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臨床營養網(lcyycc)
作者介紹
趙世隆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
注冊營養技師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專長:糖尿病等常見慢性病的飲食控制,健康教育等。
每天一杯益生菌酸奶就能補充益生菌?
文章來源:pku人民營養科
已授權《中國臨床營養網》轉載
人體微生態系統
對于每個人來講都是龐大細菌群體的攜帶者,在人體與外界相通的腔道和體表寄居著大約100萬億、1000余種細菌,這些菌群與宿主處于共生狀態,人體內正常微生物群與其宿主相互關系的學科稱為人體微生態學。然而體內的菌群并不是都對機體有益處,可分為有益菌、中性菌和有害菌。
菌群有益性與有害性的分類是在腸道菌群內部之間,并且與宿主維持平衡時(微生態平衡)的表現。如果發生了微生態失衡,各種菌群對宿主的作用可能轉化,而引起致病。
酸 奶
發酵乳是以乳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調味料等添加成分,接種發酵劑后經特定工藝制成的液態或凝乳狀酸味乳制品。這類產品為細膩的膠胨狀或粘稠液體,其中特征乳酸菌菌數不低于1×108cfu/ml的產品為活性發酵乳,低于這個數值或不含特征菌的發酵乳稱為非活性發酵乳。
發酵乳中最普遍的產品為酸奶,牛奶經乳酸菌發酵制成,屬于嗜熱菌發酵乳中的復合菌發酵乳。其定義為:在保加利亞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作用下,添加或不添加乳粉的乳經過乳酸發酵制成的產品,其中必須含有足量的活乳酸菌,不得含有任何致病菌。
普通酸奶為牛奶經保加利亞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發酵而成,通常每毫升酸奶當中含有活乳酸菌108cfu/ml左右,不得低于106cfu/ml。
也就是說想要酸奶中的益生菌為我們帶來益處,首先要保證益生菌的數量和種類,其次還要保證益生菌的活性。但是,這些添加的活性益生菌的生長受到自身生長特性及周圍環境的影響,在酸奶的制作、儲存、運輸、售賣的過程中,益生菌會出現衰退的趨勢,緊接著是益生菌經口攝入還要遭受來自胃酸等一系列消化液的摧殘。然后才能到達腸道內定植。經過這一過程后能成功留存的少之又少,你所期待的可能并不會如約而至。
總結:
審稿:
柳鵬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負責人/主任營養師
北大營養學博士;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營養學會常務理事, 北京市臨床營養治療質量控制與改進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
2.圍產期營養指導;
3.老年患者營養指導;
4.血液病患者營養指導;
5.腫瘤患者營養支持方案制定;
《中國臨床營養網》編輯部
本站動態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