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進入西藏的路線總共有7條。其中干路4條:川藏線、川藏北線、青藏線、新藏線。部分獨立的分支路線3條:滇藏線、唐蕃古道、丙察察線。
1.川藏線:傳說中的318
概況:川藏線也叫川藏南線,起點成都,終點拉薩,是318國道的一部分。
路線:成都→147公里→雅安→168公里→瀘定→49公里→康定→75公里→新都橋→74公里→雅江→143公里→理塘→165公里→巴塘→36公里→竹笆籠→71公里→芒康→158公里→左貢→107公里→邦達→94公里→八宿→90公里→然烏→129公里→波密→89公里→通麥→127公里→林芝→19公里→八一→127公里→工布江達→206公里→墨竹工卡→68公里→拉薩
里程: 2140公里
川藏線!318!某些人已經把成都到拉薩的每一站都背下來了。
川藏沿線都為高山峽谷,風景秀麗,尤其是被稱為西藏江南的林芝地區。但南線的通麥一帶山體較為疏松,極易發生泥石流和塌方。但隨著道路的升級,“通麥天險”即將消弭。
南線成都至雅安段由川西平原向盆原低丘行進,全為高速公路。出康定即翻越山口海拔4290米的折多山。此山是地理分界線,西面為高原隆起地帶,有雅礱江,右為高山峽谷地帶,有大渡河。折多山是傳統的藏漢分野線,此山兩側的人口分布、生產、生活狀態等方面都有較顯著的差別。大渡河流域在民族、文化形態等方面處于過渡地帶,主要分布著有“嘉絨”之稱的藏族支系。其地域往北可至四川省阿壩州的大小金川一帶。
折多山至巴塘一線海拔4000米左右,由東往西有剪子彎山、高爾寺山和海子山等平緩高山。理塘是此線重要的分路點,往北可抵新龍和甘孜,往南則抵稻城、鄉城和得榮等地。寬闊平坦的理塘地處毛埡大草原,是此線平均海拔最高的縣,其縣城號稱“世界高城”。巴塘往西逐漸進入金沙江東岸谷地,地寬而略低,是藏族傳統的優良農區。但巴塘地處地質板塊的吻合帶,常有地震。
過竹巴籠金沙江大橋后,川藏線進入著名的南北縱向橫段山脈三山三江地帶。公路由此進入了長達800余公里的,呈不斷上升的“漕溝狀地質破碎路段”。在西藏波密至排龍間,雨季時常有泥石流及山體滑坡,直至翻過西藏林芝縣境內的色季拉山口。色季拉山口后特別是林芝后,全為高等級公路,直到拉薩。
川藏南線是進藏路線中風景最秀美的路線。
2.川藏北線:你在我心中是最美
概況:川藏北線起點四川成都,終點西藏拉薩。全程走317國道。
路線:成都→383公里→丹巴→160公里→道孚→72公里→爐霍→97公里→甘孜→95公里→馬尼干戈→112公里→德格→24公里→金沙江大橋→85公里→江達→228公里→昌都→290公里→丁青→196公里→巴青→260公里→那曲→164公里→當雄→153公里→拉薩
里程:2320公里
川藏北線從成都出發,經雅安直接進甘孜后,經爐霍、甘孜、德格過崗嘎金沙江大橋入藏,再經江達、昌都抵南北線交合點邦達后,經波密、八一往拉薩,全程2413公里。此線即“小北線”。另一條北線是從成都北上,在汶川與國道213分路,從刷經寺經馬爾康、昌都到達拉薩。南線與北線在昌都與邦達有國道214連接。北線沿317國道在那曲與青藏公路匯合,也可到達拉薩。同時也是青藏公路的組成部分。川藏北線成都至拉薩全長2412千米,即“大北線”。 北線沿線比川藏線人煙稀少。
值得一去的地方:
四姑娘山、甲居藏寨 、梭坡古碉、道孚民居、壽靈寺、五明佛學院 、甘孜寺、新路海、雀兒山 、德格印經院、金沙江、瀾滄江、強巴林寺
3.新藏線:最為艱難的路線
概況:新藏線起點為新疆葉城,終點西藏拉孜。全程走219國道,期間交會318國道。
路線:葉城→243公里→麻扎→180公里→神岔口→183公里→鐵隆灘→98公里→界山達坂→172公里→多瑪→113公里→日土→117公里→噶爾(獅泉河)→300公里→門土→222公里→馬攸木拉→236公里→仲巴→206公里→薩嘎→58公里→22道班→182公里→昂仁→53公里→拉孜→157公里→日喀則→213公里→曲水→49公里→堆龍德慶→12公里→拉薩
里程:2793公里
全線經過的大部份地段為“無人區”。海拔高,路況極差。
新藏公路和其它進藏線路比起來最為艱難。新藏公路的很多路段都是沒有修過的路基和荒灘,全線平均海拔比青藏線還高,路況極差,在一天內從數百米的葉城躍升到3500米的庫地大坂,沿途多經渺無人跡的荒地。加之氣候惡劣,空氣稀薄,行程十分辛苦。在經過被俗稱“死人溝”海拔5200米的泉水溝時,缺氧,惡劣公路(根本就沒有路)和高海拔會讓人產生劇烈的高原反應。
一般而言,游客都不選此路進藏。
