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咨詢者不在少數(shù),尤其咨詢師為其作了一次義診,這樣的感謝就更是應(yīng)該的,人家都沒收費,感謝是必須的。其實,我們只要接受咨詢者的好意就行了,千萬不要自以為做得很好,真的一定有效。是不是有效,要以觀后效……
另一種現(xiàn)象就是,咨詢師往往用說教的方式很容易就說通了咨客曾經(jīng)一直迷茫的事情。比如:咨詢者一直在為選擇工作犯難,應(yīng)該選擇有前途但是現(xiàn)在工資低的呢,還是選擇現(xiàn)在工資高而自己并不喜歡的工作呢?咨詢師幾句話說:現(xiàn)在工資雖然低,但是未來卻大有前途,工資自然會高起來,艱苦一兩年,總會熬出頭來的。于是,咨詢者大喜,說我明白了,您的水平真高!
我不禁疑問,除非這個咨詢者從來沒有把這個問題跟別人探討過,否則隨便一個人都有可能提出這個咨詢師“高明”的論斷。咨詢者,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謝咨詢師。于是咨詢師,真的以為自己很牛X……
如果這就是心理咨詢的話,不禁讓我等汗顏。我的理由如下幾個:
1、一個人的變化是個過程,誰都無法替代和一蹴而就:
咨客如果真的經(jīng)你一句話點播而頓悟了,一定他自己之前思考過無數(shù)次;或者曾經(jīng)的咨詢師或重要人士早就說過。所以,你不過就是運氣好,量變到質(zhì)變,被你趕上了。換句話說,咨客隨便趕上哪個人,只要重復到了次數(shù),都會變成有效。
2、一句話改變不了一個人,重復才能被改變:
其實,理由基本同1。真正的思想變化,應(yīng)該是這樣的,從無知犯錯---開始關(guān)注----尋找原因---很多人(或事)對他有同樣的影響---決定自己嘗試努力一下---經(jīng)過失敗后證明改變是對的(獲得成功)
3、相信咨客被改變,滿足的首先是咨詢師自己:
咨詢師無意識的很多行為,其實都是在滿足自己內(nèi)心的被承認感。寧愿相信改變是由自己影響到的,而不愿意相信咨客的努力才是主要,咨詢師的角色永遠是配角!
4、能夠快速改變,肯定也可迅速背叛:
假定三言兩語咨客被咨詢師的高超而改變了。那么,你怎么就不能確認他不會又被另一人改變呢?什么,因為你是咨詢師,不過你也是人啊。你就一定比別人更高明嗎?當然不可能。除非他把你當神,神的旨意是不可以接受了隨意推翻的;如果你是凡人,咨客也有權(quán)再相信另一個凡人的意見。
5、改變,唯一能夠持久的就是當事者做出自己認為對的決定:
如果咨詢師不把自己神化,那對不起了,就別指望用說教去改變別人。一個人最相信的是自己的決定,所以讓他自己做出自己認為對的選擇。通常一個正常人,是不會隨便輕易推翻自己的,即便事實上是錯的決定。
(所以才有讓人承認自己錯有多難了)
沿著最后這個思路就是,我們咨詢要讓咨詢者自己花點時間去洞察自己的選擇。在這個地方多停留些時間(延長決定的時間可以防止上面第4條說的“背叛”),甚至制造一些由于新的改變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去“考驗”咨客的堅定。
一個困擾咨客很久的問題,通常不會僅僅是幾分鐘或幾十分鐘就能夠頓悟的。即便咨客說明白了,咨詢師也可以懷疑,他是真明白還是假明白。為了咨客,咨詢師可以秉承咨客一下子很難明白,接下來繼續(xù)問幾個問題:
1、 問問他明白了什么,用自己的話來說,不許重復咨詢師原話。
2、 可以對比一下,新的想法會有什么幫助以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新想法不可能是完美的,有利有弊)
3、 問問如果你明白了,接下來打算怎么做?
幾個簡單的問題,就能問出咨客是真心感謝咨詢師,還是真心想改變自己。咨詢?nèi)绻娴氖菫樽稍冋撸堊稍儙煼畔伦约耗屈c點需要得到承認的架子吧,這樣對你好,對咨客才是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