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wò shǒu yán huān
【釋義】: 握手談笑。多形容發生不和,以后又和好。
【出處】: 《后漢書·李通傳》:及相見,共語移日,握手極歡。
【典故】
東漢時的外戚王莽篡奪皇位,建立大新政權,更加重了對人民的壓迫,民怨四起。李守喜、李通父子在朝為官,一次談論讖記時,李守喜曾說:“劉氏復興,李氏輔佐。”李通認為時機已到,就辭職歸田,以待勢而動。
李通聽說下江、新市起兵,南陽動亂,那時,劉秀在宛縣躲避官吏追捕,李通立即派李軼去迎候劉秀。
于是,李通和劉秀兩人相會,談得非常投機,握手言歡。李通設計在武試的日子,劫走南陽郡的長官,這樣就可以號召民眾。于是,李通讓劉秀和李軼回到舂陵,以便派兵呼應;并派堂兄之子李季到長安,將這件事告訴父親李守喜。
沒想到李季途中病死,李守喜發覺情況不好,連忙逃走。王莽聽說后,就把李守喜抓起來關在牢中。正巧這時傳來李通起兵的消息,王莽大怒,將李守喜及在長安的家人全部殺死。南陽也誅殺李通的兄弟、族人共64人。李通悲痛欲絕,更堅定了要推翻王莽殘暴統治的決心。
后來李通和劉秀、李軼在棘陽縣匯合在一起,大軍一鼓作氣攻破南陽。并在姚期等大將輔助下推翻大新建立東漢。劉秀登基,就是光武帝。李通則忠心耿耿,盡職輔佐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