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秋季招聘如期進行中,但發現找工作的畢業生人數逐年遞減,詢問一番才知道今年大約60%的大學應屆畢業生選擇了考研。甚至我們預約去某211院校某專業開專場招聘會時,被告知不用來了,因為該專業只有一名學生找工作,其他人都考研去了。
看看身邊朋友同事親戚的小孩,有些也快大學畢業了,問起他們的未來規劃,聽到的答案無一例外都在準備考研。對此,父母的態度是,就一個小孩,又不差他這份工資過日子,只要他想念研究生,就讓他讀。甚至有幾個朋友的小孩在考雅思,準備出國留學深造。
我驚訝不已,驚訝于考研現象竟如此普遍了。想起10年前自己大學畢業時,班上一共有40名同學,只有8名同學考研,剩下的人都在邊準備公務員考試,邊找工作。結果有3名同學念了研究生,5名同學考取了公務員,剩下的同學則參加了工作。
在經濟發展越來越好的今天,國民素質持續提升,高學歷教育也是趨勢所在,所以考研熱度持續攀升,考研人數一年比一年多。但是所有專業都適合考研深造嗎?所有畢業生都需要讀研究生嗎?
大學畢業生們,你捫心自問,你是出于什么原因選擇考研呢?是父母覺得你念完研究生就能找份好工作,所以逼你考研?還是你自以為多念書不會錯,以后起點肯定會比本科生更高,所以決定考研?或是你在職場轉了一圈,發現好工作太難找,競爭太激烈,工資又低,和電視上看到的職場精英完全不是一回事,轉而選擇考研呢?或是因為身邊的同學都在考研,你就盲目跟風也去考研?還是你想在專業領域學有所成,有所建樹,所以念研究生精進專業技能呢?還只是為了彌補高考時的缺憾?
但是,如果你為了所謂的高起點,逃避現實,延遲就業,那么我建議來社會這所大學看看。否則你將會和我一樣,后悔選擇考研。
大學畢業時,我也選擇了考研。那時我突然意識到要找工作了,心生恐懼,認為考上研究生,起點更高,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就這樣,我加入了考研大軍。為了不被打擾,甚至搬到校外租房住,每天起早貪黑地生活在三點一線上,學校圖書館、食堂和出租屋。
考研期間我幾乎與世隔絕,不知同學找工作的感受和進度,偶爾從同學那聽到找工作的遭遇,但都是負面的,給我的感覺是找工作很辛苦,薪資待遇也不高……另外考研的老師不停叮囑,考研就要專心致志,不要參加招聘會,會分散精力。我是個乖學生,所以在火熱招聘旺季,我一場招聘會都沒有參加過,簡歷沒準備過,對面試流程也是一無所知。
就這樣過了一個學期,考研終于結束了。大四下學期我搬回學校準備論文答辯,才發現大部分同學都找到了滿意的工作。同學之間聊的話題大都是,哪些同學去了北上廣深,哪些同學被什么企業錄用了,同學工資多少,單位福利如何……眼里話語里充滿著對未來的向往。
而我焦急地等待著考研結果,但更像個月經初潮的少女,恐懼、茫然,不知所措。我開始學習怎么寫簡歷,怎么面試找工作。我在網上下載簡歷模板,學著書寫介紹信寫簡歷。彩打的簡歷封面、長達兩頁的推薦信和個人簡歷,并用硬膠套裝訂好,這份簡歷價值2元,可不便宜。接著不停地刷新學校就業網站,查看什么時候有招聘會。相比于火熱的秋季招聘會,春季招聘只有余溫了,好不容易刷到學校另一個校區舉辦招聘會,匆匆忙忙帶了份簡歷就去了。招聘會在校體育館舉辦,幾十家單位高高懸掛著招聘海報,招聘攤位前人頭攢動,偌大的體育館顯得擁擠不堪。
我拿著簡歷瀏覽著每份招聘啟事,瀏覽一圈后發現真正招聘對口專業的單位就那么兩三家,大多招聘的是理工科專業學生,而我是學管理類專業的,心中滿是緊張與失落。而圍繞在招聘攤位前的學生們竟大多是大三學生,大四畢業生很少,我還得和大三學生競爭,瞬間一點自信都沒有了。不經意間,我遇到了同班同學,她說自己已經找到了工作,就是過來看看而已,我拉著她陪我壯膽。經同學指導,最后終于選定一家企業前去投遞簡歷。我們在一家企業的面試官前坐下,我雙手奉上我的求職簡歷。對方面試官拿起翻了幾頁,問了我一個專業問題:你對你們專業是怎么理解的呢?我有點啞然。接著面試官又讓我做個簡單自我介紹,我心里開始打鼓,面露難色說了句,簡歷上都有。然后面試官禮貌地說,嗯,好的,我們有個簡歷篩選的過程,你回去等通知吧。