雄偉壯觀的喀喇昆侖山使人感到渺小。荒涼遼闊的無人區使人感到震撼。沿線荒涼,多是空曠的無人區,給養補充很困難,這段線路是挑戰人的身體正常承受能力的極限,是對人毅力的最大考驗。也正因為如此,這個沒有人煙的地方保持原是的風貌,而且新藏線沿線風光壯美,喜馬拉雅山巍然聳立,仍然吸引了不少探險愛好者。
同時,它也是最美麗神秘的。穿越舉世聞名的昆侖山、喀喇昆侖山、崗底斯山,沿途可欣賞到美麗的高原雪山和天氣變幻無常的喜馬拉雅山脈及喀喇昆侖山脈,在阿里扎達地區可以看到景色震撼、形狀特異的扎達土林風景,還可登上盛極一時的古格王國遺址。
4.青藏線:車不難受人難受
概況:青藏線起點為青海省格爾木市,終點西藏拉薩。全程走109國道,期間交會317、318國道。
路線:格爾木→158公里→昆侖山口→446公里→唐古拉山口→91公里→安多→140公里→那曲→163公里→當雄→75公里→羊八井→75公里→堆龍德慶→12公里→拉薩
全程:1160公里
路況最好的進藏路線,開小面都能到拉薩。難點在于海拔。走青藏線會有高山反應比川藏線更強烈。從格爾木出發一百多公里就到了海拔4000多米的昆侖山口,很多人到這里都會有一些高原反應。青藏線路好車多,但由于車速快,司機疲勞,交通事故也最多,所以走青藏線更應小心才是。青藏線吃飯,加油都很方便。沿路有很多食宿點。
沿途野生動物比較多,適合攝影愛好者。
5.唐蕃古道:追尋文成公主的足跡
概況:是一條拼接路線。西寧出發走214國道,在西藏類烏齊走317國道,實際是川藏北線,那曲之后實際是青藏線。
路線:西寧→50公里→湟源→93公里→共和→342公里→瑪多→183公里→清水河→150公里→玉樹→200公里→囊謙→214公里→類烏齊→143公里→丁青→196公里→巴青→260公里→那曲→164公里→當雄→153公里→拉薩
里程:2150公里
唐蕃古道就是1300多年前唐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王松贊干布走的那條大道。藏族稱其為“迎佛路”。 這條大道的起點是唐朝古都長安(今西安市),終點是吐蕃都城邏些(今拉薩市)。
古道西段經鄯城(西寧)、臨蕃城(湟中多巴)至綏戎城(湟源縣南),沿羌水(湟水南源藥水河)經石堡城(湟源石城山)、赤嶺(日月山)、尉遲川(倒淌河)至莫離驛(共和東巴),經大非川(共和切吉草原)、那錄驛(興海大河壩)、暖泉(溫泉)、烈謨海(喀拉海)、過海(瑪多黃河沿),越紫山(巴顏喀拉山)、渡牦牛河(通天河)、經玉樹地區、過當拉山(唐古拉山查吾拉山口)到藏北那曲(閣川驛),繼續沿今青藏公路經羊八井(農歌驛)到邏些(拉薩)。
6.滇藏線:從溫柔鄉到修羅場
滇藏線:起點為云南省大理市下關,終點為西藏芒康。昆明出發走320國道至大理,沿214國道至西藏芒康會合川藏線至拉薩。
路線:昆明→422公里→大理→183公里→麗江→136公里→香格里拉→184公里→德欽→103公里→鹽井→119公里→芒康→158公里→左貢→107公里→邦達→94公里→八宿→90公里→然烏→129公里→波密→89公里→通麥→127公里→林芝→19公里→八一→127公里→工布江達→206公里→墨竹工卡→68公里→拉薩
里程:2361公里
這是一條從溫柔鄉到修羅場的路線。云南境內是麗江大理香格里拉這類“艷遇之城”,芒康之后突然就進入了荒涼地帶。沿途少數民族眾多。
7.丙察察線:短而富于挑戰的線路
概況:丙察公路起點為云南怒江貢山丙中洛,終點西藏察隅縣察瓦龍鄉。然后可以奔然烏,接上川藏線。
路線:昆明——福貢——丙中洛——察瓦龍——拉薩
里程:丙中洛——察瓦龍87公里
滇西進藏公路丙察公路起點為怒江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丙中洛鄉,終點為西藏自治區察隅縣察瓦龍鄉,全長87公里。工程于2000年9月動工修建,路基寬4.5米,屬山嶺重丘區四級路,是貢山縣'十五'期間交通發展規劃中的'北上'項目,是滇西進藏公路中的最后一段公路。同時,也是繼國道214線后云南省通往西藏自治區的又一條重要通道。
此前,內陸通往西藏的公路主要有新藏、青藏、川藏南北線以及滇藏等幾條進藏公路。這些公路平均海拔較高,全年有4個月的大雪封山期無法通行。而丙察公路沿怒江北上至察瓦龍鄉后轉入國道214線,整條公路海拔低,無雪封山期,年通路率為100%,可常年通行。
數據表明,從貢山縣丙中洛至拉薩公路里程僅1200余公里,按正
常行車里程兩天即可抵達,是目前最便捷的進藏通道。沿途還可欣賞到丙中洛、怒江第一灣、石門關、哈達瀑布、通天瀑布、玉立石壁等著名景點和神奇景觀。但是這也是最不靠譜的進藏通道,因為公路疏于養護,常有斷路塌方。
(圖片來源于網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