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家庭暴力?《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劇中一幕幕觸目驚心的施暴場景,讓很多人認識到家庭暴力有多么令人膽寒。但如果你現在還是覺得這樣的情況才算家暴,就大錯特錯了。關于反家暴,你應該知道以下介紹的幾大誤區,學學“反家暴法”這道護身符應該怎么用~~
圖片來源于網絡
法律說了,家暴不是家務事
現在很多人有個誤區,認為家庭暴力僅限于夫妻之間,而且是針對的是身體上的暴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今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反家暴法》中不僅對于“家庭暴力”做出了明確定義,而且第一次把“家庭暴力”四個字上升為司法適用。
法律當中,“家庭暴力”還包括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暴力;除了身體暴力,精神暴力,也是家庭暴力的一部分;值得一說的是,法律同時也把同居情侶也列入適用的情況。
千律師表示,以前大多沒有法律規制的行為現在都變得有法可依了,這不僅讓反家庭暴力有法可依,還明確了反家暴相關各方的權利義務,可以說,中國的反家庭暴力事業真正進入了一個法制化、規范化的階段。
我不是超人,是反家暴的路人
作為一名路人,如何才能及時制止家暴行為?現實中的我們經常遇到一些施暴者說著“我打我老婆/孩子/老公,關你什么事?”之類蠻橫的借口, 旁觀者經常多是抱著不好插手家務事為由,只能在一旁憤慨不平。但正如此,家暴往往讓受害者很難得到應有的救助。
千律師告訴我們,其實真正的做法應該是當看到家暴行為時,我們要勇敢地站出來,制止這種暴力,告訴施暴者這是不對的,甚至是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但是也要詢問一下受害者愿不愿意,有什么需要幫助的,尊重受害人的感受。一旦發現暴力的行為比較嚴重,就有必要立即進行報警處理。
插畫師:阿貍博士
而當自己或者朋友受到家暴,又該怎么辦?
第一、杜絕家庭暴力必須零容忍
要樹立反家暴的意識和基本理念,對家暴必須零容忍,一定要明確告知施暴者,你的人身權利不容侵犯,這種行為是自己所反感和拒絕的。尤其是對第一次暴力行為,要堅決說“不”。容忍第一次,日后還會有無數次的暴力。
第二、向外界尋求幫助
對正在發生的家庭暴力,情節輕微的,可以向親友、村居委會、婦聯組織或者當事人所在的單位求助向外界尋求幫助。特別是村居委會和婦聯,他們都會在當中起到一定的調解作用,當他們介入調解處理后,對于弱者取證也是一個保障。
第三、務必及時就醫
另外還可以及時就醫,一方面時是利于身體健康;另一方面,就醫時的驗傷報告、病歷等都是對方施暴的證據,可用來追究施暴者的法律責任。離婚或者進行法律訴訟時,也是對己有利的證據。因此,務必及時就醫。
第四、遭家暴第一時間報警是最好的應對辦法
最后可以通過報警讓警察及時制止家庭暴力。家暴造成的傷害比較輕微的情況下,可以進行一定的損害賠償和相關的法律事實認定,但家暴造成的傷害很嚴重,構成輕傷害,就可刑事立案,有可能追究施暴者刑事責任,使施暴者得到應有的懲罰。
及時報警還有另一個好處,出警筆錄,傷情鑒定書,告誡書等對今后的離婚提供了對己有利的證據,在分割財產、損害賠償方面都很有利。
第五、逃離施暴者?人身安全保護令、庇護所能幫到你!
另外,千律師還特別說明了《反家暴法》的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人身安全保護令具體包括:禁止被申請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請人騷擾、跟蹤、接觸申請人及其相關近親屬;責令被申請人遷出申請人住所;保護申請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另外,如果受害人需要一個逃離施暴者的安身之處。按照反家暴法相關規定,公安機關應當通知并協助民政部門將其安置到臨時庇護場所、救助管理機構或者福利機構。有關政府部門要單獨或幫助相關機構設立臨時庇護場所,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臨時生活幫助。
家暴維權取證非常重要
千律師特別強調,無論是哪種途徑,都要注意證據的收集和保存,證據是最關鍵的一環。家庭暴力現場的物證;傷情照片;家暴視頻;證人證言;公安部門的報警回執和筆錄,告誡書、家庭暴力相關的傷情鑒定報告;醫院的醫療證明資料等,都是證明家庭暴力確實存在的重要證據材料。
《反家暴法》正式實施以后,為所有的人包括旁觀者樹立了一個正確的反家暴觀念,我們對家暴必須零容忍。對在親密關系中的另一方,哪怕只是罵了一句,打了一耳光,你的行為也有可能被認定為家庭暴力,觸及法律禁區。
不可忽視的是,在家庭暴力中,旁觀者也是連帶的受害者,特別是孩子。據統計,未成年罪犯多遭受家暴或來自家暴家庭。為了自己,也為了孩子和身邊人,面對家暴,請勇敢地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