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還有不到10天左右的時間,孩子們就要開學了,很多媽媽們都和我說自己連開學當天的朋友圈都準備好了
可是孩子開學就意味著自己就可以解脫了嗎?
各位爸爸媽媽們,請原諒我向你們提醒一個緊急消息,那就是——今年秋季開學,全國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將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
也就是說,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終結!
原來早在2015年,國家教育部就已經在著手準備此次教材改革,經過了四年的統籌以及10多輪全國教師商論,之后又分別通過了國務院教育改革領導小組、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最終經中央常委會議、政治局討論,才最終確定了現在看到的版本!
從這個商討細節就可以看得出,國家正在狠抓孩子語文學習,未來幾十年里,語文都將會是孩子重要的拉分方向,只有重視起孩子語文學習,才能緊跟上“大語文時代”的步伐。
而統籌此次“部編版”語文教材的主編溫儒敏甚至還曾經放出這樣的狠話:“修改教材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讓家長重視語文!語文高考最后就是要實現15%的人做不完!”
而現在暑假僅剩下10天!如果不能在這10天內細究“部編版”小學語文改革重點,那么孩子很容易就成為溫儒敏教授口中的被拋棄的15%,等到孩子越高年級,補起語文來就會越發吃力。
因此學好語文得從娃娃抓起。那么“部編版”小學語文到底改了哪里呢?讓我來為各位爸爸媽媽們好好詳細拆解。
對于今年上小學的孩子來說,先學“aoe”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小學一年級,孩子就要先識字再學拼音,這識字壓力,對剛入學的孩子來說確實非常大。
改版前的一年級語文教材開學第一課是從拼音學起,而今年開始使用的部編本教材,目錄的第一課就是識字。
改版前的部編本教材▽
改版后的部編本教材▽
把漢語、漢字擺回到第一位,而拼音作為輔助學漢字的工具,這一改革就是要讓孩子找回對漢字原始感覺,通過認識“金、木、水、土”來產生對漢字的興趣,而不是被拼音難住,產生厭學興趣,頗有傳統語文教育的意味。
新的語文教材一年級到六年級古詩詞128篇,增加篇幅超87%!初中階段也增至124篇,高中必備古詩文由60篇增加至70篇。
有些細心的家長還會發現,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語文園地里設有《日積月累》,這個版塊就是要求孩子背誦并測驗默寫的。
與此同時,這一欄里經常會出現文言文,比如一年級下冊已經要求背誦并理解《論語》《荀子》等名言名句了。
也許有家長會疑惑,這么小孩子能明白這些詩句的意思嗎?其實爸爸媽媽們大可不必擔憂,一二年級本就是純粹讓孩子接受文化語感的訓練過程,培養孩子對古詩文的興趣才是這一階段最重要的事情。
而這一系列的操作,其實也是也在提醒爸爸媽媽們,讓孩子在適當的入學前年齡接受傳統文化中的古詩文熏陶非常重要。
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武亦姝就是從小熟讀詩詞▽
此次教材中專門設置了“1 X”版塊,這顯然是針對當下語文教學中學生讀書少這一重大弊病而增加的。學生只讀課文,容易“營養不良”。因此鼓勵孩子多進行課外閱讀,也成為了此次改革的重中之重。
比如像下面這道題,就考核了孩子對《朝花夕拾》、《駱駝祥子》中的人物與情節的識記。而這樣的題目也會在孩子整個小學階段出現得越來越多。
閱讀是做題基礎,如果孩子閱讀量不高,閱讀基礎薄弱,那么不止是語文,其它科目也可能看不懂、做不完。
比如改革前后數學題對比
有人把今年北京市高考語文卷做分析,發現但是閱讀部分就占比47%,接近試卷分值一半!
就連主編溫儒敏也這樣透露:“高考命題方式正在進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哲學、歷史、科技什么類型的內容都有。現在閱讀的要求遠遠高出了語文教學平時教的那個水平。”
他表示今年高考閱讀題主要考察學生兩個方面——
1、閱讀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
2、閱讀題量。今年的題量,不是指題目的數量,而是學生要做完的題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有家長這樣總結道:“孩子要是從小沒能把語文功底打好的話,以后可能連參加高考競爭的入場券都沒有了。'
也有家長認為此次部編版語文是“專治少讀書、不讀書的學生”!但我和教師同事一致認為,這項政策更像是在懲罰不重視孩子語文教育的家長。
的確,教育改革后,古詩詞背誦篇幅增多,閱讀理解變難,作文無從下手,沒有很好地借助語文工具書,這些都是導致孩子語文成績差的原因。
但更深次的原因是家長并沒有重視孩子閱讀習慣和語文學習技巧,也沒有給孩子買合適的工具學習書,以為從小就說普通話長大的孩子,自然而然就能學會如何應對語文考試。
但事實上,從小越不好好學習語文的孩子,越到大一點的年級,學起語文來就更是吃力。到了五六年級,很多家長就會驟然發現自己的孩子語文成績明顯落后別人一大截。
慘不忍睹的分數▽
研究發現,如果一個孩子不能從小培養學習語文興趣,掌握閱讀技巧,借助必要的學習工具,那么孩子在以后的學習階段,就會花更多的時間在語文學習上,狂補自己的語文短板。
而語文閱讀功底不深厚的孩子,在做其它科目題目時就更難以理解題目具體含義,成績自然進步慢。
其實語文的能力知識主要表現在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兩個方面。有專家就這樣詳細拆分過“部編改”小學教材,發現整個小學語文過程中,更強調的是打好孩子基礎知識、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的基礎。
別看只是考察三項能力,每一個部分要是深摳的話,還是需要家長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輔助孩子學習。因此根據“部編版”的教材的改革,為孩子選擇能夠同時培養孩子這三項語文能力的合適小學工具書籍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