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孩子的“修魔”之路
作者:(記者/孫智超) 來源: 來源:沈陽日報 點擊: 478 次 評論: 0 條
-
一個好孩子的“修魔”之路
編者按:2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出臺,其中明確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特推出“關注未成年人生存環境”系列報道。在這里,我們所關注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孩子。
15歲那年,厭學的小沖退學了。父母托人給他找了個鞋店營業員的工作,月薪400元。他很勤懇,有時累得汗水直淌,也不叫苦叫累。知道家里生活困難,小沖一分錢都不亂花,全交給媽媽。小沖一直是個好孩子。這是他媽媽、打工時的老板和看守所的管教一致的看法。但誰也想不到,就在同一年,小沖在網吧被壞朋友引上了邪路。初識網吧小沖最常去的是鵬利廣場附近的一個網吧。 在那里,小沖接觸到了網絡游戲。
玩過網游的人都知道,那種玩法是足以令正派人心寒的:背叛并不可恥,暴力可以隨時實施,無辜就是罪過,誠實就不能生存。新手被高手搶劫,高手時刻提防新手的覬覦,沒有任何人可以信任,笑臉回頭就變成猙獰的鬼臉。你要是想勝利,自己必須先修煉成“魔”!這與父母的教育是多么不同啊。這些東西又是多么刺激精彩啊!揮劍,砍碎對手的頭顱!搶劫他的東西!不知不覺,惡的種子在小沖心里生根。
小沖不是惟一著魔的人。網吧里,這樣的孩子太多太多了。在那里,小沖不幸結識了一批壞朋友。
我參與了搶劫?
小沖記得很清楚。那天,網吧里一個女孩子懶洋洋沿著一溜電腦走過來,對正在上網的小沖等人說:“走,又有個傻子上當了。”
春天的陽光又暖又明亮。小沖他們瞇著眼睛,看女孩跟通過網絡聊天釣來的網友見面、對話、話不投機,開始廝打。其他伙伴一擁而上,不但打了網友,還搶了人家不少錢,然后一哄而散。這種從網上學來的“生財之道”,在網絡少年中間,早已不是什么新聞。“人在江湖走,不是暗算別人,就是被別人暗算。沒什么大不了的!”看見小沖害怕,壞朋友之一陰笑著對他說,“今后你要是不聽話,我就到派出所舉報你參與搶劫!你要是敢跟你父母說,我就打死你!”
小沖一下子懵了。他本想跟父母說說,但是,“那時我每天晚上都做噩夢,夢見他領一群人來砍我,或者夢見警察來抓我,我爸爸媽媽在后面追著哭。我真不敢說啊!”幾次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最后都爛在了肚子里。小沖只好乖乖聽話。成為人家的槍還是在鵬利廣場。可以搶劫的“目標”一次又一次出現,小沖一次又一次地退縮,他不敢,他才15歲啊!他連說謊都很少啊!“心里好像懸了一大塊冰一樣害怕。在游戲里偷啊搶的習慣了,可真到現實中,我一直在抖!”
磨蹭了許久,再也沒退路了,絕望的小沖看準一個貌似富婆的女人,以沖刺的速度擦過,搶了她的皮包。女人尖叫起來,但小沖已經跑進一個小胡同,把包轉移給同伙。這樣的事,一共有兩次,后來小沖和他的同伙都被抓起來了。
媽媽,我想您
小沖成為媽媽心頭最大的一塊潰瘍。媽媽直到現在也不明白,那么個靦腆孩子怎么就能犯罪呢?
“年前他爸讓車剮了,現在在家靜養呢。我也失業了。家里生活非常困難。這都不敢告訴孩子。我去看守所看孩子,孩子讓我給他存點錢,可我哪有錢啊。我就跟他說:媽不是不心疼你,媽實在是沒錢,你就挺著吧。可我回到家,一宿一宿睡不著啊,心里那個難受啊!”在沈河區看守所里,小沖掩飾不住對媽媽的思念,稚氣地對記者說:“麻煩您告訴媽媽,說我想她了,讓她來看我。”
而小沖他們經常出沒的網吧一切如常,仍然張開黑洞洞的大嘴,仍然有其他孩子,在網吧的齒縫中穿行。孩子們不知道,不良環境已經在他們心上嗑出一串齒痕。
記者手記:應該說,小沖走上犯罪道路,有很大的偶然性。如果他沒有結識壞朋友,如果沒有在網吧進行犯罪心理鋪墊,如果能與父母溝通,向他們討主意……可是一切都晚了。但愿小沖的經歷能提醒其他孩子,不要走上這條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