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
今日立冬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
也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立冬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規避寒冷
立冬天氣
立冬時節,太陽已到達黃經225度
我們所處的北半球獲得太陽的輻射量越來越少
但此時地表在下半年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能量
所以一般還不會太冷,但氣溫逐漸下降
在晴朗無風之時,常會出現風和日麗
溫暖舒適的十月“小陽春”天氣
北方從10月下旬開始,先后供暖
長江中下游地區,平均氣溫一般在12℃至15℃
綿雨已結束,如果遇到強冷空氣迅速南下
不到一天時間,降溫可接近8-10℃,甚至更多
立冬三候
一候 水始凍 △
水已經能結成冰
二候 地始凍 △
土地也開始凍結
三候 雉入大水為蜃 △
雉立冬后變成大蛤
立冬養生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這是古人對天地時序變化的觀察
冬天這三個月,是天地萬物閉藏的季節
人應該順應天道,不要隨意消耗陽氣
冬藏,藏的就是陽氣
《黃帝內經》中講將陽氣收斂入腎
只有積累了足夠的陽氣,才能抵御外邪
腎應冬,冬季養腎才是核心!
↓↓↓
腎臟受損的六個反應
當我們進行大量體力或腦力勞動之后,就會讓身體產生異常的疲憊感,但經過休息之后也會逐漸緩解。如果腎臟功能出現問題,也會導致異常疲憊感出現,而且無論怎樣休息,疲憊感仍舊不會消失;
這是因為,在腎臟疾病的影響下,腎臟的代謝能力也會有所下降,而且腎小球無法對體內物質進行過濾,導致大量營養物質和大分子物質隨著尿液流失,特別是蛋白質一類,從而引發疲憊、精神不振、乏力等異常癥狀出現。
當人體處于健康的情況下,小便表面的張力也相對較低,所以即便是小便過程中產生了泡沫也會迅速消失。
可當腎病出現之后,大量蛋白質就會隨著尿液流失,導致尿液表面的張力驟增,在尿液表面就會出現大量的泡沫,而且久久不能消散,在臨床上該癥狀也被稱為“蛋白尿”。
對于健康的成年人而言,每天的小便次數在4-6次左右,每天的總尿量大約是1500毫升。受當天飲食和飲水的影響,尿液也會有偶爾增多或減少的情況。
但如果最近小便出現了異常波動,特別是在正常飲水的情況下,尿量和小便次數卻驟然增多或減少,這絕對是腎臟異常的信號,需要立刻進行檢查。
腎臟處于我們腰部的兩側,當腎臟疾病出現之后,患者就會有腰部疼痛感。特別是腎結石疾病,在發作時患者會有劇烈的腎區疼痛,讓人難以忍受,同時伴隨惡心、嘔吐等癥狀出現;
另外,如果本身沒有腰椎疾病,但最近就是有腰酸背痛、身體乏力的感覺,也可能是腎臟疾病導致的,特別是慢性腎炎一類疾病,容易引發類似問題,需要提高警惕。
如果出現慢性腎病而不自知的話,疾病就會對腎功能持續造成破壞,甚至發展為慢性腎衰竭。而腎衰竭就會抑制骨髓的造血能力,紅髓細胞中間減少,從而導致患者出現貧血癥狀。
所以,如果出現了莫名的貧血,或者是慢性腎病患者突然貧血,那就需要警惕了。
如果偶爾一次出現身體浮腫,大多數都和飲水量過多、睡眠時間過長等問題有關。但是,如果最近頻發水腫,特別是在眼瞼、四肢、臉等部位的異常水腫,那就是腎臟疾病的信號。
這是由于腎臟代謝和再次吸收水分的功能降低,再加上鈉離子代謝不完全,從而導致了異常水腫。
以上六個癥狀出現三個以上,就需要及時對腎功能進行檢查了!除此以外,長期患有慢性腎病的患者,也需警惕腎衰竭出現。
補腎有五招
足部有很多穴位跟經絡,因此想要補腎就需要對這些部位進行按摩,尤其是腳心部位,有一個涌泉穴,這個部位直通腎經,多按摩對補腎強身有很好的效果。
給自己充足的睡眠可以讓人精神飽滿,而且還可以達到補腎養腎的效果,睡眠有助于氣血生化,而氣血對腎臟養生有很很大的效果,兩者之間相輔相成。
嘴巴里邊含一口溫水,水溫保持在三十五攝氏度,可以促進牙齒以及牙齦進行新陳代謝,還可以起到溫潤口腔喉嚨的效果,而牙齒得到溫潤對腎臟也有很大幫助,畢竟齒為腎之余,可見保護牙齒也就是對腎臟的保護。
當膀胱里邊有較多尿液的時候,尿液會刺激神經產生尿意,如果不及時排尿,尿液當中的毒素就會傷害腎臟。
何首烏:具有補肝腎、益精血的作用,臨床上多用于腎虛之癥。
黑米:“滋陰補腎,健身暖胃,明目活血”,既可入藥又可作食物,對腰膝酸軟、貧血白發、頭昏耳鳴都有一定的效果。
西蘭花:西蘭花、花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中富含多種具有益腎功能的營養素,而且這類蔬菜中只含有少量的鉀元素,更能保護腎臟。
香菜:性溫,具有溫中健脾、下氣消食的作用,適當食用還能促進腎臟排毒。
冬瓜:冬瓜性寒,其中蘊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它其中含有很多的汁液,進入人體后會刺激腎臟排尿,從而加快毒素的排出。
腎臟是人體的不可逆器官,也就是說一旦腎臟有損傷,那這個損傷將會不可逆,晚期可能會演變成腎衰竭躺在病床上靠腎透析維持生命。冬季,要格外注重腎臟的保養,補腎藏陽!