同學微笑地看著剛剛發生的這一切,但還是鼓勵我去其他攤位看看。我才意識到,我只帶了一份簡歷。同學這時還是微笑著看著我,說,我給你打個樣吧。接著她從包里掏出一張A4紙簡歷,把它遞給了面試官,若若大方地開始和面試官做起了個人介紹,從善如流地回答著面試官的每個提問。那一刻,這位平時不起眼的同學在我心中的形象開始偉岸起來。
簡單面試結束后,面試官邀請她參加下午舉辦的專場招聘會進行復試。我不得不感嘆起她的優秀,好專業好厲害??!她說大四是離社會最近的一年,學校開設了很多就業培訓課,輔導大家怎么找工作,怎么準備簡歷,怎么面試。加上自己多次參加招聘會,自然游刃有余。
而我為了考研卻錯過了從學生轉變為社會人的洗禮,連最基本的招聘流程都沒搞清楚,心中悵然若失。
沒多久考研結果出來了,我落榜了。相戀兩年的男友也向我提出了分手。那段時間我感覺自己被整個社會拋棄了,我人生進入低谷期。仿佛自己站在一個煙霧繚繞的人生十字路口,一個指向繼續考研,一個指向職場。我不得不認真思考考研對我的意義,我是學管理學的,這個專業學術知識比實踐還重要?我考研的目標又是什么?畢業后還不是要面臨就業問題?這時,我才想明白考研對我的意義其實不大,然后毅然選擇就業。
通過在職場摸爬滾打,我慢慢走出了人生低谷。職場確實有做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還有形形色色難相處的人,但是職場讓我實現了經濟獨立,讓我認識了一撥優秀人才,他們有從中專畢業,大專畢業,本科畢業的,也有碩士和博士畢業的,但是學歷并沒有給他們劃定未來。中專畢業的總經理,管著一群博士生;碩士生畢業和本科畢業生一樣坐著同一個辦公室,做著相同的工作內容。那一刻我明白了,職場不論學歷,更多的是以能力高低定英雄。
三年后,我升職成為部門主管。戲劇化的是,公司分給我帶的一名學生,竟然是當年考上研究生的大學同班同學,他考上的是不用考數學的行政管理專業。用他的話說就是,當年就是為了能考上研究生,還管什么專業不專業,以為能拓展人脈,結果發現大家都差不多。哪里有所謂的高起點,都不過是重頭再來。
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去參加一個行業沙龍。結束后,他對我說:“沒想到三年的時間,你在行業中已經有了如此深厚的人脈和資源積累,對這個專業有這么深的了解和認知。我站在你身邊,感覺到既尷尬又挫敗?!?/p>
他的狀態讓我想起了考研結束后找工作的自己,我打趣道:“我才羨慕你念了研究生呢,當年我可是落榜生啊!”
他道:“今年我才發現研究生和本科生相比較,競爭優勢并沒有大多少, HR根本不會因為你是研究生就高看你一眼,甚至研究生學歷淘汰率比本科生還高?!?/p>
他繼續道:“其實研究生有很多優勢,只不過自己都浪費了,比如說:你所擁有的平臺、資源、學歷、開闊的眼界。但是學的這個專業卻是無用武之地,現在不得不承認大學畢業時太天真了,壓根就沒想過就業的問題?!?/p>
我安慰道:“一輩子有那么長時間去工作,卻只有兩三年讀研,這個時間短暫又可貴的,你是幸運的。目前的處境都是暫時的,不要著急,慢慢來,我們一起加油!”
他苦笑道:“嗯,慢慢來,從頭再來!”
也許有人會說你這是個例,你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我并不否認研究生學歷會讓人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薪資福利待遇與職業發展前景。但是你如果沒想清楚考研對你自己的現實意義,那么代價是沉痛的。考研之路比進入職場更為泥濘,滿載風雨,你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時間和金錢,最后還沒取得好結果,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決定考研前,請反思自己的動機和目的。也許社會這所大學也能達成你的目標。
努力考研沒考上是不幸的,但更不幸的是,考上了卻發現浪費了2-3年時間。大學畢業生們,請三思而后行,別讓考研成為你后悔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