柜子書,走了不少彎路,也收獲了滿滿的經驗與幸福。關注我,希望把我的所學所用、經驗教訓跟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