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互聯網創業中真正受到專業投資人青睞的,有三大領域:消費服務領域的去中介化和去機構化;垂直消費領域的社會化電商、社區化、社會化;碎片化市場中的O2O服務中的信息結構化和服務標準化。
傳統的商業,基于信息不對稱,基于生產者霸權,消費者從來處于弱勢地位,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打破了信息的壁壘,讓用戶獲得了話語權,所以,才有可能迎來商業民主化,貨幣才真正成為消費者的選票。
基于以上,今年的互聯網創業中真正受到專業投資人青睞的,橫向來說,是女性、兒童、旅游幾個方向。具體來說,有三大領域
第一塊,消費服務領域的去中介化和去機構化
去中心化是移動互聯網興起以后的一個大機會,這方面其實已經很熱,比如大家熟悉的E代駕、房產銷冠,美美豆等都可以歸入,還有很多這樣的領域,包括家政保姆這樣的碎片化市場,讓專業服務人員直接面向消費者。
另一方面,中介當然不會消失,比如銀行,比如房產中介等,這些交易過程化,需要機構進行背書的領域,很難在短期內消失。但是大量中介,其實是基于信息不對稱而存在的。
例如像4S這樣的形態,肯定會很快發生變化,它本身的模式就是基于信息不對稱,以后的4S會分化成汽車銷售,和專業的車后服務,不需要一個品牌一個店,低端成本、固定資產投入都不能支撐這個模式長期存在,現狀是,4s店只能越開越遠,到郊區。
第二塊,垂直消費領域的社會化電商、社區化、社會化
我把近十年的創業機會,分成三個階段:
1、廣告紅利時代,會傳播,懂廣告基本能賺錢。
2、流量紅利時代,電商是典型,現在的互聯網巨頭,基本上都是基于PC時代的流量紅利形成的利益格局
3、社交紅利時代,現在我們在談電子商務,就必須更多地著眼于社會化電商,而不是賣貨的電商。
早在web2.0時代,即2005-07年左右,很多人就在談社會化電商,但只有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社會化電商才大行其道,典型的如蘑菇街、美麗說,包括很多垂直細分領域都有很大的機會。這方面的項目我們非常關注,比如愛圖購、口袋育兒,是我們去年投的,今年我們正在看美妝等領域。
第三塊,碎片化市場中的O2O服務中的信息結構化和服務標準化
這個領域更炙手可熱,但O2O這個事情本身很難,O2O現在也變成了一個大的套子,什么都往里面裝,但很多領域的O2O其實沒有解決一個基本的問題信息化的問題。如果底層的信息沒有結構化,來談O2O就比較空洞。
比如大家都盯著餐飲行業,或者家裝、家政、車后服務等行業,但這些行業,恰恰是信息化很弱的領域,這部分工作沒完成,交易就很難展開,移動互聯網的優勢就沒有辦法發揮。
比如,“餓了么”之所以這么被追捧,一方面是它的市場占有率,同時也和它的nopos系統有很大的關系。格瓦拉為什么在影院系統能搞票務,也是基于影院系統本身有統一的管理系統。
所以,我們現在特別關注垂直領域的信息化的問題,我認為是信息化的2.0,不僅是數據的結構化,還要云化。這方面我剛剛投了一個酒店行業的云PMS解決方案提供商的項目。
同時,因為市場碎片化,很難搞,要強大的執行力,最近淘寶的淘點點就有偃旗息鼓的意思,這不是他們擅長的,反過來也是創業公司的機會。
(文章來源: B座1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