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拼音】:zhǎng mén mǎi fù
【成語釋義】:陳皇后以百金力請司馬相如作賦,感動了漢武帝,重又得到親幸。后遂“用千金買賦”等稱譽文章價值高,文才美。
【成語出處】:漢司相如《長門賦。序》:“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聞蜀郡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金,為相如文君取灑,因于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得親幸?!标惢屎笫h武帝的寵愛后,別居于長門宮,愁悶悲思。后遂用“長門事、長門掩”等寫失歡、失寵及其凄涼哀怨之情。
【成語典故】
館陶公主對于擁立武帝功不可沒。但可惜的是陳皇后無子,且又驕橫好妒。
武帝姐姐平陽公主經常送美人給武帝,引起了陳皇后的不滿。尤其是她把美人衛子夫獻給弟弟,陳皇后更是大怒,甚至不給武帝留面子。武帝有所顧忌,一時也不能把她怎么樣。
有一段時間衛子夫經常生病,差點死掉,經查發現是陳皇后因為嫉妒,在后宮請女巫施行巫術,于是大怒之下,加上衛子夫的影響,很快貶陳皇后于長門宮(亦即過去的館陶園、長門園)。
陳皇后孤獨寂寞,終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以淚洗面。后來,館陶公主幫助女兒奉送黃金百斤給司馬相如及其夫人,求這位武帝喜歡的文學家寫一篇賦以打動武帝。
司馬相如果然不負重托,寫下了流傳千古的《長門賦》,把陳阿嬌的愁悶悲思寫得淋漓盡致。
武帝看后,大為感動,此后對阿嬌關心多了一點,但終于還是沒有回心轉意。
唐代詩人李益有一首《宮怨》寫阿嬌的長門之怨很有特色:“露濕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陽。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詩歌欲寫長門之怨,卻先寫昭陽之幸,表現力很強。
漢代的樂府詩專門把“長門怨”作為了一個吟詠的題目,李白、劉基(元末明初的劉伯溫)等人均有同題詩歌。
至于李白的《妾薄命》則明顯帶有一種書生氣:“漢帝寵阿嬌,貯之黃金屋。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寵極愛還歇,妒深情卻疏。長門一步地,不肯暫回車。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君情與妾意,各自東西流。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