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求(54):王濬懸刀,丁固生松。姜維膽斗,盧植音鐘。
【原文】王濬(jùn)懸刀,丁固生松。
【注釋】①王濬:字士治,小字阿童,弘農郡湖縣(今河南靈寶)人,西晉著名軍事將領,在他的帶領下,率兵將東吳政權消滅了。
②丁固:字子賤,三國時東吳官員。
【譯文】王濬夜里睡覺時夢見了一把長刀,他醒來之后,請人過來解釋夢境里面的現象,發現竟然是升官的好兆頭;丁固睡覺時,夢見了一棵松樹,自信的他就認為自己將來一定能夠當上大官,后來事實的發展果然證明了丁固的猜想。
【典故】王濬懸刀:典故出自《晉書·王濬傳》。王濬是晉朝時候的一名官員,有一次他在夜里睡覺的時候,竟然夢見了三把刀,在夢境中,三把刀又很快變為了四把刀。王濬醒來后,認為夢見大刀是一種不吉利的象征,為此他心里面很不舒服。不過他手下的人聽了之后,卻對他連連賀喜,這個人說,三把刀可以看作是一個“州”字,后來三把刀又變為了四把刀,又可以看作是添加的含義,所以將王濬的夢境連接起來,就預兆著他將要擔任益州刺史的職務。果然不久之后,朝廷下令,將王濬提拔為益州刺史。
丁固生松:典故出自《三國志·三嗣主傳》。丁固是三國時期吳國人,有一次他睡覺的時候,夢見自己的肚子上竟然長出了一棵松樹。醒來之后,丁固高興地笑了起來,因為他認為松樹的“松”字可以拆分,拆解開來后就是“十八公”的意思。也就是說,十八年之后,丁固將要在朝廷中擔任三公的職位。令人驚奇的是,十八年之后,丁固官拜司徒一職,這個事情真的是太巧合了。
【賞析】常言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王濬和丁固兩人的夢境,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當然,夢境只是一種巧合而已,更多的是,他們的才能和努力,才讓他們的夢想得以實現了。
【原文】姜維膽斗,盧植音鐘。
【注釋】①姜維: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人。姜維是三國時期蜀漢的著名將領,諸葛亮之后蜀漢軍事方面的代表人物。
②盧植:字子干,涿郡(今河北涿州)人。東漢時期著名的經學家、官員,非常有學問。
【譯文】人們紛紛傳說,說是姜維的膽子竟然有斗那么大;盧植為人相貌堂堂,說起話來聲若洪鐘。
【典故】姜維膽斗:典故出自于《三國志·蜀書·姜維傳》。姜維是三國時期蜀漢的著名軍事將領,后來等到他去世之后,人們將他的肚子剖開,發現他的膽竟然有斗那樣大小。
盧植音鐘:典故出自于《后漢書·卷六十四·盧植傳》。盧植是東漢時期的大臣,身高有八尺(約為今天的一米七到一米八左右),說話時聲音也非常響亮。
【賞析】人的外貌特征,往往和一個人的為人處事有關。姜維和盧植兩人身上都有不同于常人的地方,他們也在各自的領域做出了非凡的成就,這一點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